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W2012FZ134)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沂平宋正波娄广媛张贝贝郑蕾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肺癌
  • 10篇细胞
  • 10篇细胞肺癌
  • 10篇小细胞
  • 10篇小细胞肺癌
  • 7篇晚期
  • 7篇非小细胞
  • 7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肿瘤
  • 6篇肺肿瘤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晚期非小细胞...
  • 4篇疗效
  • 4篇激酶
  • 4篇埃克替尼
  • 3篇抑制剂
  • 3篇制剂
  • 3篇酶抑制剂
  • 3篇酪氨酸
  • 3篇酪氨酸激酶

机构

  • 12篇浙江省肿瘤医...
  • 9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张沂平
  • 11篇宋正波
  • 7篇娄广媛
  • 7篇张贝贝
  • 6篇洪卫
  • 6篇郑蕾
  • 5篇何春晓
  • 5篇林宝钗
  • 5篇余新民
  • 5篇赵珺
  • 5篇王文娴
  • 4篇石志永
  • 4篇邵岚
  • 2篇施勋
  • 2篇谢发君
  • 2篇毛伟敏
  • 2篇古翠萍
  • 1篇李铁
  • 1篇王凯
  • 1篇汪铁军

传媒

  • 4篇中国肺癌杂志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CL-2基因多态性与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KI治疗疗效的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BCL-2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116例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化疗,失败后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BCL-2基因多态性。结果 11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25.9%,BCL-2各基因型间患者间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相比BCL-2其它基因型,AA型疾病控制率更低(40%vs 75.2%,P=0.005)。单因素分析中位PFS,AA型中位无进展时间短于其它基因型(2.6个月vs 6.0个月,P=0.025),而女性长于男性(10.2个月vs 4.6个月,P=0.04);不吸烟者长于有吸烟史者(11.9个月vs2.5个月,P=0.000);病理类型为腺癌长于其他类型(11.9个月vs 4.1个月,P=0.000),均达到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括性别、吸烟史、ECOG评分和病理类型,BCL-2基因多态性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49)。结论复治晚期EGFR突变状态未明的非小细胞肺癌BCL-2(-938C>A)基因型为AA者是提示近期疗效较差的指标。
洪卫林宝钗张贝贝余新民王凯毛伟敏张沂平
关键词:BCL-2基因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小细胞肺癌(SCLC)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生成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信号通路抑制剂等。研究表明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疗效并不显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舒尼替尼等可能更适合单药治疗;信号通路抑制剂如 Amuvatinib、LDE225等正在进行Ⅰ、Ⅱ期临床试验。目前认为 SCLC对于靶向治疗不敏感,或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王文娴张沂平
关键词:肺肿瘤靶向治疗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31例晚期鳞状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鳞状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1日-2012年8月30日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使用过盐酸埃克替尼的31例鳞状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曲线、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模型等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6.5%(2例),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38.7%(12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2.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21.8个月。主要的毒性反应为皮疹38.7%,腹泻16.1%,转氨酶升高6.5%,均以I~II度为主,3.2%出现III度皮疹。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鳞状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毒性反应患者可耐受。
何春晓张贝贝郑蕾宋正波邵岚林宝钗娄广媛赵珺张沂平
关键词:盐酸埃克替尼疗效安全性
克唑替尼治疗28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克唑替尼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口服克唑替尼胶囊,分析克唑替尼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8例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4%(20/28)和92.9%(26/28),3例患者完全缓解,17例患者部分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以视觉影响和消化道反应为主,发生视觉闪烁11例,恶心呕吐9例,腹泻8例,均为Ⅰ度;仅1例患者出现了Ⅲ度骨髓抑制。28例患者中,疾病无进展16例;疾病进展12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2个月。结论 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王文娴宋正波余新民娄广媛古翠萍施勋赵珺张沂平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肺鳞癌驱动基因研究进展
2014年
肺癌在癌症相关死亡中是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鳞癌是仅次于腺癌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一些负责恶性肿瘤的发生和维持相关分子改变被称为驱动基因。近来研究证实肺鳞癌也具有与致癌作用及靶向药物疗效有关的独特分子特征。目前发现约40%肺鳞癌已经找到驱动基因,其中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起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肺鳞癌驱动基因进行综述。
洪卫张沂平
关键词:肺肿瘤鳞癌癌基因
BIM基因多态性与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治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背景与目的 BIM基因是BCL-2家族成员之一,是参与细胞死亡的重要介质。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BCL-2家族成员蛋白介导的EGFR基因突变癌细胞能够激活PI3K/AKT/mTORC和MER/ERT信号通道,决定着细胞的存活或者凋亡。BIM基因的BH3域缺失,则容易引起凋亡受阻。本研究通过检测BIM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复治晚期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1月1日-2012年10月1日就诊于浙江省肿瘤医院的123例复治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化疗,失败后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BIM基因多态性。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在疾病控制率上,BIM基因无多态性的患者较BIM基因有多态性的患者呈略好趋势(DCR 75.5%vs 57.1%,χ2=2.931,P=0.087)。单因素分析中位PFS,女性长于男性(6.9个月vs 4.5个月,χ2=7.077,P=0.008);不吸烟者长于有吸烟史者(8.0个月vs 2.5个月,χ2=15.277,P<0.001);病理类型为腺癌的长于其它类型(7.0个月vs 2.0个月,χ2=14.978,P<0.001);BIM基因无多态性的患者中位PFS长于BIM基因有多态性的患者(6.0个月vs 3.5个月,χ2=7.035,P=0.00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病理类型、BIM基因多态性为影响PFS的预后因素。BIM基因型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M基因多态性的有无对复治晚期NSCLC EGFR-TKI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时间有统计学差异,检测患者BIM基因多态性对复治晚期NSCLCEGFR-TKI治疗患者的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郑蕾林宝钗宋正波谢发君洪卫冯建国邵岚张沂平
关键词:多态性肺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肺癌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化疗应用抗病毒药物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在感染乙肝病毒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探讨乙肝爆发及肝功能损伤的差异,以及对肺癌患者生存获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01-2012-12-31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122例感染乙肝病毒的肺癌患者,化疗前接受或不接受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χ2检验乙肝爆发及肝功能受损是否存在差异,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和比较。结果:化疗前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较未使用患者的乙肝爆发降低,P=0.002;患者肝功能受损降低,P=0.003。122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3.47个月,95%CI为3.145~3.795;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8个月,95%CI为14.804~21.19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的乙肝肺癌患者一线化疗mPFS为3.57个月(95%CI为2.979~4.161),无预防性使用的患者为3.370个月(95%CI为2.859~3.8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的乙肝肺癌患者的mOS为20个月(95%CI为16.105~23.895),无预防性使用患者为16个月(95%CI为8.512~23.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结论: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在感染乙肝病毒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乙肝爆发及肝功能损伤较未预防性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对肺癌患者生存获益无明显影响。
郑蕾张贝贝宋正波何春晓娄广媛余新民赵珺石志永张沂平
关键词:抗病毒药物肺癌乙肝化疗
101例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生存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含铂双药化疗和单药化疗用于难治复发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二线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1例难治性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疗效和生存情况,并采用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单药和双药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分别为2.9%和7.5%(P=0.208),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14.7%和59.7%(P〈0.00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1.23个月和2.77个月(P〈0.001)。两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0个月vs 5.93个月,P=0.988)。Ⅲ-Ⅳ度不良反应单药组比双药组发生率低(20.6%vs 52.2%,P=0.007)。多因素分析显示体能状况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HR=1.491,P=0.002)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双药治疗可延长部分患者的PFS,但不良反应相对增加。
王文娴郑蕾宋正波张沂平
关键词:肿瘤复发生存期肺肿瘤
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预测厄洛替尼治疗复治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模型被引量:9
2014年
背景与目的分子靶向治疗是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方向,目前已有学者建立靶向治疗预测模型,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的指导。本研究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pulmonary 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D,SP-D)、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α,TGF-α)、基质金属蛋白-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肺腺癌相关抗原(Krebs von den Lungen-6,KL-6)与晚期复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疗效及生存的关系,并构建生存预测模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114例晚期复治NSCLC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清中SP-D、TGF-α、MMP-9、TPS、KL-6含量,结合临床因素分析与厄洛替尼治疗疗效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构建生存预测模型。结果 114例患者厄洛替尼治疗总有效率为22.8%,稳定率为72.8%,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5.13个月,1年生存率为69.3%。SP-D>110 ng/mL组的有效率及稳定率均高于≤110 ng/mL组(P=0.011,P=0.017),MMP-9≤535 ng/mL的稳定率高于>535 ng/mL组(P=0.009)。TPS<80 U/L组的稳定率要高于≥80 U/L组(P=0.002)。SP-D>110 ng/mL组的mPFS长于≤110 ng/mL组(5.95个月vs 3.25个月,P=0.009),MMP-9≤535 ng/mL的mPFS要长于>535 ng/mL组(5.83个月vs 3.47个月,P=0.046),KL-6中<500 U/mL组要优于≥500 U/mL组(6.03个月vs 3.40个月,P=0.040),TPS<80 U/L组的mPFS要长于≥80 U/L组(6.15个月vs 2.42个月,P=0.014)。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EGFR基因野生型、末次化疗疗效进展、厄洛替尼治疗期间无皮疹、LDH升高和TPS≥80 U/L是PFS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建立预后预测模型,根据患者的预后指数可分成4组:低危组、中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中位PFS分别是9.12个月、6.88个月、3.52个月和0.93个月
邵岚洪卫郑蕾何春晓张贝贝谢发君宋正波娄广媛张沂平
关键词:肺肿瘤厄洛替尼血清肿瘤标志物预后因子
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与EGFR突变状态未明复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TKI疗效的关联研究
2014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tor,EGFR)突变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最重要的疗效预测指标,但患者常常因肿瘤组织量太少导致EGFR突变状态未明。TKI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与许多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相关。通过检测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探讨其与EGFR突变状态未明的复治晚期NSCLC小分子TKI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入组2009年1月1日-2012年4月30日就诊于浙江省肿瘤医院的116例复治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化疗,进展后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靶向治疗。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GNAS1基因T393C多态性。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总有效率29.3%,GNAS1基因T393C各基因型患者间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相比GNAS1基因其它基因型,CC型疾病控制率更低(46.2%vs 73.8%,P=0.039)。单因素分析中位PFS,CC型中位无进展时间短于其它基因型(2.3个月vs 6.0个月,P=0.005),而女性长于男性(10.2个月vs 4.6个月,P=0.04);不吸烟者长于有吸烟史者(11.9个月vs 2.5个月,P<0.001);病理类型为腺癌长于其他类型(11.9个月vs 4.1个月,P<0.001),均达到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括吸烟史、ECOG评分和病理类型、GNAS1基因多态性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6)。结论对复治晚期EGFR突变状态未明的NSCLC,GNAS1基因T393C基因型为CC者是提示近期疗效较差的指标。
洪卫林宝钗张贝贝毛伟敏张沂平
关键词:多态性肺肿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