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SH042)

作品数:11 被引量:112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原谢天周静韦庆旺俞国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幸福感
  • 2篇人际信任
  • 2篇社会
  • 2篇主观幸福
  • 2篇主观幸福感
  • 2篇自我决定
  • 2篇自我决定理论
  • 1篇大学生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研究
  • 1篇员工建言
  • 1篇智力
  • 1篇智商
  • 1篇社会比较
  • 1篇社会认同
  • 1篇社会认同理论
  • 1篇社会认知
  • 1篇谈判
  • 1篇谈判结果
  • 1篇谈判者

机构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李原
  • 3篇谢天
  • 2篇韦庆旺
  • 1篇邱辉
  • 1篇蒋奖
  • 1篇周静
  • 1篇时树奎
  • 1篇郑全全
  • 1篇宋玥
  • 1篇李朝霞

传媒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物质的追求能否带来快乐与幸福——物质主义价值观及其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物质主义通常指一种强调物质拥有和社会声望重要性的个体价值观。高物质主义者在对外部目标的追求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这个循环体系维系了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却也带来更低的自我评价、更高的不满意感和更负面的情绪反应。文章概括了物质主义价值观对幸福感的影响以及社会比较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人际信任与助人意愿的影响,也为指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开启健康的生活模式提供了建议和引导。
李原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主观幸福感人际信任
基于人格特质视角的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8
2020年
员工的建言行为对组织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影响建言行为的各种因素中,员工的人格特质广受研究者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员工人格特质与建言行为研究,发现大五人格因素中,除开放性和宜人性仍存在较大争议,尽责性、外倾性正向预测而神经质负向预测建言行为;非大五人格特质中,主动性人格、追求与回避取向、核心自我评价等能正向预测员工的建言行为,权力距离倾向、羞怯等负向预测建言行为。同时,人格特质对建言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动机、人际关系和情绪机制起作用,而领导者的个人特征、群体氛围等因素也会调节这些关系。基于已有研究,本文最终提出了员工人格特质与建言行为关系的研究框架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今后研究提供了相对系统的研究思路和建议,同时,有助于实践中的管理者从人格特质角度更好地引导、激发和促进员工的建言行为。
周琰喆李原
关键词:员工建言人格特质情境因素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内在心理机制探讨被引量:26
2012年
物质主义通常指一种强调物质拥有、社会声望和外在形象重要性的个体价值观。从物质主义的形成原因上可以看到,追求物质主义价值观既是个体不安全感的表现,又是人们试图通过满足安全需要来应对焦虑的策略。物质主义者对外部目标的追求与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之间形成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这个循环体系维系了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却也给人带来更低的胜任感\更低的自我评价\更大的不满意。本文主要探讨物质主义的心理成因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的实证研究方向。通过对物质主义相关内容的梳理,也为指导大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开启健康的生活模式提供一些启发和引导。
李原李朝霞
关键词:物质主义自我决定理论主观幸福感
国民智商:有关智力国别差异的研究
2012年
国民智商是某国家或地区民众智商的平均值。Richard Lynn与Tatu Vanhanen教授调查了近两百个国家,给出了全球的国民智商。他们发现,国民智商与国家经济、文化、政治,及国民健康等均呈正高度正相关,并以一个两阶因果模型解释该现象。
Lynn RVanhanen T周静谢天
关键词:气候
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4
2014年
物质主义通常指一种强调物质拥有重要性的个体价值观。本文探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法对918名深圳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各个指标之间存在高相关。它与生活满意度、正向情绪之间显著负相关,与负向情绪之间显著正相关;(2)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人际信任之间显著负相关;(3)社会比较在物质主义与幸福感和人际信任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李原
关键词:社会比较幸福感人际信任
群体心理研究:群际关系为核心的变革被引量:1
2012年
群体心理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群体心理研究从产生、盛行到衰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它又重获重视与认同,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群体研究产生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即受欧洲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认知研究视角的共同影响,它以群际关系研究为主导内容。站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角度来审视群体心理研究的发展特点与变革,可为相关研究尤其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整体推进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与启示。
韦庆旺谢天
关键词:群体心理群际关系社会认知社会认同理论
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被引量:25
2012年
为了探讨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4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2)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物质主义价值观水平越高,幸福感越低;(3)自尊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说明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个体的自尊,最终影响其幸福感。
蒋奖宋玥邱辉时树奎
关键词:幸福感自尊
买卖交易中谈判者角色影响谈判结果的机制
2011年
现实生活中的谈判通常发生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谈判者也总在扮演着某种角色。本研究探索了买卖交易谈判中谈判者角色影响谈判结果的作用机制。研究提出了一个关于谈判者角色诱发框架效应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两个模拟谈判实验对这一模型进行验证。实验1表明,买家知觉到的馅饼大于卖家知觉到的馅饼,且谈判者知觉到的馅饼在谈判者角色与谈判者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实验2发现,即使保留买家与卖家的角色标签,如果剥离了金钱作为交易介质这一重要特征,两个谈判角色知觉到的馅饼也没有差异。研究揭示了谈判者角色影响谈判结果的作用机制,对谈判者如何利用情境因素取得更好的谈判结果具有实践意义。
谢天韦庆旺郑全全
关键词:权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