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3237110009)

作品数:20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祥陈建伟陈勇苗筠杰邱海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建康职业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4篇番荔枝
  • 10篇内酯
  • 9篇番荔枝内酯
  • 8篇肿瘤
  • 7篇学成
  • 7篇化学成分
  • 6篇荔枝
  • 6篇抗肿瘤
  • 6篇活性
  • 5篇细胞
  • 3篇毒性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3篇耐药
  • 3篇化学成分研究
  • 3篇构效
  • 3篇构效关系
  • 2篇毒性作用
  • 2篇多糖
  • 2篇胰岛

机构

  • 2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建康职业...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李祥
  • 19篇陈建伟
  • 15篇陈勇
  • 10篇苗筠杰
  • 9篇邱海龙
  • 8篇王玉
  • 4篇徐莎莎
  • 3篇白钢钢
  • 2篇陈亚运
  • 2篇袁斐
  • 2篇汤彬
  • 2篇邱燕
  • 1篇杨海军
  • 1篇李富强
  • 1篇薛平
  • 1篇左坚
  • 1篇张宁
  • 1篇曾庆琪
  • 1篇徐晓芳
  • 1篇刘嘉

传媒

  • 6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4年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是临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化学药逆转剂因其毒副作用较大、靶点单一,应用受到限制,而中药具有高效、低毒、多靶点的特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近年来能够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中药单体成分、中药提取物以及中药复方的综述,探讨中药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及肿瘤细胞多药耐药逆转剂的开发前景。
袁斐白钢钢苗筠杰陈勇陈建伟李祥
关键词:中药多药耐药逆转剂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
番荔枝种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番荔枝Annona squamos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26个化合物,其中10个为双四氢呋喃环型番荔枝内酯类化合物,分别为泡番荔枝辛(1)、番荔辛(2)、去乙酰紫玉盘素(3)、去乙酰异紫玉盘素(4)、大花紫玉盘素A(5)、motrilin(6)、番荔枝塔亭丁(7)、番荔枝塔亭戊(8)、番荔枝塔亭甲(9)、12,15-顺式番荔枝塔亭甲(10)。结论化合物4和10为首次从番荔枝种子中分离得到。
徐莎莎李祥陈建伟陈勇
关键词:番荔枝科
4种药用真菌发酵番荔枝子前后的体外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
2013年
以番荔枝子为基质,分别接入4种药用真菌A、V、D、F进行固体发酵,待发酵完毕,制得各自醇提物。选取5种肿瘤细胞HepG2、SMMC-7721、HeLa、MCF-7及A549,考察番荔枝子发酵前后的抗肿瘤活性;以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及还原Fe3+能力考察番荔枝子发酵前后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番荔枝子经发酵后,各组菌质不仅保持了原有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同时发酵菌质的抗氧化活性增强。
邱海龙白刚刚李祥王身艳王玉陈建伟
关键词:固体发酵体外抗肿瘤抗氧化
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体内抗肿瘤作用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以紫杉醇为阳性对照,观察4个双四氢呋喃型番荔枝内酯单体番荔枝塔亭戊(squamostatin-E,1)、番荔枝塔亭甲(squamostatin-A,2)、去乙酰紫玉盘素(desacetyluvaricin,3)、泡番荔枝辛(bullatacin,4)对移植性肝癌Heps和肉瘤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小鼠体质量与肝、胸腺和脾指数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合物1高剂量(60μg/kg)、化合物3和4低剂量(15μg/kg)对移植性肝癌Heps荷瘤小鼠肿瘤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分别为51.6%、32.5%、63.4%;化合物2和3高剂量(60μg/kg)对移植性肝癌Heps荷瘤小鼠肿瘤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抑制率分别为31.2%、70.9%;紫杉醇40μg/kg的抑瘤率为62.2%。化合物3高剂量对移植性肉瘤S180荷瘤小鼠肿瘤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率为63.9%;紫杉醇40μg/kg的抑瘤率为48.9%。结论化合物1~4对移植性肝癌Heps荷瘤小鼠、肉瘤S180荷瘤小鼠均有明显抗肿瘤作用,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强于紫杉醇。
陈勇李祥陈建伟徐莎莎王玉邱海龙
关键词:抗肿瘤肉瘤S180紫杉醇
4种药用真菌发酵对番荔枝种子总内酯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4种药用真菌发酵番荔枝种子后,番荔枝总内酯含量的变化。方法:将番荔枝种子作为"药性基质",在一定的条件控制下,使其被灵芝菌等4种药用真菌发酵,产生不同的"药性菌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组的总内酯成分变化进行比较,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种子发酵前后的总内酯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D,V,F菌在番荔枝种子基质上的适应性良好,菌丝体生长旺盛。4种菌发酵之后的菌质中总内酯含量与生药材、发酵空白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升高,同时伴随峰的消失和相对峰值的变化,各菌发酵品中12,15-cis-squamostatin-A及布拉他辛(bullatacin)的含量较发酵空白组显示不同程度地变化。结论:发酵后,4种"药性菌质"中总内酯含量明显升高,内酯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间双四氢呋喃(THF)及邻双THF内酯含量有不同程度地改变,提示真菌发酵可能利于某种类型番荔枝内酯的富集。
邱海龙陈建伟李祥许金国徐莎莎
关键词:总内酯发酵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制备及其体外降糖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对HepG2细胞糖消耗及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番荔枝子粗多糖,经过Sevag法除蛋白得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其总糖含量。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检测其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建立高胰岛素抵抗模型,同法测定其对细胞液中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能轻度促进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能明显促进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作用,在浓度为0.08 mg·mL-1时,效果最佳(P<0.01)。同时,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与生理胰岛素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糖作用。
邱海龙汤彬王玉李祥白刚刚陈建伟
关键词: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消耗
番荔枝总内酯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番荔枝总内酯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反应,探讨其对小鼠主要器官的损害。方法急性毒性实验:昆明种小鼠60只分成6组,每组10只,给药组分别予剂量为120、150、187.5、234.4和293 mg·kg^(-1)的番荔枝总内酯灌胃,对照组予豆油灌胃,采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_(50))。蓄积毒性实验:昆明种小鼠40只,分为给药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给药组以4 d为一期,连续给药。第一期给药剂量为0.1倍LD_(50),以后各期给药剂量顺次按1.5倍递增,直至给药组小鼠合计死亡数达到总数一半,对照组予豆油灌胃。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的一般生理情况,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水平,观察心、肝、脾、肺、肾、胸腺和胃各脏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来探讨番荔枝总内酯的毒性靶器官。结果番荔枝总内酯单次灌胃小鼠的LD_(50)为176.9 mg·kg^(-1)(8.5 g·kg^(-1)生药量)。番荔枝总内酯持续给药可引起小鼠摄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同时导致血清中AST、ALT和BUN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肝细胞和肾细胞出现水肿,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淡染,其中肾小囊腔见红染的渗出物,肾小球体积减小。结论番荔枝总内酯在小鼠体内具有中等蓄积性毒性,肝脏和肾脏为主要的毒性靶器官。
王玉邱海龙陈建伟陈勇苗筠杰李祥
关键词:抗肿瘤药半数致死量毒性试验蓄积毒性
中药半枝莲的化学成分、质量评价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本论文以半枝莲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化学成分、质量评价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共分五个章节,分别是论文综述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质量评价、体内外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半枝莲的药效叠加和炎症肿瘤关系的研究。期望通过...
李富强
关键词:半枝莲总黄酮抗肿瘤
番荔枝种子粗多糖的提取及降糖活性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以番荔枝种子粗粉为原料,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正常HepG2细胞及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对番荔枝种子体外降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番荔枝种子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2h、提取2次。番荔枝种子粗多糖对正常HepG2细胞及胰岛素抵抗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药物浓度为0.04mg/mL时,番荔枝种子粗多糖的降糖效果最佳(P<0.01)。
邱海龙汤彬薛平李祥苗筠杰陈建伟
关键词: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消耗
番荔枝子脂肪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番荔枝子脂肪油化学成分及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方法:对番荔枝子脂肪油进行甲酯化后,应用气相色谱(GC)分析与混合对照品对照,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及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选取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用MTT法研究番荔枝子脂肪油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番荔枝子脂肪油部位脂肪酸的相对质量分数为80.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质量分数达51.1%;番荔枝子脂肪油对上述5种人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4,0.57,30.3,44.3,6.7 mg·L-1。结论:番荔枝子脂肪油中主要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有选择性抑制其增殖作用。
邱燕陈勇陈建伟王玉徐莎莎邱海龙李祥
关键词:脂肪油气相色谱人肿瘤细胞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