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6D90104009)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徐杰韦岗马国欣王中俭侯凤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光纤
  • 1篇单丝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数码
  • 1篇数码系统
  • 1篇酸溶法
  • 1篇体动力学
  • 1篇流体动力学
  • 1篇光纤传像束
  • 1篇光纤耦合
  • 1篇传像束

机构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薛永祺
  • 1篇姜建华
  • 1篇张舒蕾
  • 1篇胡一晨
  • 1篇侯凤珍
  • 1篇王中俭
  • 1篇马国欣
  • 1篇韦岗
  • 1篇徐杰

传媒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酸溶法传像束单丝成纤过程流体动力学分析
2010年
酸溶法是制造柔性光纤传像束的先进工艺,而三坩埚法拉制3层同轴单丝是酸溶法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为了保证三坩埚法成纤时芯料、皮料和酸溶玻璃的物料平衡,首先设计了柔性光纤传像束的单丝直径和断面结构,测定了芯料、皮料和酸溶玻璃的黏度-温度曲线以及密度,并采用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玻璃在坩埚内的流动状态,最终根据流量平衡的原理提出了三坩埚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根据误差分析对计算参数进行调整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中俭胡一晨姜建华侯凤珍徐杰
关键词:光纤传像束酸溶法流体动力学
光纤耦合数码系统传像特性
2009年
建立了光纤传像元件与光电阵列器件的匹配耦合模型,引入变动因子反映像素光纤排列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光纤耦合传像特性的仿真研究.针对9×9μm2光敏元的阵列器件,分析了光纤传像元件结构参数变化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在光纤直径约为光敏元尺寸1/3时获得了相对经济合理的匹配结构,表明光纤耦合数码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优化匹配问题.仿真结果还解释了系统的图像输出存在条纹和局部结构背景的原因,给出了相应的数值分析方法.
马国欣张舒蕾薛永祺韦岗刘俊锋
关键词:优化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