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251)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赵军吕国栋王建华肖云峰刘辉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潍坊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绦虫
  • 6篇棘球绦虫
  • 5篇细粒棘球绦虫
  • 3篇蛋白
  • 3篇抑制剂
  • 3篇原头蚴
  • 3篇制剂
  • 2篇体外
  • 2篇IGF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抑制
  • 1篇蛋白抑制剂
  • 1篇多房棘球绦虫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多克隆抗体制...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受体

机构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作者

  • 6篇吕国栋
  • 6篇赵军
  • 5篇王建华
  • 4篇肖云峰
  • 4篇刘辉
  • 3篇李娟
  • 2篇卢帅
  • 1篇温浩
  • 1篇罗兰
  • 1篇刘雅歆
  • 1篇杨宁
  • 1篇林仁勇
  • 1篇高惠静
  • 1篇罗兰
  • 1篇文丽梅

传媒

  • 4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Deforlimus体外抗细粒棘球原头蚴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Deforlimus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方法分别用100、50、25、12.5μmol/L、6.25和3.125μmol/L Deforlimus体外干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4d,采用伊红染色法检测原头蚴活性,绘制存活率曲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干预组原头蚴的表面和内部超微结构变化。实验设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结果 100、50、25、12.5、6.25和3.125μmol/L Deforlimus干预4d原头蚴存活率分别为(3.53±0.98)%、(15.67±2.59)%、(19.14±1.96)%、(26.47±2.18)%、(33.78±1.75)%和(37.96±3.57)%,与空白对照组(95.10±0.68)%和溶剂对照组(94.41±0.8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原头蚴的存活率与Deforlimus浓度和干预时间成反比;扫描电镜观察100μmol/L Deforlimus干预组原头蚴吸盘变形,顶突结构缺损,微毛损伤甚至消失。结论 mTOR抑制剂Deforlimus具有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抗包虫病药物。
木扎拜尔.木合塔尔郑海亚李亚芬吕国栋罗兰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
肝癌细胞株HepG2与正常肝细胞株7702差异微小RNA筛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肝癌细胞株HepG2与正常肝细胞株7702微小RNA(miRNA)分子表达谱的差异。方法选取肝癌细胞株HepG2与正常肝细胞株7702样本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高通量的miRNA微阵列芯片技术筛选两者间差异表达的miRNA,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样品间变化标准以上调或者下调2倍作为判定的阈值范围)。结果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上调2倍的差异表达miRNA分子有32个,其中上调超过8倍差异表达miRNA有12个;下调2倍的差异表达miRNA有26个,其中下调超过8倍的miRNA分子有4个(P<0.05),miRNA上调与下调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细胞株HepG2与正常肝细胞株7702的差异表达miRNA分子可能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转移以及侵袭能力相关,为进一步研究与肿瘤相关的miRNA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李娟刘辉刘雅歆叶建蔚赵军王建华温浩吕国栋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小RNA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系统中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ⅠR)最为重要,其为一种糖蛋白跨膜受体,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中上调表达或增加激酶活性从而介导肿瘤发展、浸润以及抗细胞凋亡等;同时,IGF-ⅠR 还与多房棘球绦虫、线虫、血吸虫等致病因素有关,这些特性使IGF-ⅠR 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抗肿瘤、抗寄生虫靶向治疗潜在靶点。本文对近年来以 IGF-ⅠR 为靶点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娟吕国栋赵军肖云峰王建
关键词:抑制剂酪氨酸蛋白激酶多房棘球绦虫家族成员肿瘤发展
刃天青还原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总数
2015年
目的建立刃天青还原法体外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存活原头蚴总数的实验方法。方法根据刃天青在活细胞线粒体酶作用下被还原成强荧光物质的原理,将体外培养的原头蚴,用2mg/mL刃天青染色10h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波长在560nm,发射长590nm)测定荧光值,并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形态观察,通过统计学方法建立活原头蚴总数与对应的荧光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用于存活原头蚴总数的检测。结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死亡的原头蚴经刃天青染色没有荧光,活的原头蚴经刃天青染色发出红色荧光。活原头蚴总数与对应的荧光值呈线性关系,建立直线方程y=0.019x+6.453,在检验中将测得的荧光值(y)带入该公式即可获得活原头蚴总数,此数学模型相关系数r=0.994,P<0.01,说明每个浓度下活原头蚴总数与每个浓度对应的荧光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极显著。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刃天青还原法体外快速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存活原头蚴总数的实验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抗包虫病药物体外筛选,具有避免人为误差、降低人力消耗等优点。
若山古丽·肉孜高惠静刘辉肖云峰杨宁赵军王建华林仁勇温浩吕国栋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
细粒棘球绦虫未知功能基因384p02i04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克隆细粒棘球绦虫与药物应激相关的未知功能基因384p02i04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提取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法扩增384p02i04基因片段,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qRTPCR)法分析青蒿素、阿苯达唑和吡喹酮等药物干预对384p02i04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384p02i04基因全长449bp,通过各种生物数据库对该基因进行预测,发现384p02i04基因存在1个编码109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开放阅读框,利用BLAST数据库将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并未发现相似度较高的基因及氨基酸,利用RNA structure软件发现384p02i04基因具有非常低的自由能,其二级结构非常稳定。在青蒿素、阿苯达唑和吡喹酮等药物干预后384p02i04基因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克隆获得细粒棘球绦虫的一种与药物应激反应相关的未知功能基因,为研发以该基因为靶点的抗包虫病药物奠定基础。
刘辉肖云峰赵军王建华吕国栋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细粒棘球绦虫胰岛素受体蛋白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制备细粒棘球绦虫胰岛素受体(EgIR)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EgIR蛋白的功能提供检测抗体。方法利用Gamier-Robson、Chou-Fasman、DNAMAN等软件预测EgIR蛋白抗原表位,进行引物序列设计。将预测的EgIR基因部分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E.coli ROSETTA(DE3)株,IPTG诱导蛋白表达,表达产物EgIR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柱纯化后注射免疫家兔10d,收集免疫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EgIR蛋白的结合特性。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DE3后经0.8mmol/L IPTG诱导,成功表达约55ku的EgIR重组蛋白;目的蛋白纯化后的浓度为3mg/ml,纯度为85%;免疫家兔后收集的血清经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1∶51 200;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能与10、5、1ng/ml的EgIR重组蛋白特异结合,该抗体1∶1 000稀释后仍可检测到原头蚴、囊泡蛋白样品中的胰岛素受体蛋白。结论成功制备兔抗EgIR亚基多克隆抗体,为EgIR蛋白的功能和药物靶标研究奠定了基础。
卢帅刘辉吕国栋文丽梅郑海亚王建华赵军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蛋白表达抗体制备
青蒿琥酯体外抗细粒棘球蚴活性氧对DNA作用机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索青蒿琥酯体外抗细粒棘球蚴氧化损伤机制。方法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对照组,H2O2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对照组,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和硝唑尼特(nitazoxanide,NTZ)为药效对照组,青蒿琥酯低剂量组(65μmol/L),青蒿琥酯中剂量组(130μmol/L)和青蒿琥酯高剂量组(325μmol/L)为实验组,采用1%伊红染色法检测实验组药物干预4d的细粒棘球蚴死亡率,并观察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双氢罗丹明123(DHR123)法检测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蚴体内ROS含量动态变化;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彗星实验)以Olive尾距(OTM)作为DNA损伤指标对各组细粒棘球蚴的DNA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设活性氧清除剂甘露醇(mannitol,man)与药物联合干预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蚴试验组作比较。结果与甘露醇联合药物干预组比较,青蒿琥酯中剂量组与H_2O_2组细粒棘球蚴死亡率降低(χ~2分别=46.371和59.328,P<0.05);病理学观察青蒿琥酯组细粒棘球蚴顶突小钩脱落,角质层、生发层结构均遭到破坏;透射电镜观察细粒棘球蚴生发层出现大量脂滴,并且有异染色质出现;在330min内,青蒿琥酯低、中和高剂量组细粒棘球蚴ROS含量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阿苯达唑组、硝唑尼特组,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青蒿琥酯高剂量组彗星实验图像拖尾明显,证明细粒棘球蚴DNA受损严重;青蒿琥酯低、中、高剂量组与阿苯达唑组、硝唑尼特组相比,OTM值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9.065、13.134、7.845、9.400、12.251和7.877,P<0.01)。结论青蒿琥酯抗细粒棘球蚴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产生ROS导致其DNA损伤所致,为青蒿琥酯抗包虫病作用靶点的筛选和抗包虫病新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郑海亚文丽梅吕国栋卢帅李亚芬郑璇木扎拜尔·木合地尔赵军王建华
关键词:青蒿琥酯细粒棘球蚴活性氧DNA损伤
IGF-ⅠR抑制剂OSI-906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ⅠR)抑制剂OSI-906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用6个浓度梯度(100、50、25、12.5、6.25、3.125μmol/L)的OSI-906进行干预,分别于给药后1、2、3、4d用伊红染色,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力(每组设置3个复孔),绘制原头蚴活力曲线;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浓度OSI-906组原头节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100和50μmol/L OSI-906作用不同时间原头蚴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组间和溶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浓度组间比较原头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d时100μmol/L的OSI-906组原头节存活率为(42.38±1.05)%;第4d时100μmol/L的OSI-906组原头蚴全部死亡。透射电镜观察OSI-906高浓度组原头蚴微毛结构消失,皮层细胞坏死,细胞膜严重破损,核形不规整,核仁大且边界不清,核基质密度极低,异染色质增多、边集。结论 IGF-ⅠR抑制剂OSI-906体外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显著,是一种潜在的抗包虫药物。
李娟赵军肖云峰刘辉吕国栋王建华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