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WW010)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周敏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德里罗
  • 3篇文化
  • 3篇媒介
  • 2篇文化解读
  • 2篇现代主义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1篇艺术
  • 1篇意识流
  • 1篇意识流手法
  • 1篇意识形态
  • 1篇阅读者
  • 1篇手法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文论
  • 1篇西方文论
  • 1篇现代主义文学
  • 1篇写作
  • 1篇旅行

机构

  • 6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6篇周敏

传媒

  • 2篇外国文学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国外文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为自己写作”——唐·德里罗访谈录被引量:19
2016年
在这次对德里罗的访谈中,围绕其各个时期的创作,甚少面对公众的德里罗与笔者就后现代主义文学、媒介、技术、战争、气候变化、全球化、资本、小说的未来等议题进行了对话和讨论。德里罗还谈了自己的写作方式、写作动因、语言的视觉性、不同文类的创作方式等,并向读者推荐了自己创作的四部最好的小说。作为全面回顾德里罗从1971年的首部作品《美国志》到2016年的最新作品《K氏零度》的访谈,相信本文对深入了解德里罗的创作历程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周敏
关键词:德里罗后现代主义文学媒介全球化气候变化
福克纳及其在中国的旅行——评朱振武《福克纳的创作流变及其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
2016年
阅读福克纳是一种多少有些奇怪的体验:在那令人窒息却充满诗意的意识流手法所勾描的心理抽象画中,在那看似混乱却充满必然性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文化瞬间,在那些充满了乱伦、性变态、暴力的由语言编织的深宅和种植园里,福克纳为我们泼洒出一个又一个尖锐而动人的“南方传奇”。透过这个传奇,他为阅读者开凿出一个刺进人类整体困境的心理的深洞,令他们直接掉人人性最深处的逼仄、阴暗、潮湿,以及亮光。
周敏
关键词:福克纳旅行意识流手法阅读者抽象画
西方文论关键词 媒介生态学被引量:5
2014年
媒介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兴起的重要理论思潮,它将媒介作为环境进行研究,旨在考察"文化、科技与人类传播之间的互动共生关系"。本文从技术、文化与符号三个角度探讨了媒介生态学的概念历史和理论目标,辨析了媒介与人类之间的互动所给予文化以特性的方式,同时指出,媒介生态学对媒介结构与过程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乃在于一个人文主义的目标,即保持文化象征意义的平衡。
周敏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媒介文化
媒介意识形态的诡计——德里罗《天秤星座》的文化解读被引量:2
2012年
与通常将《天秤星座》视为后现代文本的阅读不同,本文从意识形态层面入手分析小说主人公奥斯瓦尔德在肯尼迪遇刺这个中心事件上所扮演的角色,着意揭开当代意识形态运作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在由媒介现实和消费文化所编织的现实之网中,当代资本主义媒介意识形态不是通过对主体反抗行为的压制、排除,而是通过默许、整合,从而实现对主体的一如既往的控制。
周敏
关键词:《天秤星座》媒介意识形态
作为“白色噪音”的日常生活——德里罗《白噪音》的文化解读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分析德里罗《白噪音》里展示的后现代日常生活场景,指出在以物、消费和媒介为主导特征的后现代科层社会,日常生活成了后现代文化的演练场,不过,其间上演的并非只是消费文化逻辑的所向披靡,也有主体得到建设的可能。正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压迫及抵抗因素的观察和呈现,德里罗实现了他对当代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思考与批判。
周敏
关键词:《白噪音》后现代
《地下世界》的“垃圾”美学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从德里罗《地下世界》中的两个艺术家形象出发,探讨他们以"垃圾"为对象和媒介的艺术创作所表征的"垃圾"美学。论文指出,虽然后现代艺术试图消弭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但在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庸琐之中,艺术并非无所作为,亦非不愿作为,相反,通过把垃圾变为艺术,"垃圾"美学揭示了晚期资本主义阶段过度消费的异化作用,构建出对抗全球消费的反叙事。
周敏
关键词:《地下世界》后现代主义艺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