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07cz02)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相关作者:严振国邵水金庄天戈刘红菊郭春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数字人
  • 2篇数字人体
  • 2篇可视化
  • 2篇可视化研究
  • 1篇督脉
  • 1篇虚拟人
  • 1篇穴位
  • 1篇针刺
  • 1篇任脉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虚拟人
  • 1篇数字化虚拟人...
  • 1篇期门穴
  • 1篇VOXEL-...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3篇庄天戈
  • 3篇邵水金
  • 3篇严振国
  • 2篇刘红菊
  • 2篇郭春霞
  • 1篇向培海
  • 1篇郑雷
  • 1篇刘延祥
  • 1篇赵静
  • 1篇杨浩
  • 1篇牟芳芳

传媒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期门穴在数字人体上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建立期门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方法:以VOXEL-MAN为操作平台,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进行期门穴相关解剖结构的辨认、分割以及可视化。结果:实现了期门穴在可视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完成了相关解剖结构的分割与可视化,建立了相关医学知识库,生成了QTVR格式的智能动画。结论:期门穴三维形态能多层次、多角度显示期门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全过程,有助于提高针刺疗效和安全性。
向培海邵水金严振国刘红菊刘延祥庄天戈郑雷
关键词:数字人体VOXEL-MAN
数字化虚拟人体的针刺组织形变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基于穴位的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探讨虚拟针刺过程中穴位区的组织形变。方法:结合虚拟现实力反馈和组织形变技术,以穴位作为力反馈作用对象,通过局部形变方法建立局部形变模型。结果:完成了针灸学三维浏览器的开发,实现了虚拟针刺时穴位区组织结构的动态形变过程,给虚拟进针加入了逼真的动态视觉效果。结论:在融合了腧穴定位信息和穴区层次结构的数字化虚拟人体上,构建针刺时穴区的组织形变,并实现动态视觉变化的过程,能够增强用户现场操作的真实感,对针灸教学和针刺研究亦具有重要意义。
郭春霞邵水金杨浩严振国庄天戈
关键词:穴位
任督二脉在数字人体上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显示任督二脉在数字人体上的体表循行路线,为经络教学和科研提供平台。方法:通过定义腧穴为控制点,并适当插值,合成骨架曲线,实现面绘制,重建经络管状模型。结果:重建后的经络模型视觉效果好,并可以显示任督二脉的体表循行路线及其腧穴和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结论:任督二脉在虚拟人体上的可视化显示可为构筑经络教学和研究平台提供数据载体。
邵水金严振国牟芳芳刘红菊郭春霞庄天戈赵静
关键词:数字人体任脉督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