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831800044)

作品数:9 被引量:214H指数:6
相关作者:黄晓明刘颀楠赵永利薛彦卿马涛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沥青
  • 4篇热再生
  • 4篇路面
  • 2篇弹模
  • 2篇再生沥青
  • 2篇再生沥青混合...
  • 2篇特性分析
  • 2篇配合比
  • 2篇配合比设计
  • 2篇热再生沥青
  • 2篇热再生沥青混...
  • 2篇沥青混合
  • 2篇沥青混合料
  • 2篇沥青路
  • 2篇沥青路面
  • 2篇路工
  • 2篇模量
  • 2篇抗压
  • 2篇抗压回弹模量
  • 2篇回弹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2篇徐州建筑职业...
  • 1篇江苏建筑职业...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6篇黄晓明
  • 3篇刘颀楠
  • 2篇赵永利
  • 2篇薛彦卿
  • 2篇马涛
  • 1篇胡萌
  • 1篇王真
  • 1篇顾凡
  • 1篇张久鹏
  • 1篇徐志红
  • 1篇张美坤

传媒

  • 2篇建筑材料学报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7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含LSPM路面结构中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21
2011年
首先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了检测,进而设计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与AC-25的配合比.其次,利用压力机和MTS-810测定了其不同RAP掺配比例下15℃和20℃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分析了变化规律并推荐取值范围.最后,针对含LSPM厂拌热再生加铺沥青路面与含LSPM厂拌热再生永久性路面,进行了结构分析与评价,论证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面层结构层应用于含LSPM路面结构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对于含LSPM厂拌热再生加铺沥青路面,设计时有必要实测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并验算该结构层底弯拉应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于含LSPM的永久性路面能满足设计控制指标.
薛彦卿黄晓明
关键词:厂拌热再生配合比设计抗压回弹模量LSPM
再生剂扩散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选用F ick定律作为描述再生剂扩散的数学模型,并采用Stoke-E inste in公式描述再生剂的扩散系数,分析认为温度、再生剂性质和沥青性质是影响再生剂扩散能力的重要因素,反映在微观分子运动中表现为扩散系数与给定状态下再生剂分子在沥青中运动的平均摩擦力成反比,而在宏观性能指标方面,扩散系数随着界面温度的升高、介质粘度及其粒子的减小而增大。由此得出,在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工艺中,拌和温度,拌和时间以及再生剂的选择,会对新旧沥青相互间的渗透、扩散产生重要影响。选用简化的再生剂扩散模型并设计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
刘颀楠马涛路畅陶向华
关键词:沥青热再生再生剂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首先从沥青和集料角度探究了老化沥青混合料的就地热再生机理。分析认为沥青老化遵从组分移行理论和相容性理论,老化导致沥青中各组分发生重质化,进而导致沥青质与软沥青质相容性降低,最终表现为沥青路用性能的衰减,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软沥青、低粘度油分和专用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性能恢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专用再生剂能够良好的恢复老化沥青性能;旧路面取料的室内试验表明,旧集料本身的物理性能变化不大,但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其级配存在较明显的细化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试验进行了细化级配的调和;最后通过室内混合料性能试验,现场实体工程路用性能检测以及再生混合料层间粘结测试,验证了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良好的路用性能和优越的工程质量。
刘颀楠马涛陶向华路畅
关键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层间粘结路用性能
改扩建道路工后差异沉降分级及控制标准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根据改扩建道路的路面结构性、功能性要求以及材料疲劳性能,提出了拓宽道路工后差异沉降分级标准及控制指标,并与基于路面结构使用性能的PSI法路面使用状况分级相比较,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张美坤徐志红黄晓明
关键词:改扩建差异沉降路面平整度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59
2011年
检测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中沥青含量与矿料合成级配,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最佳沥青用量及配合比,并通过车辙试验与冻融劈裂试验加以验证;采用MTS-810材料测试系统测试了该混合料15,20℃时不同RAP质量分数的抗压回弹模量,采用马歇尔试验仪测试了该混合料15℃不同RAP质量分数的劈裂强度,采用多功能材料试验系统(UTM)对该混合料进行了小梁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随着RAP质量分数的增加,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均有所提高,疲劳方程截距和斜率减小,抗疲劳性能下降;在进行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时,推荐该混合料在15,20℃的抗压回弹模量分别为1 850~2 250,1 250~1 550MPa,15℃的劈裂强度为2.0~2.6MPa;利用幂函数修正后的疲劳方程,可计算混合料不同RAP质量分数的容许拉应变.
薛彦卿黄晓明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配合比设计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
基于FTIR的SBS改性沥青老化特性分析被引量:78
2011年
采用宏观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细致区分了SBS改性沥青中沥青相和SBS相各自的老化特性.通过常规指标试验评价了SBS改性沥青热氧老化前后的物理性能差异,并将其与基质沥青对比,得出SBS改性沥青的老化规律为黏度增加、变形能力下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定量分析了SBS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发现SBS改性沥青在老化时主要发生吸氧反应,并伴随着SBS中丁二烯C—C键的断裂.老化过程中,SBS改性沥青FTIR特征峰的定量变化与其宏观性能间具有明确的定量关系.
赵永利顾凡黄晓明
关键词:SBS改性沥青傅里叶红外光谱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特性分析被引量:28
2011年
针对半刚性沥青路面的车辙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了连续变温温度场下不同路面结构车辙发展规律、沥青面层不同结构层的车辙比例及路面车辙与沥青层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路面车辙的发展规律与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规律相似,同样表现出3阶段特性,同样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等速阶段,只是在荷载作用次数的某一范围内,车辙发展速率基本保持恒定;不同结构组合的沥青路面车辙发展规律大致相同,即荷载作用初期车辙发展较快,随后车辙发展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但是荷载作用末期,车辙有可能加速发展,进入破坏阶段;中面层车辙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面层,应该重视提高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对于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路表车辙并非随厚度的增大成直线上升,其增幅随厚度的增大而逐渐变缓。
胡萌张久鹏黄晓明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沥青层厚度
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既有隧道合理位置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揭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对既有隧道结构安全及地表建筑物产生的影响,依托某新建地铁区间隧道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构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既有隧道数值计算模型,探讨新旧隧道垂直净距和新建隧道水平间距对既有隧道结构变形及地表沉降规律的影响,得出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的合理位置。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新旧隧道垂直净距、新建隧道水平间距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地表及既有隧道沉降值,但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及运营成本等各方面因素,建议新旧隧道垂直净距应控制在6—10 m之间,新建隧道水平间距应大于2D。否则,需要采用注浆加固隧道周围土体等辅助措施,以确保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及新建隧道的顺利施工。其研究成果对类似新建隧道正交下穿施工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价值。
刘颀楠
关键词:新建隧道既有隧道数值模拟
集料衰变规律及机理被引量:9
2011年
为了研究集料的衰变机理及规律,为热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恢复打下基础,通过旋转压实试验来模拟不同级配的集料破碎情况,结合集料受力模型分析集料的衰变机理及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旋转次数对集料破碎影响不大,破碎在试验初期已经完成;连续级配的破碎程度明显小于骨架级配,但会形成较多的细集料;4.750 mm颗粒是稳定的受力点和粗细集料的转折点,因此破碎过程中会在4.750 mm颗粒处形成峰值以构造骨架结构.骨架结构在破碎时优先形成该粒径的下一级粒径,当形成足够的支撑点分散应力时,集料不再继续破碎.用分计筛余的变化差值表征破碎程度是可行的,用旋转压实试验可以模拟级配破碎规律.
王真黄晓明赵永利
关键词:旋转压实粒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