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B0B0503)
- 作品数:4 被引量:113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秀海张春雨赵亚洲夏富才李金鑫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北华大学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长白山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62
- 2009年
- 原始阔叶红松林是长白山西部地区的地带性顶级植被类型,经采伐干扰或火烧破坏后形成大面积次生林。参照CTFS(Centre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05~2007年,在长白山地区典型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和椴树红松林内各建立了5.2hm2固定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了样地内胸径大于1cm的木本植物,初步分析了森林监测样地的群落组成和种群结构,并应用双相关函数g(r)分析了样地内5个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次生杨桦林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32种,20949株活个体,隶属于13科21属。次生针阔混交林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31个种,14725株活个体,隶属于12科20属。椴树红松林样地共监测木本植物20个种,12062株活个体,隶属于11科13属。次生杨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及椴树红松林中胸径大于1cm的木本植物胸高断面积之和分别为24.74、32.07和56.64m2.hm–2。紫椴(Tilia amurensis)是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带的重要组成树种,其重要值、胸高断面积在3个森林监测样地内均居于前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ana)重要值和胸高断面积在次生杨桦林内均处于优势地位,而在椴树红松林内优势地位为红松(Pinus koraiensis)等顶级树种所取代。次生杨桦林和次生针阔混交林中,红松、色木槭(Acer mono)、臭松(Abies nephrolepis)、鱼鳞松(Picea jezoensis)和紫椴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而椴树红松林内,红松和紫椴的径级结构则呈单峰分布,色木槭、臭松和鱼鳞松呈倒J型分布。g(r)分析表明长白山森林监测样地内5个优势树种的空间格局以聚集分布为主,聚集强度在同种个体周围(r≤4m)达到最大,随着距离增加,聚集强度逐渐减小。次生林中树种空间格局的环境解释量较高,而椴树红松林中环境因子对树种空间分布的解释能力较差。
- 张春雨赵秀海赵亚洲
- 关键词:径级结构环境解释
- 东北红豆杉雌雄植株径向生长对邻体竞争和气候因子的响应被引量:31
- 2009年
- 通过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了树木性别、大小、邻体竞争和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对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径向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性别和树木大小对东北红豆杉径向生长影响显著,雄株的径向生长速率显著大于雌株(p=0.023)。东北红豆杉雌、雄植株径向生长速率均与邻体竞争强度显著负相关(p<0.05),并且邻体竞争对雌株径向生长的负效应更大。树木气候学分析表明,东北红豆杉雌、雄植株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不同。雌株径向生长量与前一年8月、前一年10月平均温度显著负相关,雄株径向生长量与月平均温度不显著相关。雌株径向生长量与当年1月的降水量显著负相关,而雄株径向生长量与当年8月的降水显著负相关。
- 张春雨高露双赵亚洲贾玉珍李金鑫赵秀海
- 关键词:径向生长雌雄异株
- 不同林龄阔叶红松林林下簇毛槭的性比格局及雌雄个体的空间分布被引量:8
- 2010年
- 为探讨不同发育阶段林分下的雌雄异株植物与性别相关的性比格局和空间分布,以5.2ha的中龄林和1.0ha的老龄林固定监测样地内簇毛槭(Acer barbinerve)雌、雄植株的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长白山不同林龄的阔叶红松林中的已花簇毛槭的性比格局、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龄林和老龄林中雌树的胸径均显著大于雄树,总体上性比极显著偏离1:1。随着树木的生长,性比由偏雄性转变为不再偏离1:1,这可能是因为雄树始花胸径较小所致。O-ring单变量点格局分析显示中龄林样地中的雌树和雄树符合异质性泊松分布,老龄林样地中的雌树和雄树均完全随机分布。O-ring双变量点格局分析显示,在随机标签假设下,中龄林中的雌树和雄树在1-4m尺度上空间负相关,在4-100m尺度上空间独立,老龄林中的雌树和雄树在所有尺度上空间独立。簇毛槭在中龄林和老龄林中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说明中龄林中簇毛槭分布的斑块性相对明显,随着林分的发育,郁闭度较高的老龄林样地中环境异质性降低,环境因子对簇毛槭分布的影响减弱。典范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表明在中龄林中,林分密度只能解释3.73%的雌树分布的变异,与雄树分布的相关性不显著,叶面积指数和非生物因子对雌树和雄树的影响均较弱;老龄林中簇毛槭的分布与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 潘春芳张春雨赵秀海夏富才周海成王云
- 关键词:雌雄异株
- 长白山紫椴种子雨的时空分布格局被引量:14
- 2011年
- 以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次生针阔混交林、次生杨桦林和原始阔叶红松林)内设置的永久样地为基础,布设种子收集器,定期收集并鉴定其中的种子,研究了紫椴(Tilia amurensis)种子雨的时空格局及其扩散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中紫椴种子雨均始于7月末,持续近3个月,种子散布的时间序列为双峰曲线。第一峰值出现在9月中旬,第二峰值出现在8月中旬。7月末至9月初种子粒径增加明显.9月中旬之后,种子基本发育完全。原始红松林内紫椴种子雨的平均密度最大,为(239.8±185.4)粒·m^-2;次生针阔混交林次之,平均密度为(222.7±135.2)粒·m^-2,这两个林分的种子雨分布的聚集性较强。次生杨桦林中紫椴种子雨密度最小,仅有(94.1±112.6)粒·m^-2,分布较随机。紫椴是针阔混交林和原始红松林中的林冠层优势树种.结实稳定,而在次生杨桦林中,紫椴以幼树为主,结实率较低。在次生针阔混交林内,紫椴种子雨与成树的胸径显著正相关,而在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次生杨桦林内的相关性不显著。紫极种子雨主要集中在母树的树冠范围内,空间格局自相关尺度为13.2~17.9m,但随与紫椴母树距离的增加,种子雨密度逐渐减小,趋于随机性分布格局。紫椴种子雨扩散的有效性表明:在靠近母树区域,种子雨密度远远大于幼苗密度。
- 陈香茗赵秀海夏富才王蕾陈贝贝
- 关键词:紫椴种子雨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