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

作品数:942 被引量:6,460H指数:28
相关作者:贾晓斌陈彦居文政王瑞平戴国梁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3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3篇医药卫生
  • 8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5篇中医
  • 98篇细胞
  • 65篇中药
  • 59篇中医药
  • 45篇肿瘤
  • 37篇血管
  • 35篇慢性
  • 33篇综合征
  • 32篇色谱
  • 31篇高效液相
  • 30篇液相色谱
  • 30篇相色谱
  • 29篇高效液相色谱
  • 28篇哮喘
  • 27篇代谢
  • 27篇蛋白
  • 25篇疗效
  • 25篇腹膜
  • 24篇注射液
  • 23篇皂苷

机构

  • 577篇南京中医药大...
  • 388篇江苏省中医院
  • 204篇江苏省中医药...
  • 97篇江苏大学
  • 48篇南京军区南京...
  • 46篇南京中医药大...
  • 23篇江苏省中西医...
  • 18篇南京市第二医...
  • 17篇无锡市中医医...
  • 1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0篇东南大学
  • 9篇镇江出入境检...
  • 8篇安徽科技学院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扬州大学
  • 6篇中国药科大学
  • 6篇江苏康缘药业...
  • 4篇泰州职业技术...
  • 4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155篇贾晓斌
  • 99篇陈彦
  • 94篇居文政
  • 57篇王瑞平
  • 54篇戴国梁
  • 47篇谈恒山
  • 43篇张振海
  • 40篇盛梅笑
  • 40篇谢林
  • 32篇刘超
  • 31篇史锁芳
  • 30篇封亮
  • 29篇邹玺
  • 28篇姚昶
  • 27篇顾宁
  • 26篇谭善忠
  • 25篇陆启滨
  • 24篇陆曙
  • 24篇赵霞
  • 16篇孙娥

传媒

  • 63篇中华中医药杂...
  • 57篇中国中药杂志
  • 47篇中草药
  • 41篇南京中医药大...
  • 35篇江苏中医药
  • 28篇中成药
  • 26篇中国实验方剂...
  • 25篇时珍国医国药
  • 2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0篇中国中医急症
  • 17篇中国医院药学...
  • 16篇长春中医药大...
  • 14篇中医杂志
  • 13篇中国中医基础...
  • 13篇中华中医药学...
  • 12篇吉林中医药
  • 12篇江苏医药
  • 12篇中医学报
  • 1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29篇2023
  • 95篇2022
  • 89篇2021
  • 81篇2020
  • 51篇2019
  • 8篇2018
  • 21篇2017
  • 46篇2016
  • 65篇2015
  • 88篇2014
  • 114篇2013
  • 108篇2012
  • 70篇2011
  • 39篇2010
  • 27篇2009
  • 19篇2008
  • 1篇2007
9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cktail法评价清热养心颗粒对大鼠体内P450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采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评价清热养心颗粒对大鼠体内5种CYP450亚型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联合用药时考察相互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用甲苯磺丁脲、氯唑沙宗、茶碱、奥美拉唑及右美沙芬作为CYP2C9、CYP2E1、CYP1A2、CYP2C19、CYP2D6的探针底物.大鼠灌胃清热养心颗粒4g·kg-1,连续给药10d.采用LC-MS/MS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体内5种混合探针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清热养心颗粒连续给药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甲苯磺丁脲和茶碱的代谢明显加快,氯唑沙宗、奥美拉唑和右美沙芬的代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清热养心颗粒对大鼠体内CYP2C9、CYP1A2酶有诱导作用,而对CYP2E1、CYP2C19及CYP2D6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吴磊陆超戴国梁王珂
关键词:COCKTAILLC-MS/MSCYP450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甘草次酸及其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甘草次酸的LC-MS/MS测定方法,研究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服用甘草酸二铵胶囊,其代谢产物甘草次酸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150 mg,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进行LC-MS/MS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 C18(3.0×1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醋酸铵缓冲液(5 mmol.L-1醋酸铵,0.2%冰醋酸)(15∶60∶25,V/V/V),检测离子为m/z469.4/355.2(甘草次酸)、m/z358.9/279.9(内标泼尼松龙)。测定甘草次酸血药浓度,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1.5~192μg.L-1内,甘草次酸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1.5μg.L-1,提取回收率为77.14%~83.64%。人体中甘草次酸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为(73.85±25.25)μg.L-1,Tmax为(11.50±3.07)h,T21β为(11.82±3.56)h,AUC0-60为(1252.49±489.06)μg.h.L-1。结论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准确灵敏,适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其代谢产物甘草次酸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是达峰时间长,约占受试者总人数50%的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张军陈玟居文政刘芳邹冲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胶囊甘草次酸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
基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相关性的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当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同时存在时,患者发生心、脑和肾等靶器官损害的风险明显上升。为提高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诊治水平,现基于原发性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降尿酸药物以及降血压药物对血压、血尿酸水平的影响。
周颖顾宁
关键词: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相关药物
β-榄香烯抗肿瘤免疫效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4年
肿瘤免疫治疗能够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从而达到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医药抗肿瘤免疫机制是多方面的,β-榄香烯是抗肿瘤代表中药莪术的有效提取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β-榄香烯抗肿瘤免疫效应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进展情况。
沈洪倪菲菲
关键词:Β-榄香烯肿瘤免疫效应
中医方药物质基础研究的名词术语标准化探讨被引量:18
2009年
中药源于我国,也是我国少数几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开发潜力的学科领域之一,以我为主,制定和推广中药国际化标准,发挥其法规效用和自我约束作用,促进中药与国际社会各方面的衔接已迫在眉睫。而名词术语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是中药标准化的前题,因此规范中药术语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以"3个层次多维结构"组分结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中医方药物质基础研究的名词标准化建议。
施峰贾晓斌陈彦
免疫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1年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是多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共同病理基础。有关其发病确切机制众说纷纭,本文对目前研究热门的免疫学说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免疫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何欣顾宁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免疫细胞
基于闭环控制的玻璃材料智能拔罐器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传统拔罐技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服务及康养需求。针对传统拔罐技术难以实时控温、负压效果不理想和罐内情况不便观察等不足,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以玻璃为主体材料并整合智能穴-症分析系统的拔罐设计方案。硬件设备分为上下罐体结构,具有安全性高、密封性能好等特点;罐体通过温度传感器PT100热电偶探头和基于P89C668单片机的气压传感器多模态整合温度压力信息,并通过装置内配备数据处理装置将主要参数自动显示于罐体发光二极管屏幕。基于闭环控制的玻璃材料智能拔罐器为整合多学科资源,改良和优化针灸器械提供具体的实例。
张启民鲁璐符煜昊崔钰琅徐天成
关键词:闭环控制玻璃材料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
利用细胞代谢组学探究TRPA1在胃癌中的影响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TRPA1在胃癌转移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数据库分析TRPA1与胃癌患者生存期相关性;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细胞中TRPA1表达水平;分子对接探究小豆蔻明与TRPA1的结合潜力;长时间细胞动态成像、CCK-8、Transwell评价HC-030031及小豆蔻明对MKN-45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GC-MS研究正常胃上皮细胞与胃癌细胞代谢产物差异。结果TRPA1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期呈明显负相关,胃癌细胞中存在TRPA1异常高表达现象,并对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起促进作用。小豆蔻明作为一种潜在的TRPA1抑制剂,与HC-030031有着相似的药理作用,都能够降低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细胞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天冬酰胺及肌醇相关代谢途径在胃癌细胞与正常胃上皮细胞中存在差异。结论TRPA1可能为胃癌转移过程中的一个标志物。小豆蔻明可能通过与TRPA1结合,抑制TRPA1功能的发挥,起到抑制胃癌转移的作用。
邓蕊余苏云吴媛媛李晓曼陈文星王爱云陆茵
关键词:胃癌肿瘤转移代谢组学GC-MS小豆蔻明
交泰丸与氟西汀在CUMS抑郁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建立了同时测定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交泰丸(含木兰花碱、药根碱、小檗红碱、黄连碱、小檗碱)及氟西汀共6种成分浓度的LC-MS/MS分析。6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等方法学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采用DAS 3.2.2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6种成分体内代谢过程表现均符合非房室模型特征。交泰丸与氟西汀联用后,交泰丸中木兰花碱的AUC_(0-t)、AUC_(0-∞)、C_(max)、C_(av)均显著升高(P<0.05),小檗红碱的药动学变化趋势与木兰花碱相反,其AUC_(0-t)、AUC0-∞、T_(max)、C_(max)、C_(av)均显著下降(P<0.01,P<0.05);药根碱、黄连碱、小檗碱与小檗红碱的药动学变化趋势一致;氟西汀单用或联用的药动学特征无显著变化。结果提示交泰丸与氟西汀联用后抗抑郁药效增强可能与氟西汀影响交泰丸中有效成分的药动学特征有关。
杨欣怡戴国梁陈闪闪李瑶刘美琛李斐然曹阳王一清居文政
关键词:交泰丸氟西汀抑郁药动学
熊果酸醇质体的制备和体外透皮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制备熊果酸醇质体并考察醇质体作为熊果酸经皮给药载体的渗透特性。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熊果酸醇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进行分析;采用TP-3型透皮扩散实验仪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比较熊果酸10%异丙醇溶液、熊果酸醇质体、熊果酸脂质体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结果:此方法制得的醇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5.83±0.86)%,平均粒径为(87.5±7.5)nm,Zata电位为-(38.4±3.6)mV。醇质体12 h的累积透过量为146.49μg.cm-2,12 h的渗透速率为12.17μg.cm-2.h-1。结论:醇质体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可显著促进熊果酸的透皮吸收。
陈彦吴青青张振海周蕾刘璇杜萌贾晓斌
关键词:熊果酸醇质体体外透皮
共9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