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

作品数:81 被引量:1,098H指数:16
相关作者:刘跃清刘海平张红林张瑞祥钟晓英更多>>
相关机构: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井冈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1篇水稻
  • 24篇杂交
  • 21篇选育
  • 14篇杂交水稻
  • 9篇不育
  • 8篇高产
  • 8篇不育系
  • 7篇两系杂交
  • 7篇光合速率
  • 6篇E型杂交水稻
  • 5篇钝绥螨
  • 5篇制种
  • 5篇晚籼
  • 5篇萧氏松茎象
  • 5篇可视化
  • 5篇高产优质
  • 5篇巴氏钝绥螨
  • 4篇栽培
  • 4篇净光合
  • 4篇净光合速率

机构

  • 20篇赣州市农业科...
  • 17篇江西农业大学
  • 10篇井冈山大学
  • 8篇南昌大学
  • 7篇宜春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江西省林业科...
  • 4篇贵州大学
  • 4篇江西省农业科...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宜春市农业科...
  • 2篇江西省吉安市...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肇庆学院
  • 1篇江西省森林病...

作者

  • 19篇张红林
  • 19篇刘海平
  • 19篇刘跃清
  • 18篇张瑞祥
  • 16篇钟晓英
  • 10篇叶子飘
  • 7篇张红忠
  • 7篇曾祥梅
  • 7篇黎世龄
  • 6篇杨红云
  • 6篇何火娇
  • 5篇唐建军
  • 5篇于强
  • 4篇孙爱珍
  • 3篇丁贵杰
  • 3篇鲁顺保
  • 3篇刘文群
  • 3篇张庆彪
  • 3篇洪艳平
  • 3篇杨武英

传媒

  • 1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1篇杂交水稻
  • 8篇江西农业大学...
  • 8篇江西植保
  • 4篇食品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种业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江西林业科技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种子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18篇2009
  • 21篇2008
  • 11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橘园常用杀螨剂对巴氏钝绥螨和柑橘全爪螨的选择毒性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FAO(1980)推荐的玻片浸渍法,在室内测定了几种橘园常用杀螨剂对巴氏钝绥螨(Amblyseius barkeri)的毒力,并筛选出其中毒性较弱的5种杀螨剂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二甲基二硫醚、阿维菌素、甲氰菊酯等对巴氏钝绥螨有较强的毒力,橘园释放巴氏钝绥螨时,不推荐使用。5种杀螨剂对巴氏钝绥螨和柑橘全爪螨的选择性毒性为:石硫混合剂>哒螨灵>三唑锡>阿维.炔螨特>炔螨特,其中石硫合剂和哒螨灵的毒性选择指数为230.522和144.806,均介于100~1000,为高度正向选择性,表明石硫合剂、哒螨灵是用于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较理想的药剂。
肖顺根余丽萍舒畅钟玲李爱华夏斌
关键词:杀螨剂巴氏钝绥螨柑橘全爪螨
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的比较被引量:282
2008年
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控制CO2浓度和温度,测量了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光响应数据。分别用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Prado-Moraes模型拟合这些实测数据,分析了由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Prado-Moraes模型拟合这些数据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The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远大于实测值,而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远小于实测值的原因。结果表明,由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拟合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程度最高(R2=0.9994和R2=0.9987);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yield)不是一个理想的表示植物利用光能的指标,建议用植物光响应曲线在光补偿点处的量子效率作为表示植物光能利用的指标。
叶子飘于强
关键词:冬小麦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表观量子效率
一个光合作用光响应新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比较被引量:189
2007年
为了解决传统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如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中光合速率虽沿着渐进曲线响应光照强度的增加,但拟合植物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却远大于实测值,且无法给出光饱和点等问题。在对传统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进行认真分析,发现其关键在于未考虑光呼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详细讨论了该模型的主要特性,并与传统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用这3个模型拟合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光响应,结果表明:新模型较传统的模型更好地模拟不同温度及CO2浓度条件下冬小麦光合作用光响应,包括低光强条件下和光抑制条件下的光响应问题,且可求得最大光合速率、饱和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等。此外,新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植物叶片的光抑制,因此新模型具有普遍性。
叶子飘于强
关键词:最大光合速率
e型杂交早稻新组合e优2号被引量:3
2006年
e优2号系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含高秆隐性基因eui的籼型长穗颈不育系K17eA与金谷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e型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米质较优、产量高、抗性较强等特点,于2005年1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刘海平张红林张瑞祥刘跃清钟晓英张红忠
关键词:E型杂交水稻选育
丹参羧化效率在其CO2补偿点附近的变化被引量:28
2008年
【目的】植物光合作用对CO2的响应是光合作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应用广泛的Michaelis-Menten模型拟合所给出的植物光合能力远大于实测值,而所给出的饱和CO2浓度远小于实测值,欲引入新模型解决上述问题。【方法】用构建的光合作用对CO2浓度响应的新模型,拟合了丹参的CO2浓度响应测量数据,并研究了低CO2浓度条件下,丹参净光合速率对CO2浓度的响应及羧化效率在CO2补偿点附近的改变情况。【结果】用CO2响应新模型拟合丹参的实测数据,在不需作其他附加假设条件下就可以给出丹参的饱和CO2浓度、光合能力、光呼吸速率、CO2补偿点及在CO2补偿点的羧化效率,且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很好(R2=0.999 6)。【结论】在低CO2浓度条件下,丹参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对CO2浓度的响应为非线性的;在CO2补偿点附近,羧化效率并非常数,而是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叶子飘高峻
关键词:CO2补偿点光合能力
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对光强度和CO_2浓度的响应被引量:43
2008年
通过控制光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在抽穗期旗叶光合作用对光响应、CO2响应以及气孔导度对光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控制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直至饱和光强度,然后随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直至出现光抑制;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饱和CO2浓度后,光合速率几乎不变;冬小麦叶片气孔导度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直至饱和光强度,然后随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气温为20和25℃、CO2浓度相同(360μmol.mol-1)的条件下,冬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几乎不变,但温度影响冬小麦的饱和光强度。
叶子飘于强
关键词:冬小麦气孔导度最大光合速率光合能力光抑制
三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遗传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用6442S、8011S、1290S和5个父本配制12个组合,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P1、P2、F1、F2结实率性状进行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12个组合的最适模型不相同,但都集中在B、D、E三模型,不育主基因在所有组合中都存在,只是主基因表达的对数及主基因和多基因的遗传效应有所差异。以1290S为母本的两个组合中,1290S/1990的遗传效应偏重于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1290S/新露B偏重于上位性效应遗传,它们的遗传率均达94%以上;以6442S为母本的组合中,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比重都较高,但它们的基因遗传率变化幅度较大,达73.32%~99.17%,其中组合6442S/新露B和6442S/R402、6442S/1990存在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率最小为0.83%,最高达35.52%;以8011S为母本的组合中,8011S/测64—7和8011S/1990的上位性遗传效应较强,其余以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遗传为主,有两个组合呈多基因遗传,为组合8011S/R402和8011S/199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03%和5.94%,基因遗传率最高达99.06%之多,最小只有67.57%(组合8011S/新露B)。
曾红权刘宜柏尹建华邹国兴彭志勤杨平黄永萍陈春莲
关键词:水稻
e型杂交晚稻新组合金谷F8被引量:2
2007年
金谷F8系江西省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带隐性eui基因的高秆长穗颈籼稻不育系K17eA与自育恢复系赣香1号(F8)配组育成的e型杂交晚稻新组合,于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张红林刘海平张瑞祥刘跃清钟晓英张红忠
关键词:选育
普鲁兰酶处理条件对淀粉增抗效应的规律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以大米淀粉、葛根淀粉、绿豆淀粉、藕淀粉为原材料,采用加入脱支酶的方法,研究4种淀粉提高其抗性淀粉含量的共同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变化曲线比较一致,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淀粉乳浓度、冷藏温度、普鲁兰酶用量、普鲁兰酶解时间。得出最佳工艺为淀粉乳浓度为9%,冷藏温度为(0~4)℃,普鲁兰酶用量为5.75ASPU/g,普鲁兰酶解时间为90min。
余飞邓丹雯顾振宇黄赣辉董婧
关键词:普鲁兰酶抗性淀粉
植物光合-光响应模型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0
2009年
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是研究植物光合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详细介绍光合作用对光响应的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方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特点。阐明植物光合作用对光响应模型中容易误解的一些参数的生物学意义。指出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指数方程是一条没有极限的渐近线,无法用它们估算植物的饱和光强,同时也无法用它们描述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强增加而降低这一段光响应曲线。直角双曲线的修正模型是一条有极点的曲线,可以用它可以准确计算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饱和光强等参数,并且可以用它同时描述植物在光抑制、光适应和光强超过饱和光强时的光响应曲线。
叶子飘王建林
关键词:光响应曲线光抑制最大净光合速率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