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69)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汪志平陈子元董丹丹党江波谢彦广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钝顶螺旋藻
  • 1篇新品系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叶位
  • 1篇中草药
  • 1篇桑叶
  • 1篇肾病
  • 1篇丝裂原
  • 1篇丝裂原活化蛋...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肾病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抗氧化
  • 1篇体外抗氧化活...
  • 1篇通路
  • 1篇品系
  • 1篇沥水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汪志平
  • 2篇陈子元
  • 1篇潘剑用
  • 1篇余超
  • 1篇王景梅
  • 1篇邵斌
  • 1篇蓝瑾瑾
  • 1篇谢彦广
  • 1篇党江波
  • 1篇董丹丹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沥水性钝顶螺旋藻新品系的选育及超微结构与RAPD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选育高沥水性的螺旋藻新品系,显著降低藻粉生产中干燥的能耗。[方法]以用于工厂化培植的钝顶螺旋藻ZJU0115为出发品系,用组织匀浆-离心沉降法制得其原生质球,并先以0.6%EMS处理30 min再用2.4 kGy的60Coγ射线辐照,经含0.02%黄原胶(xanthan gum)的Zarrouk’s培养液筛选、藻丝单体分离培养、藻泥持水率和胞外多糖(EPS)等检测及生产培植试验。[结果]获得了一株产量、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与ZJU0115相当,而藻泥持水率和EPS含量分别下降5.9%和29.7%的突变体,命名为ZJU0115(HD)。超微结构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亲本ZJU0115相比,ZJU0115(HD)藻丝表面更光滑,可能为酸性多糖的乳白状粘附物也更少;ZJU0115(HD)细胞内的多磷酸盐颗粒显著变小且呈弥散状;基因组DNA在随机引物S90的扩增产物中显示出多态性差异。[结论]ZJU0115(HD)在工厂化培植中生产性状好、高沥水性能稳定,藻泥的干燥能耗降低了近50%,它的育成与应用,有助于推进当前螺旋藻产业迈向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发展的新阶段。
李晨晨汪凡越汪志平卢奇奇陈子元
关键词:钝顶螺旋藻
p38MAPK信号通路诱发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至3亿人,其中75%将分布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糖尿病肾病(DN)作为糖尿病的最常见并发症,已成为引起老年人慢性肾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1,2:。DN占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比例在美国居第一位、在欧洲居第二位,在我国也已上升至15%1~3:。DN病理上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肥大和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等。D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能全面解析,但众多研究与临床实践已表明,持续高血糖状态引起的代谢紊乱是DN发生的最主要诱因1,3:。DN的发生涉及多样而复杂的细胞信号通路系统,如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Wnt/β-连环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Smad蛋白(TGF-β/Smad)、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β(PI3K/Akt)信号通路等。控制血糖是预防与治疗DN的基础1,2:。桑叶、绞股蓝、黄芪、人参、地骨皮、黄连等中草药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功效4:,且在控制血糖方面表现出多功能、多靶点、低毒副作用、安全可靠、作用温和持久等独特优势,能有效减缓DN的发生5:。本文综述了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介导DN发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并概述了20余味中草药通过干预p38MAPK信号通路减缓DN发生的研究进展。
卢奇奇余超汪志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草药
夏桑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主要功能成分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体外清除自由基评价技术,测定并比较了夏桑叶与冬桑叶对3种氧中心自由基.OH、O 2-.和1O2的清除活性。结果显示,夏桑叶对.OH和O 2-.的清除活性与冬桑叶相近,而且清除1O2能力较冬桑叶的高61%,提示夏桑叶也是一种极具研发应用前景的纯天然医药保健资源。进一步分别用干叶热水提取法、鲜叶热水提取法和鲜叶温水提取法制得上、中、下部位夏桑叶的9种提取液,并分别测定其抗氧化活性,以及多酚、黄酮、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析相关性。结果表明,夏桑叶提取液对3种氧中心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其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多糖含量仅与1O2的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蛋白质则几乎不具自由基清除能力;夏桑叶中起抗氧化等作用的依然是多酚和黄酮这2类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叶位与提取工艺对夏桑叶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主要成分含量均有影响;夏桑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生产,以上部叶和中部叶为原料,且采用干叶热水提取法为佳,当提取车间离桑园较近时,也可以中部鲜叶为主要原料直接用鲜叶热水提取法,而上、下部鲜叶是否被选用则视实际情况而定。
潘剑用汪志平党江波谢彦广董丹丹邵斌王景梅蓝瑾瑾陈子元
关键词:抗氧化叶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