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JQ3017)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米亚静刘洁苟兴春景晓红成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医学院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枢神经
  • 1篇蛋白
  • 1篇多聚
  • 1篇氧化氮
  • 1篇遗传修饰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神经根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神经再生
  • 1篇生理学
  • 1篇鼠脑
  • 1篇双加氧酶
  • 1篇酸酶
  • 1篇酸性磷酸酶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5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西安医学院附...

作者

  • 3篇米亚静
  • 2篇苟兴春
  • 2篇刘洁
  • 1篇赵璇
  • 1篇崔媛媛
  • 1篇姜凤良
  • 1篇郑慧媛
  • 1篇吴黄辉
  • 1篇沙保勇
  • 1篇景晓红
  • 1篇冯浩
  • 1篇史利利
  • 1篇吴树强
  • 1篇王兰
  • 1篇杨吉平
  • 1篇赵朝华
  • 1篇成娟娟
  • 1篇高兴春

传媒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TB蛋白:一种调控肿瘤代谢的RNA可变剪接调节因子
2014年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polypyrimidine tract binding protein,PTB或hnRNP I)是一种在细胞内部参与mRNA代谢过程的蛋白质。PTB蛋白可结合于核酸分子上富含嘧啶碱基的序列,对mRNA前体的剪接进行调控。如在部分肿瘤细胞中,PTB的表达量升高可对肿瘤代谢过程中关键的丙酮酸激酶M(pyruvate kinase M,PKM)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通过抑制PKM基因的可变剪接的方式上调PKM2(pyruvate kinase M2,PKM2)的表达,进而强化肿瘤细胞的有氧糖酵解过程并促进肿瘤的发展。本文结合PTB蛋白的结构及其在PKM可变剪接过程中的调节机制,简要综述了PTB蛋白对肿瘤代谢的调控作用。
冯浩沙保勇高兴春景晓红
关键词:可变剪接
以PirB为靶点治疗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哺乳动物中枢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功能恢复存在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抑制神经再生的抑制因子和抑制因子受体。Nogo、髓磷脂相关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和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ligodendrocyte myelin glycoprotein,OMgp)三种神经抑制因子通过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Nogo受体(Nogo receptor,NgR)结合,发挥抑制神经生长的作用。
刘洁米亚静姜凤良
关键词:中枢神经再生突触可塑性
DNA双加氧酶TET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
2015年
DNA双加氧酶TET家族是新发现的一类表观遗传修饰蛋白,能够将DNA的5-甲基胞嘧啶氧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多项研究显示,TET1-3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丰富,其潜在的生物功能也被广泛关注。本文从TET蛋白结构功能概述、TET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及功能以及针对TET家族的基因敲除小鼠实验三方面作一综述。
刘洁米亚静
关键词:TET表观遗传修饰中枢神经系统基因敲除
糖尿病性痛大鼠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的时空表达
2015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模型大鼠中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的时空表达特点。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DNP大鼠模型,应用Von-Frey细丝法和Hargreaves热辐射法观察大鼠的机械痛和热痛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腰膨大节段(L4-5)脊髓背角(Spinal dorsal horn,SDH)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PAP随DNP病程发展的表达。结果:DNP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在造模后第7天开始明显降低,并维持至第35天,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7d后模型组大鼠DRG神经元中PAP表达明显减少,14d和21d时表达进一步降低,并持续至35d;而模型组大鼠SDH中PAP的表达从造模后14d开始逐渐减少至35d,但PAP表达在SDH中的变化较DRG晚1周。结论:随着DNP大鼠病程进展,PAP在DRG和SDH中的表达均呈现减少的趋势,且与痛敏变化几乎平行;提示PAP可能是DNP中一种具有调控镇痛效应的分子。
崔媛媛吴黄辉郑慧媛赵璇王兰苟兴春
关键词:前列腺脊神经根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NO和S100β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S100β水平的影响,探讨姜黄素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姜黄素处理组,每组24只。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2h诱导建立暂时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姜黄素处理组大鼠术前连续3d给予腹腔注射姜黄素溶液,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和72h采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和S100β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处理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流24和72h时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和72h时脑组织中NO和S100β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处理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和72h时脑组织中NO水平明显降低(P<0.05),脑缺血再灌注72h时脑组织S100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能明显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降低脑组织中NO和S100β水平,提示脑组织中NO和S100β水平降低可能与姜黄素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赵朝华吴树强苟兴春米亚静杨吉平史利利成娟娟
关键词:姜黄素脑缺血再灌注S100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