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8-02)

作品数:13 被引量:325H指数:8
相关作者:李先琨吕仕洪曾馥平彭晚霞宋同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植被
  • 3篇群落
  • 3篇种群
  • 2篇岩溶
  • 2篇演替
  • 2篇优势种
  • 2篇优势种群
  • 2篇园土
  • 2篇植被自然恢复
  • 2篇植物
  • 2篇生态位
  • 2篇生态位宽度
  • 2篇生态位重叠
  • 2篇自然恢复
  • 2篇铝形态
  • 2篇喀斯特峰丛洼...
  • 2篇桂西北
  • 2篇果园
  • 2篇果园土壤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亚...
  • 6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土壤肥...

作者

  • 6篇李先琨
  • 5篇吕仕洪
  • 4篇叶铎
  • 4篇肖润林
  • 4篇宋同清
  • 4篇彭晚霞
  • 4篇曾馥平
  • 3篇吴海勇
  • 3篇张建亮
  • 3篇钟军弟
  • 3篇王久荣
  • 2篇蒋忠诚
  • 2篇黎星辉
  • 2篇向悟生
  • 2篇周卫军
  • 2篇王翠红
  • 2篇刘勋鑫
  • 2篇欧阳资文
  • 2篇黄玉清
  • 2篇宋希娟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广西科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应用...

年份

  • 5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西北环境移民安置区果园土壤铝形态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GPS接收机定位采样,ArcGIS9.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地统计学方法对果园土壤中铝形态空间变异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交换性铝、吸附态羟基铝、有机络合态铝。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铝形态具有显著空间结构性特点,小尺度明显受pH值、成土母质、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且空间分布无明显变化规律;而中尺度受耕作管理措施和酸性环境因素影响,具有一定渐变性分布规律。该成果可为果园的选种、定位施肥、改良土壤以及其它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刘勋鑫肖润林王翠红王久荣周卫军
关键词:土壤铝形态地统计学
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天然林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样方法调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内3个蒜头果天然林群落,并运用Levins指数和Schoener指数对各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3个蒜头果天然林群落分别为槲栎群落、蒜头果-南酸枣-朴树群落和蒜头果-槲栎群落,各群落的性质和主要优势种组成及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存在较大差异;槲栎群落主要优势种生态位宽度的大小顺序与其在群落中的地位基本一致,其他2个群落则变动较大;各优势种在不同群落的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大,其中蒜头果和南蛇藤对各资源位的生态适应性较好,而其他树种则有一定或较强的选择性;各群落的上层乔木之间或生态习性相近的下层乔木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资源竞争较为激烈。针对各群落的演替趋势及蒜头果种群的生存现状,提出了蒜头果的主要保护对策。
钟军弟叶铎吕仕洪李先琨何成新邓振海
关键词:蒜头果天然林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22年后群落特征被引量:127
2007年
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的方法,以坡面为尺度,以顶极群落为对照,运用干扰理论和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4类典型干扰区自然恢复22a之后植被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的物种多样性丧失严重,共出现维管束植物91科206属241种,仅有自然保护区的26.6%,6种植被类型的顺向演替系列为石漠化稀疏草丛→草丛→灌丛→藤刺灌丛→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片段。随着坡位的上升,群落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急剧下降,密度则呈少、多、次少的单峰分布状态,各项指标均远低于自然保护区。不同干扰方式对植被自然恢复的影响不同,其中整坡火烧+垦殖的破坏性最大,呈现了石漠化景观,整坡火烧+放牧次之,采樵属选择性干扰,采樵+放牧+坡脚火烧的恢复相对较快,没有放牧干扰的采樵+坡脚火烧恢复更好。此外还针对性地提出了桂西北喀斯特干扰区在不同立地类型上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4条植被恢复途径。对因各种人为干扰导致的桂西北喀斯特生态系统处于极度退化状态下的植被恢复建设和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曾馥平彭晚霞宋同清王克林吴海勇宋希娟曾昭霞
关键词:自然恢复植被特征群落演替
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铁榄群落主要乔木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揭示种群空间分布特征随尺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种群对空间资源的占据能力和生态适应能力及分形差异,采用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对木论自然保护区铁榄群落主要乔木种群格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优势种铁榄(Sinosideroxylon pedunculatum)、东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小栾树(Boniodendron minius)、稀有濒危种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5个种群在相应的尺度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大小顺序一致,均为:铁榄〉东女贞〉小栾树〉掌叶木〉青檀;在5个种群中,铁榄计盒维数为1.7763最大,接近2,对空间环境的占据能力最强,信息维数(1.7206)也最大,个体聚集强度强,在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青檀计盒维数(0.8316)和信息维数(0.8990)最小,对环境的占据利用能力弱,个体聚集程度整体较弱,在群落中处于伴生地位;在0.5~50m的尺度上,关联维数大小顺序为:铁榄(1.7314)〉东女贞(1.6688)〉小栾树(1.6050)〉青檀(0.7868),而掌叶木只有在大的尺度上才出现关联,且关联较强。3个分形维数大小的不同组合,能够全面揭示不同种群格局特征和种群在群落中所处地位的差异。
张建亮李先琨吕仕洪叶铎钟军弟焦继飞尤业明
关键词:关联维数喀斯特森林
喀斯特峰丛洼地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追施氮肥水平的响应被引量:16
2008年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追施氮肥处理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高氮追肥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个追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年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追施氮肥有利于促进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高氮追肥处理的年净收入低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为最佳经济施肥量,其年净收入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肖润林单武雄方宝华刘小飞王久荣
关键词:追施氮肥桂牧一号峰丛洼地
覆盖与间作对亚热带丘陵茶园生态的综合调控效果被引量:38
2008年
【目的】研究覆盖稻草与间作白三叶草对亚热带丘陵幼龄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果及对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管理茶园(清耕茶园)为对照,连续4a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并采用DPS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两种生物措施均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了土壤养分的供应状况,提高了茶树土壤关键层次(0~20cm)和关键时期(4~6月)的水分含量,获得了不同观察时刻、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种调控效果,延缓和缩短了高温和干旱时间,抑制了杂草的生长,增加了天敌的种类和种群数量,减少了虫害发生率,促进了蚯蚓的生长,使茶树-立地环境-伴生生物群落处于良好的自我动态调节状态。【结论】两种生物措施综合调控了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了茶叶品质,显著增加了茶叶产量,间作白三叶草的效果更好。
彭晚霞宋同清邹冬生王克林曾馥平肖孔操肖润林
关键词:幼龄茶园覆盖稻草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素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18
2009年
本试验在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选择3个生态功能区,运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比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系统由人工林(Ⅰ)→次生林(Ⅱ)→原生林(Ⅲ)顺向演替,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平均值均呈现增加趋势,变异系数均在10.40%~80.94%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变异性。人工林和原生林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及人工林的碳氮比的块金值/基台值均<25%,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原生林碳氮比和次生林的3个土壤性质指标的块金值/基台值在32.6%~41.7%之间,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人工林各指标的变程明显大于次生林和原始林。Kriging插值结果表明,3个区域内有机碳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均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碳氮比变化则较不规则;人工林和原生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片状平缓变化分布,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碳氮比呈支离破碎的斑块状分布。高度异质性的小生境决定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碳氮比的空间结构和格局,而受重度人类活动干扰的人工林和未受干扰的原生林空间异质性较次生林降低。
吴海勇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黎星辉欧阳资文
关键词:峰丛洼地有机碳全氮碳氮比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被引量:44
2008年
为促进桂西北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采用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以自然保护区的顶级群落为对照,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自然恢复22a后植被的演替规律与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干扰区物种丧失严重,种类仅有自然保护区的26.6%,随着群落由草丛→草灌丛→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顶级群落的顺向演替和发展,群落的高度、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土壤有机质、养分、阳离子交换量和硅、铁、铝、钛等矿质全量逐步增加,钙、镁全量显著减少,pH值降低,土壤质量随着植被的恢复呈波折性提高。
吴海勇彭晚霞宋同清曾馥平黎星辉宋希娟欧阳资文
关键词:植被自然恢复土壤养分
桂西北果园土壤剖面的铝形态分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对7个广西环江县果园土壤剖面的28个土样的铝形态空间变异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交换性铝、吸附态羟基铝、有机络合态铝三种形态;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铝形态具有显著空间结构性特点,明显受pH、成土母质、地形地势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受耕作管理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建议在红壤果园上增施有机肥,控制化学肥料的施用,进行深耕土改,并且施用石灰石以升高pH。
刘勋鑫王翠红肖润林王久荣周卫军
关键词:土壤剖面红壤果园
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掌叶木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被引量:7
2009年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是残遗于我国石灰岩地区的单种属特有种之一。因人为影响,生境特殊及自身特性,资源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了解掌叶木种群结构与动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特征,采用样地并结合无样地取样技术对掌叶木种群进行调查,绘制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图、应用点格局进行分析,并采用Ripley's K(d)函数有效地描述种群空间属性。同时采用点到点距比率法进行格局计算。结果表明,掌叶木种群幼苗严重不足,种群呈衰退趋势;种群空间分布主要呈随机分布;掌叶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受物种本身的繁殖特性、岩溶石山的生境特点以及种内种间的竞争等的共同影响。
张建亮李先琨韩文衡吕仕洪尤业明焦继飞
关键词:种群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