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320)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3
相关作者:黄峰刘芸魏猛雷艳宋新莉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篇正极
  • 2篇电化学
  • 2篇正极材料
  • 2篇固相
  • 2篇复合正极材料
  • 2篇LIFEPO
  • 2篇LIFEPO...
  • 1篇电池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液相沉淀法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碳源
  • 1篇锂二次电池
  • 1篇工艺优化研究
  • 1篇固相反应
  • 1篇固相合成
  • 1篇合成工艺
  • 1篇二次电池

机构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武汉钢铁股份...

作者

  • 4篇黄峰
  • 3篇刘芸
  • 2篇魏猛
  • 2篇雷艳
  • 1篇易德莲
  • 1篇卢献忠
  • 1篇黄鹂
  • 1篇郑超超
  • 1篇赵敏伦
  • 1篇陈伟
  • 1篇吕小龙
  • 1篇宋新莉
  • 1篇余聪

传媒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LiFePO_4高温固相合成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LiFePO4固相反应合成工艺,研究预烧温度、合成温度、保温时间等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烧温度350℃、合成温度650℃、保温时间12 h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按最佳合成工艺所制样品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51.7 mA.h/g,循环充放电30周后,其放电比容量仍为140.9 mA.h/g。
黄峰刘芸魏猛雷艳
关键词:正极LIFEPO4正交试验合成工艺
LiFe_(1-x)Ni_xPO_4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两步固相原位烧结掺杂法制备了一系列镍掺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1-xNixPO4(x=0、0.03、0.05、0.07、0.10、0.15)。Ni替代部分Fe,改变了LiFePO4的晶胞参数,细化了晶粒。充放电实验研究表明,低放电倍率(0.1C)时,LiFe0.95Ni0.05PO4的首次放电容量最大,为155mAh/g,较LiFePO4增加了22.8%;0.5C时,其容量为132mAh/g,较LiFePO4增加了14.7%;放电倍率增加为1C时,其容量也能达到122mAh/g,较LiFePO4增加了16.1%。适量掺杂Ni可提高LiFePO4的充放电比容量,改善其高倍率充放电性能。
黄峰刘芸魏猛陈伟宋新莉
关键词:LIFEPO4固相反应
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008年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加热分解,得到一系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对前驱物和产物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TG/DTA)、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Co-Sn金属复合氢氧化物前驱体低温(350,500℃)热分解得到的是非晶态CoSnO3复合物氧化物,高温(600,700,800℃)热分解得到的是四方相CoSnO3和少量尖晶石型Co2SnO4,所得Co-Sn金属复合氧化物电化学性能依赖于分解温度和结晶度。从容量和循环寿命综合考虑,相转变温度在600℃热分解所得试样的电化学性能较差。
黄峰卢献忠郑超超余聪刘芸
关键词: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液相沉淀法
不同碳源对LiFePO_4/C复合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取不同碳源(蔗糖、葡萄糖、聚乙烯醇)原料,采用两步固相法制备LiFePO4/C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其进行XRD和电化学性能测试。XRD分析表明,所制产物均为单一相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覆碳后的LiFePO4/C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添加聚乙烯醇的LiFePO4/C首次放电容量达142.9 mA.h.g-1,充放电循环20周后,其放电容量仍为143.1 mA.h.g-1。
易德莲黄鹂吕小龙雷艳黄峰赵敏伦
关键词:固相合成正极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