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022)
- 作品数:35 被引量:469H指数:12
- 相关作者:周作宇白华周廷勇李庆丰张会杰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能力本位的美国本科学生评估研究
- 2016年
- 受到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美国本科教育顺应社会机构与学生发展的需求,强调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发展上突出能力本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专业评估机构对本科生的学习成果实施全面评估,在评估标准上注重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特质构成。在具体的方法上,采取直接与间接的评估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标准化测量以及等级评定的方法,揭示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 白华
- 关键词:本科教育
- 场域视角下的现代大学课程知识选择的实践逻辑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现代大学课程知识选择活动已发展成为一个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和参与的社会实践场域,且主要在国家层次的大学课程政策、大学层次的课程设计以及课堂层次的教学活动三个层面展开。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凭借其所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质量,在不同层次的场域中占据不同位置,获取不同的参与知识选择活动的权力,由此展开以各自所持资本和权力为基础的知识价值观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通过这种博弈,将隐匿于知识背后的价值显现化、过程化、教育化和经验化,使外在于受教育者的客观知识逐渐演化成为个体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并与个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融为一体,从而完成知识价值增值、减值或保值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揭示了大学课程与教学活动及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本质。
- 李庆丰
- 关键词:大学课程场域知识选择知识价值
- 大学理念:知识论基础及价值选择被引量:21
- 2014年
- 本文从知识论的视角对大学理念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相关思想史的粗略梳理,作者提出大学理念源于哲学生活、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观点,并指出,既往大学理念的讨论对日常生活以及它与其他两种生活的关系有所忽视。文章对客观知识、地方知识、知识与兴趣、个人知识等知识理论进行了讨论,并将知识二重性和大学理念联系起来,认为作为缄默知识存在的大学理念也应予以关注。在提出知识创价社会这个新概念的基础上,作者指出,大学理念应关注大学的行动分裂,应将"创价"作为评价知识行动和整合价值的一个标准,在价值立场上坚持"爱智"的第一原理。
- 周作宇
- 关键词:大学理念知识论
-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教育创新观——访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朱棣文先生被引量:3
- 2012年
- 围绕教育创新问题,在访谈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先生的基础上,文章系统阐释了创新的内涵、影响因素及领导创新的本质。创新就是辩证的否定,创新需要宽容的环境。我国创新乏力的根源是系统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构成这个系统的嵌套。创新要求突破各种限制,使诸要素成为动力而非阻力。创新需要领导力,创新领导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
- 周作宇
- 关键词:教育创新
- 国家语言战略与高等教育国际化被引量:15
- 2013年
- 基于对美国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输入高等教育和其他项目的经验,笔者就国家语言战略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简述与语言相关的教育势能、教育在国家软实力的作用的基础上,从价值观分享、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布局和语言教育技术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强调了国际语言多样性和国际交流多样化的战略意义,尤其是提出高度重视面向第三世界输出教育的战略构想。
- 周作宇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论大学理念主体及其行动策略
- 2012年
- 讨论大学理念需要将理念主体纳入视角。理念主体有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在个体层面,身份不同、角色不同、责任不同,理念主体的权力不同,理念的影响力也有差别。理念的讨论既可以满足认识兴趣,更要指向行动。理念和行动的主体对位最终影响理念价值的实现。
- 周作宇
- 关键词:大学理念
- 知讯时代大学课程知识选择实践逻辑发展与变革趋势探析
- 2012年
- 随着知识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学课程知识选择实践逻辑正逐渐发生改变,知识选择范围和对象已由"教育知识"向"教育资源"转变,知识选择主体越来越呈现出由"教育者选择"向"学习者选择"发展,知识选择价值取向呈现出由"优胜劣汰"的精英价值取向朝"机会均等"的个性发展价值取向发展,知识选择模式则呈现出由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服务"模式向强调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事业"模式发展。
- 李庆丰
- 关键词:实践逻辑
- 高等教育质量与就业竞争力被引量:4
- 2012年
- 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当前,高校办学理念和实践中存在重向上服务、轻向下服务;重管理、轻领导;重单干、轻联盟;重科研、轻教学;重实干、轻宣传的倾向,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办学质量的提高,需要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服务学生;推崇自我领导,强化自主意识;实施联盟战略,增加办学资本;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统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 夏仕武
-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办学质量
-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新进展:质量文化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话题,各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程序和技术开始建立并推广,对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欧洲的研究者提出,质量管理程序和技术最终不能解决质量的改进问题,而只有由下而上地建立高等教育质量文化,使追求和提升质量成为成员的自觉观念和行动,高等教育质量才能持续提升。围绕"质量文化"这一概念,对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近年的质量文化研究进展进行考察,并从这些新进展中捕捉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启示与意义。
- 杜云英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质量文化
- 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两种取向及融合策略被引量:3
- 2012年
- 当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存在两种取向:一种是内部评估,另一种是外部评估。高校需全面认识这两种评估的角色与作用。内部评估是高教质量保障的核心,高校在建设内部质量评估体系时首先需依据自身特色建立内部评估体系,其次要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内部评估体系,还要兼顾专业评估和综合评估。外部评估是高教质量保障的监管,高校必须积极配合、主动利用。首先高校要配合好政府的合格评估,这是不容置疑的义务和责任;其次要利用好社会中介组织的诊断性评估,主动寻求中介评估组织的帮助,以帮助诊断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改进提高的策略。还有,高校对待内外部评估需实现从片面认知到全面认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从各自为阵到互相兼顾的三种转变,才能最终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切实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张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