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1-007)

作品数:38 被引量:228H指数:9
相关作者:黄爱龙戴江红吴尊友李佑芳蔡爱杰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艾滋病
  • 18篇性行为
  • 18篇男男性行为
  • 13篇行为者
  • 13篇男男性行为者
  • 9篇病毒
  • 8篇男男性行为人...
  • 7篇美沙酮
  • 6篇HIV
  • 5篇依从
  • 5篇依从性
  • 5篇美沙酮维持
  • 5篇美沙酮维持治...
  • 5篇艾滋病病毒
  • 4篇意愿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HIV感染
  • 4篇MSM
  • 3篇用药依从性

机构

  • 1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新疆医科大学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5篇云南省疾病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云南省药物依...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绵阳市疾病预...
  • 1篇湖南省疾病预...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贵港市疾病预...
  • 1篇开远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黄爱龙
  • 10篇戴江红
  • 6篇吴尊友
  • 5篇李佑芳
  • 5篇钟晓妮
  • 5篇姜袁
  • 5篇蔡爱杰
  • 4篇马艳玲
  • 4篇王玲
  • 4篇张昭
  • 4篇潘颂峰
  • 4篇王珏
  • 4篇李媛媛
  • 4篇田恬
  • 3篇叶孟良
  • 3篇李明丽
  • 3篇王华
  • 3篇张波
  • 3篇李建华
  • 3篇蓝光华

传媒

  • 6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中国性科学
  • 3篇中国药物依赖...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轨迹分析模型的男男性行为人群无保护性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通过轨迹分析模型了解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无保护性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重庆和新疆地区招募并筛选出390名MSM进入研究,并在第12、24、36、48周进行随访问卷调查。利用轨迹分析模型对MSM人群进行无保护性行为轨迹特征分组并描述不同亚组轨迹特征,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轨迹分析模型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可分为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其中"高风险组"146人,"低风险组"244人,其2周无保护性行为次数分别为1.38次和0.43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和月均收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者较高年龄者有更高可能被纳入"高风险组"(OR=0.95,95%CI=0.92~0.99);低收入人群相较于高收入的更易被纳入"高风险组"(OR=0.53,95%CI=0.34~0.82);和已婚相比,离异/丧偶的MSM更容易进入"高风险组"(OR=3.35,95%CI=1.34~8.37)。结论:轨迹分析模型直观地反映了MSM人群在无保护性行为上不同的发展轨迹,其中低年龄、低收入、离异/丧偶的MSM是HIV防治中的重点关注人群。
林倚伊钟晓妮彭斌张燕叶孟良孔翠娥曾馨荆少华幸箐筠黄爱龙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基于路径分析探讨MSM暴露前预防用药自信度对用药意愿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取向的路径分析模型分析MSM暴露前预防(PrEP)用药自信度对用药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滚雪球法在乌鲁木齐市招募MSM 550人,并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专业知识及用药自信度、用药意愿多因素分析结果,使用SEM方法构建路径分析模型.结果完成调查MSM 513人.修正后路径分析方程模型拟合良好,修正后拟合指数GFI=0.993、RMSEA<0.001、AGFI=0.984.用药自信度对用药意愿存在直接影响;性伴对PrEP的态度、用药受性伴影响程度及积极情绪不仅对用药意愿有直接影响,并通过影响用药自信度对用药意愿存在间接效应;性行为的角色、认为艾滋病严重程度、艾滋病预防行为对PrEP用药意愿存在直接效应;人群艾滋病感染比例对用药意愿无直接效应,但通过影响用药自信度而存在间接效应.结论MSM暴露前预防用药自信度对用药意愿存在影响,可对MSM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MSMPrEP用药自信度及用药意愿;相对于传统多因素回归分析,利用SEM取向的路径分析能够更好的揭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
罗涛古丽斯亚·海力力陈珍妥小青蔡爱杰张昭戴江红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广西美沙酮替代治疗门诊2006年入组者的情况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阿片类毒品成瘾者参加美沙酮替代治疗(MMT)的治疗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广西MMT门诊2006年入组的阿片类毒品成瘾者进行随访,数据来源于广西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治疗趋势及影响因素等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13年12月31日随访终点时,1919名研究对象中,仍在治疗、退出治疗及死亡的人数分别为781人(40.7%)、993人(51.7%)、145人(7.6%)。随访期间有≥2个治疗阶段的比例占66.8%(1282人),第1、第2及第3治疗阶段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18.1±17.3)、(16.6±14.6)及(11.9±10.6)个月;但其重新入组治疗的时间间隔随着退出治疗次数的增多呈现缩短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入组、工薪人员、服药时间≥1年,是阿片类毒品成瘾者连续治疗的保护因素;而独居及治疗期间尿检阳性率≥11%,是其连续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广西阿片类毒品成瘾者在MMT期间反复"入组治疗-退出治疗"的情况普遍存在,亟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该现象对MMT良好效果的影响。
李明丽蓝光华李荣健潘沛江陈礼左梦玲董柏青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临床试验队列保持力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 EP)临床试验中的队列保持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招募并筛选出297名MSM进入研究,随机分为每日用药组、高危行为前后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3月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利用Kaplan-Meier估计的生存曲线描述不同试验组的累积队列保持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用于分析队列保持的影响因素。结果:43.1%(128/297)的MSM完成了本研究的随访,队列平均保持时间(5.85±3.99)月。高危行为前后用药组相对空白对照组(AHR=0.62,95%CI=0.42-0.91)、年龄30岁以上(AHR=0.65,95%CI=0.47-0.90)的MSM有更高的队列保持力。结论:本研究中MSM人群Pr EP临床试验队列保持力不高,在后期研究中需加强空白对照组和低年龄MSM的队列管理,以提高临床试验的队列保持力。
付春静钟晓妮彭斌张燕叶孟良孔翠娥何佳桐曾馨荆少华幸箐筠林倚伊黄爱龙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毒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预防药物可接受性及服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男男性行为者(MSM)HIV 暴露前预防用药(PrEP)接受意愿、服药方式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法招募乌鲁木齐市 MSM,利用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该人群自我保护意识、服药所担心的问题、PrEP 接受意愿及服药方式选择情况,再根据其选择的服药方式发放 PrEP 药物,进行干预。结果:379名合格研究对象中有68.3%表示愿意接受 PrEP,在这些人中33.2%选择每天服药,66.8%选择性行为前后服药。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影响 PrEP 可接受性的因素为:性行为扮演的角色、是否得过性病、是否做过艾滋病检测、安全套使用频率,即女性角色(vs 男性角色,OR =0.34,95%CI:0.19~0.60)、得过性病(vs 没得过,OR =0.20,95%CI:0.07~0.56)者容易接受 PrEP;没做过艾滋病检测(vs 做过检测,OR =2.06,95%CI:1.11~3.81)、安全套的使用频率高(vs 使用频率低,OR =1.46,95%CI:1.01~2.09)者相对不容易接受 PrEP。影响 PrEP 服药方式选择的因素为:性行为扮演的角色、是否得过性病、文化程度、就业情况、担心因服药而受歧视,即女性角色(vs 男性角色,OR =4.00,95%CI:1.77~9.02)、得过性病(vs 没得过,OR =5.66,95%CI:2.37~13.54)者容易选择每天服药;文化程度低(vs 文化程度高,OR =0.35,95%CI:0.17~0.72)、学生(vs 在业人员,OR =0.06,95%CI:0.01~0.32)、担心因服药而受他人的歧视(vs 不担心歧视,OR=0.30,95%CI:0.18~0.49)者容易选择性行为前后服药。结论:增强该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保证服药的方便性和隐蔽性,可以提高 MSM人群 PrEP 可接受性及鼓励更多人选择每天服药的方式。
张昭地力夏提.亚克甫姜袁张慧吴洁窦亚兰李媛媛戴江红黄爱龙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接受意愿
中国大陆学生男男性行为及HIV感染检出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性行为、HIV检测与艾滋病病毒感染及其时间和地区分布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 Med数据库中,通过相应检索策略查找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期间公开发表的针对中国大陆学生MSM开展的有关HIV感染率、危险性行为、HIV检测率的研究文献,整理后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20篇文献入选,累计MSM学生6 286名。结果表明,在2012—2016年间中国大陆有男男性行为的学生中,HIV感染的合并率高达5.2%(95%CI=4.0%~6.5%),最近6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和最近1年曾做过HIV检测的报告率分别为35.5%(95%CI=23.8%~47.2%)和44.3%(95%CI=34.0%~54.6%)。研究未发现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学生MSM人群艾滋病高流行、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低及HIV检测率低的状况应引起艾滋病预防干预研究的高度关注。
石安霞张志华王君朱晓芳赵越王威张洪波
关键词:性行为HIV
艾滋病猕猴模型的肠道病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HIV是导致AIDS的病原体,HIV感染后会引起机体免疫缺陷并导致多个器官的损伤,其中肠道损伤是HIV感染后最常见的病变之一。肠道损伤既是HIV致病的直接诱因,也能间接地影响机体多项免疫功能进而加速疾病进展。非人灵长类动物在组织结构、免疫、生理和代谢等方面与人类具有高度相似性,而且在SIV感染后的发病过程和病理特征与人AIDS症状非常相似,故其作为HIV研究的模型动物被广泛运用。本文对SIV感染非人灵长类所致的肠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细胞及分子的变化,肠道菌群及易位对AIDS的影响,以及治疗对肠道损伤的作用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通过对SIV感染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学变化的认识,将有助于了解艾滋病发病机制,研发抗HIV药物和疫苗以及研究病人的治疗策略。
张琳萄夏雪山郑永唐
关键词:SIV灵长类动物胃肠道病理学变化
乌鲁木齐市2010-2014年男男性行为兼异性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乌市)男男性行为兼异性性行为者(MSMW)人口学、行为特征及HIV感染因素。方法 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通过哨点监测系统获取乌市某区2010-2014年MSM一般人口学、性行为及血清学等资料,按其是否近6个月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分MSMW、仅为男男性行为者(MSMO)两个亚组人群对比分析。结果 共监测MSM 2 073人,其中MSMW 216人(10.4%),MSMO 1 857人(89.6%)。MSMW年龄集中在〉30岁为115人(53.2%),与MSMO相比,MSMW倾向于与同性发生商业性行为(OR=2.09,95%CI:1.35-3.21);且最近一次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较低(OR=0.58,95%CI:0.40-0.85)。MSMW和MSMO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7.4%和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0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MW感染HIV的影响因素为最近一次同性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OR=0.24,95%CI:0.09-0.71)、最近一周同性肛交性行为次数(OR=6.63,95%CI:1.47-29.90);MSMO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为非汉族(OR=6.40,95%CI:1.62-25.36)、本地居住时间短(OR=7.47,95%CI:1.98-28.20)、同性商业性行为从未/有时使用安全套(OR=6.14,95%CI:1.93-19.52)。结论 乌市MSMW亚人群HIV感染状况与其影响因素较MSMO差异较大,应制定针对不同亚群体的预防策略。
蔡爱杰田恬张昭赵小龙叶·叶克吉尔格力李媛媛黄冰雪阿比旦·艾尼瓦尔戴江红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性行为
基于列线图的中国西部MSM人群暴露前预防用药依从性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依从性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为基层防控人员提供可直观判断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以提醒服药依从性差者,从而降低其HIV新发感染。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在中国重庆、四川、新疆、广西四个地区招募MSM进入临床试验,随机分为每日用药组和性行为前后用药组,每3月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共有855名MSM进入服药依从性研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MSM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性能。结果随访中MSM服药依从性差的比例为58.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行为前后用药模式、与男性性伴发生的所有肛交行为均使用安全套、有时或经常通过互联网性伴是依从性好的促进因素,OR值分别为:1.9513、1.7660、1.5064;认为艾滋病对自己或家人的威胁大、民族为汉族等是依从性好的阻碍因素,OR值分别为0.5912、0.5495。通过bootstrapping方法验证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C-index:0.65(95%CI:0.61~0.0.69),校正后的C-index为0.63]。结论列线图较好地预测了MSM服药依从性,为艾滋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提供了比较直观、可视化预期服药依从性的测量工具,方便对服药者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潘红李龙飞林冰马英杰时桂倩潘海英钟晓妮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依从性列线图
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的依从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由于全球艾滋病的流行,目前迫切需要长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其传播。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作为一种新型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及传播的方式,可为处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个体提供保护,存在很大潜力去改变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临床试验表明此方式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效果与人群依从性有着密切关联。本文通过对艾滋病暴露前预防试验的依从性与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的关系进行综述,总结依从性的不同模式及影响因素,强调依从性研究的重要性。
蔡爱杰戴江红田恬姜袁李媛媛黄爱龙
关键词:HIV化学预防病人依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