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6035)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初凤友雷吉江赵建如李小虎杨克红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洋中脊
  • 3篇热液
  • 2篇西南印度洋
  • 2篇西南印度洋中...
  • 2篇南印度洋
  • 2篇海底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东太平洋
  • 1篇亚硝酸钠
  • 1篇洋脊
  • 1篇蛇纹石
  • 1篇蛇纹石化
  • 1篇深海
  • 1篇深海沉积
  • 1篇深海沉积物
  • 1篇生物化石
  • 1篇铁质岩

机构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5篇雷吉江
  • 5篇初凤友
  • 4篇李小虎
  • 4篇赵建如
  • 3篇杨克红
  • 2篇金路
  • 1篇于晓果
  • 1篇韩喜球
  • 1篇陶春辉

传媒

  • 2篇海洋学研究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Journa...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hodosporidium diobovatum DS-0205 from deep-sea sediment of eastern Pacific Ocean被引量:1
2009年
A facultative heterotrophic strain (DS-0205) was isolated from a deep-sea sediment sample collected at a depth of 5.2 km in the eastern Pacific Ocean,China. Strain DS-0205 is motile helmet-like single cell or pairs,forming hemisphere with the center sunken of variable size. It has a widespread carbon source and nitrogen source,including agarose,citric acid,salicin,D-glucitol nitrate,sodium nitrite and ethylamine. It can grow in the following environment:temperature 4-37 ℃,pH 2.0-12.0,tolerance to NaCl≤15%. Two phylogenetic trees,one based on the ITS and 5.8S rRNA sequences and the other based on the 18S rRNA sequences,unite strain DS-0205(=JCM 0205) to the type strain of Rhodosporidium diobovatum JCM 3787 through a considerable evolutionary distan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train DS-0205 is a new strain of the Rhodosporidium diobovatum.
曾乐平黄菊芳邱冠周初凤友陈旦童建斌罗学港
关键词:深海沉积物东太平洋RRNA序列RRNA基因亚硝酸钠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羽状流中微生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5
2009年
深海热液微生物因其生存于海底极端环境,能够提供深部生物圈和生物地球化学信息而成为当今海洋科学领域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羽状流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的3个CTD采水站位,对离底42—500m的不同水层悬浮体过滤的滤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面扫描分析。结果表明,热液羽状流颗粒物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化石,包括丝状、球状、杆状和簇状等4种形态。对不同形态微生物化石能谱分析表明Si、O、Ca、Fe和Zn等元素在微生物化石中都有高值出现,其中丝状体中具有Ti和Mn的高值出现,球状体中Ba具有高值,说明微生物化石化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体对金属元素的选择性吸收,钙化和铁硅酸盐岩化是微生物化石化的主要机制。微生物化石在羽状流中的分布状况能够提供活动热液喷口的空间信息,为我们寻找喷口提供帮助。
雷吉江初凤友李小虎于晓果韩喜球陶春辉杨克红
关键词:微生物化石西南印度洋中脊
锂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在热液活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在前人研究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海底热液活动区锂和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及应用前景。与海底热液活动相伴的锂元素是海洋锂库的重要来源。海底热液系统中各部分锂及其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差异,热液流体中锂含量为20~1 421μmol/kg,δ7Li值为+2.6‰^+11.6‰;孔隙水中锂含量为9.0~5 720μmol/kg,δ7Li值为+4.5‰^+43.7‰;热液活动区沉积物中锂含量为(4.8~76)×10-6,δ7Li值为-4.31‰^+9.36‰;风化玄武岩中锂含量为(6.97~75.5)×10-6,δ7Li值为+7.5‰^+13.7‰;高温变质玄武岩中锂含量为(0.60~4.61)×10-6,δ7Li值为-2.1‰^+4.8‰。因此,锂及其同位素组成能提供热液系统中有关水-岩反应、水-沉积物反应、物质来源及流体循环的信息,是洋壳岩石蚀变及海底热液循环非常有效的指示剂。热液系统锂及其同位素组成能预测海底水岩比率,是海底热液矿床规模预测的有效参数。
雷吉江初凤友李小虎杨克红赵建如金路
关键词:锂同位素海底热液地球化学
现代海底超镁铁质岩系热液系统与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现代海底热液循环与洋中脊地质过程一直是国际洋中脊计划研究的热点。海底热液系统多数都与海底玄武岩及其水-岩反应直接相关,而一类与深海橄榄岩的产出及其蛇纹石化作用有关的海底热液系统——超镁铁质岩系热液系统,以具有高浓度H2和CH4异常而低SiO2浓度为显著特征,主要分布在慢速扩张大西洋中脊和超慢速扩张北冰洋Gakkel洋脊和西南印度洋中脊。超镁铁质岩系热液系统在流体组成、构造背景和硫化物成矿方面与玄武岩热液系统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幔来源超镁铁质岩石的普遍出露、喷口流体高的H2和CH4异常以及硫化物中高Co/Ni比值。超镁铁质岩系热液系统的发现丰富了全球洋中脊热液系统的研究内容,对洋中脊地质过程、海底热液活动及其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小虎初凤友雷吉江赵建如
关键词:超镁铁质岩热液系统蛇纹石化
中太平洋C海山富钴结壳铁锰矿物的组成、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9
2009年
采用X射线衍射和微区电子探针法,对2006年"大洋一号"考察船在中太平洋C海山取得的典型富钴结壳样品进行了铁锰矿物的组成和成分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结壳的老壳层中铁锰矿物具有水羟锰矿、钡镁锰矿和钠水锰矿的特征组合,其相对含量分别为45.5%、30.1%和24.4%;中间壳层和年轻壳层中铁锰矿物为水羟锰矿,表明结壳各层生长的环境条件不同。(2)铁锰矿物集合体中Mn/Fe值从老壳层到年轻壳层具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老壳层Mn/Fe值大于20,最高达90;中间壳层Mn/Fe值在2~5之间,年轻壳层Mn/Fe值在1~2之间。铁锰矿物集合体探针测得的结壳老壳层元素的总百分含量稳定在75%左右,中间壳层和年轻壳层为50%~80%。Si、Ti元素含量从老壳层到年轻壳层有增加的趋势,在中间疏松层中百分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17%和1.53%,表明自老壳层到年轻壳层,碎屑物质或有机质等对结壳的影响程度有增大的趋势。由此可见,研究区富钴结壳主要为水成成因,主要发育了水羟锰矿;老壳层生长期间受到局部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影响,铁锰相矿物发生重结晶或重组而形成了水羟锰矿、钡镁锰矿和钠水锰矿特征组合,这种特征铁锰矿物组合的研究对于全面理解海水环境条件变化与结壳成因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建如初凤友杨克红雷吉江金路
关键词:富钴结壳中太平洋海山
慢速-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中脊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8年
西南印度洋中脊具有慢速—超慢速扩张速率和倾向扩张的特征,是全球洋中脊系统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研究海底构造环境、热液活动、地幔深部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区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西南印度洋中脊的研究历史、地形划分、扩张速率及其构造特征,归纳了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活动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超慢速扩张洋脊和超镁铁质岩系热液系统的特殊性,并认为超慢速扩张洋脊广泛暴露的地幔岩及其蛇纹石化作用、超镁铁质岩系热液系统以及热液硫化物成矿作用是西南印度洋中脊今后研究的重要内容。
李小虎初凤友雷吉江赵建如
关键词:热液活动西南印度洋中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