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5B02-02)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杨连群万建民江玲徐凤文马婧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烟草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水稻
  • 4篇选育
  • 4篇栽培
  • 4篇栽培技术
  • 3篇选育及栽培技...
  • 3篇水稻新品种
  • 3篇克隆
  • 3篇高产
  • 2篇穗期
  • 2篇突变体
  • 2篇粳稻
  • 2篇抗病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2篇高产抗病
  • 2篇抽穗
  • 2篇抽穗期
  • 1篇代换系
  • 1篇单碱基突变
  • 1篇单片段代换系

机构

  • 5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济宁市任城区...

作者

  • 3篇万建民
  • 3篇杨连群
  • 2篇江玲
  • 1篇陈韦韦
  • 1篇姚方印
  • 1篇杨淑珂
  • 1篇张文伟
  • 1篇刘世家
  • 1篇蔚亦沛
  • 1篇徐凤文
  • 1篇侯恒军
  • 1篇杨春艳
  • 1篇王洁
  • 1篇张杰
  • 1篇魏子尧
  • 1篇孔飞
  • 1篇陈新刚
  • 1篇蔡跃
  • 1篇汪鹏
  • 1篇唐小洁

传媒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稻米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稻抽穗期QTL qHD3的精细定位被引量:1
2015年
为鉴定和定位水稻抽穗期基因(QTLs),以受体相同而供体不同的2个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使用单片段代换系之间杂交发展的衍生分离群体(F3和F4),对水稻抽穗期QTL-qHD3展开遗传和精细定位研究。在作图群体中,早抽穗和晚抽穗植株数符合3∶1的分离比,早抽穗表现为显性。应用S1-27和D19随机群体(266和879个单株)将qHD3初步定位于第3染色体短臂SSR标记RM14314和RM569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0.4和2.0-2.2 cM。应用D19分离群体的6680个单株对qHD3进行精细定位,经重组分析,最终将qHD3定位在RM14314和RM14320之间约62.4 kb的染色体区间,该染色体区间共发现7个可表达的基因克隆,其中OsMADS50可能与qHD3等位。该研究结果为qHD3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广贤姚方印侯恒军孙召文周学标
关键词:水稻单片段代换系抽穗期
国审水稻新品种中作稻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年
中作稻3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早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优质,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穗大,千粒重高,适宜在北京、天津、山东东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一季春稻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王洁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选育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圣稻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8
2014年
圣稻18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利用系谱法选育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60 d左右,株高96.5 cm,植株生长清秀,熟色好;直立型穗,每穗总粒数153.4粒,实粒数135.3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5.4 g;稻米品质达国标2级优质稻谷标准,食味品质好;抗条纹叶枯病、稻瘟病。2013年5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适宜在鲁南、鲁西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种植。
朱文银徐凤文姜明松陈峰徐建第朱其松杨连群马加清
关键词: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水稻新品种圣稻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3
2013年
圣稻19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法育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熟期早、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与抗逆性强等特点,2013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陈峰徐建第朱文银姜明松朱其松杨连群马加清
关键词:水稻选育栽培技术
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圣稻2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4年
圣稻20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利用系谱法选育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5 d左右,株高89.7 cm,植株长相清秀,熟色好;穗半直立型,每穗总粒数139.3粒,实粒数123.0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5.8 g;稻米品质达国标2级优质稻谷标准,食味品质好;抗条纹叶枯病、稻瘟病。2014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鲁南、鲁西南麦茬稻区及东营稻区种植。
姜明松蔚亦沛朱文银徐建第陈峰吴修杨连群
关键词: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控制水稻抽穗延迟基因OsSET34的鉴定和图位克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抽穗期是影响水稻种植地区、季节适应性及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受多基因调控,遗传基础复杂。尽管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然有许多未被发掘的控制抽穗期的基因,调控网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方法]本研究通过60Co-γ辐射诱变水稻品种‘南粳35’,获得1个稳定遗传的抽穗期延迟突变体ah(t)。对突变体×野生型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利用突变体ב93-11’F2群体(大于10 000株)进行基因定位。[结果]在南京自然长日照条件下,突变体较野生型迟抽穗50 d,在人工短日照条件下,迟抽穗23 d。遗传分析发现:抽穗延迟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命名为Os SET34。利用定位群体将Os SET34定位在第9染色体长臂物理距离45 kb的分子标记W21和W24之间。利用Gramene和RAP-DB两个网站数据库预测,此区间内分别包含5个和1个开放阅读框(ORF)。通过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突变体在ORF1(含SET domain蛋白)编码区的第8外显子上有3个碱基缺失,从而导致第288位的组氨酸变为天冬酰胺,289位的精氨酸缺失,使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结论]Os SET34基因(SDG724)通过甲基化调控光周期相关基因,进而影响水稻抽穗期。
吴晶晶魏子尧杨春艳王文艳朱星洁刘世家江玲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突变体图位克隆甲基化
水稻籼粳杂种F_1不育性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本文首先就影响亚种间杂种F1不育的主要因素及两个主要基因遗传模式进行总结;然后详细综述了相关育性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克隆等方面研究成果;最后综述了有关克服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两个代表性观点,并提出自己简单的看法。
周起先杨淑珂朱文银陈峰姜明松
关键词:水稻杂种不育性基因克隆
水稻小粒矮秆突变体sgd1(t)的表型分析及基因克隆被引量:2
2016年
在日本晴T-DNA突变体库中筛选得到小粒矮秆突变体sgd1(t),经多代自交稳定遗传。sgd1(t)出现植株矮化、粒型圆小、叶色深绿和颖壳厚实等表型。茎秆及颖壳细胞扫描电镜结果表明,sgd1(t)茎秆细胞不能形成正常细胞列、维管束发育异常;颖壳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但不规则;GA信号转导途径响应正常。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sgd1(t)的矮秆性状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采用图位克隆方法,将sgd1(t)定位于第9染色体短臂Indel标记DF13和DF26之间,物理距离约为230kb。该区间存在已克隆的矮秆基因BC12/GDD1。测序结果显示,sgd1(t)在该基因第4个外显子发生由G到T的单碱基突变,导致第186位保守氨基酸由甘氨酸突变为缬氨酸。
汪鹏蔡跃陈韦韦马婧陈新刚唐小洁尤小满孔飞张杰燕海刚汪国湘江玲张文伟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基因克隆单碱基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