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76033)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俊孟宪伟王湘芹夏鹏葛倩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南海北部
  • 4篇南海北部陆坡
  • 4篇沉积物
  • 2篇甲烷
  • 1篇第四纪
  • 1篇早期成岩
  • 1篇早期成岩作用
  • 1篇深海
  • 1篇深海沉积
  • 1篇深海沉积物
  • 1篇盛冰期
  • 1篇水合物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黏土矿物
  • 1篇晚第四纪
  • 1篇冷事件
  • 1篇硫酸盐
  • 1篇末次盛冰期
  • 1篇矿物

机构

  • 5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海洋沉积与环...

作者

  • 5篇孟宪伟
  • 5篇张俊
  • 3篇夏鹏
  • 3篇王湘芹
  • 2篇葛倩
  • 1篇初凤友
  • 1篇方银霞
  • 1篇杜远生
  • 1篇刘敬圃

传媒

  • 3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硫酸盐-甲烷反应界面深度的空间变化及其对甲烷水合物赋存状态差异性的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海洋沉积物中的硫酸盐-甲烷反应界面(SMI)的深度变化能够指示下伏甲烷水合物的赋存状态。本文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分布区沉积物间隙水化学和自生碳酸盐氧、碳同位素组成资料系统分析和对比,探讨了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的SMI深度空间变化对下伏甲烷水合物的赋存状态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的SMI的深度呈现出从西南-东北变浅的趋势,这一趋势与自生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揭示的甲烷释放量增大趋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进而表明在南海北部陆坡从西南-东北甲烷水合物的埋藏深度变浅或者甲烷水合物的分解程度增大。
孟宪伟张俊夏鹏王湘芹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坡
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Ba峰”及其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指示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深海,特别是天然气水合物区的沉积物-孔隙水体系中,Ba循环受到孔隙水中的硫酸盐(SO24-)和甲烷(CH4)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强烈制约。沉积物中"Ba峰"的存在体现了SO2-4亏损的长时间累积效应,并与海平面变化制约下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有关。南海北部陆坡ODP1146站钻孔上部深度185m沉积物中发育了4个"Ba峰",其中发育于深度约58m的"Ba峰"(F3)与当前SO2-4-CH4反应界面(SMI)深度一致,推断其他3个"Ba峰"(F1、F2和F4)对应的SMI深度分别约为24m、46m和84m。"Ba峰"最大峰值与沉积物Cl通量减小和冰期-间冰期转换带的对应性表明:在冰期,海平面大幅度降低诱发的浅水区(如东沙群岛附近)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持续释放了低盐度、高浓度CH4流体,其中部分流体迁移至ODP1146站所在的陆坡区沉积物中,导致了间隙水中SO2-4的持续亏损和自生Ba的长时间累积,结果在冰期-间冰期转换阶段形成显著的"Ba峰";同时,部分逸散于大气中的CH4加快了冰期的结束。在距今约50万年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制约下的海平面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南海北部浅水区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低盐度和高浓度CH4流体也间歇地迁移至深水陆坡沉积区,导致了多个"Ba峰"的形成和沉积埋藏。"Ba峰"可以用于评价历史时期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甲烷通量的变化。
孟宪伟张俊夏鹏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坡
气候变化和早期成岩作用对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Ba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海底沉积物中的Ba具有多种来源。其中,生物成因Ba循环受气候变化和早期成岩作用的制约。南海北部陆坡ZHS-176站柱状沉积物无碳酸盐碎屑的Ba与陆源元素Ti的关系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成因Ba,在末次盛冰期,生物成因Ba占50%~60%。而自冰消期(15Cal.kaBP)以来,生物成因Ba的份额猛增至60%以上;在气候变冷事件发生期间(如Heinrichl,Younger Dryas和8ka冷事件),生物成因Ba骤然减少,体现了海平面变化和短时间尺度的气候对生物成因Ba对海底沉积物供应的制约;而在相对气候暖期Boiling-Allerod(B/A),发育明显的与浮游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相对应的生源Ba异常,很可能说明。
张俊孟宪伟葛倩王湘芹
关键词:末次盛冰期南海北部陆坡气候变化早期成岩作用
深海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的Ba循环及其古海洋环境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深海沉积物蕴藏了丰富的古海洋环境变化信息。利用沉积物中的某种替代指标,有效地恢复古海洋环境变化历史是海洋地球化学家和古海洋学家致力研究的课题。海洋系统中Ba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与古海洋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深海沉积物中Ba元素的丰度和变化特征能够很好地揭示古海洋环境变化信息。根据海洋系统中Ba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归纳了深海沉积物中Ba的来源、富集相态及其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沉积物中Ba元素丰度变化特征与古生产力和沉积物中甲烷释放通量的关系。
张俊孟宪伟夏鹏
关键词:深海沉积物古生产力
晚第四纪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常量元素比值对气候变冷事件的指示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南海北部陆坡柱状沉积物的常量元素统计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Ti、Al、Fe、K、Mn、Mg代表了陆源元素组合;而消除粒度效应的陆源元素比值Al/Ti、Fe/Ti和K/Ti等的变化曲线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曲线对比表明,在气候变冷事件(Heinrich事件、Younger Dryas事件、PME斜室普林虫低值等事件)期间,陆源常量元素比值明显降低。这一对应特征,一方面体现了气候变冷事件的发生对陆源区化学风化强度的制约,另一方面也说明与指示长时间尺度气候相似,陆源元素比值对短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也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张俊孟宪伟王湘芹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坡冷事件
南海表层黏土矿物的分布与来源被引量:5
2010年
南海表层黏土矿物组合主要包括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皂石,这些矿物在不同地区不同水深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而物源区的不同是导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结合在南海西部和北部的工作以及近年来其他学者发表的南海表层黏土矿物资料将其大致分为东南西北4个部分,并确定各自的物源区。台湾和吕宋岛是南海东部表层黏土矿物的主要来源;湄公河、婆罗洲、巽他陆架和印度尼西亚岛弧是南海南部的主要物源区;南海西部表层黏土矿物主要来自红河、湄公河、珠江、台湾、巽他陆架、印度尼西亚岛弧以及婆罗洲;珠江、台湾、长江和吕宋岛则是南海北部的主要来源。
葛倩初凤友刘敬圃杜远生薛佐方银霞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