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

作品数:2,507 被引量:17,353H指数:38
相关作者:贾晓斌张振海张苏闽曾莉魏睦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76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65篇医药卫生
  • 11篇化学工程
  • 10篇文化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6篇中医
  • 253篇细胞
  • 135篇疗效
  • 134篇慢性
  • 131篇中药
  • 129篇综合征
  • 120篇糖尿
  • 120篇糖尿病
  • 99篇中医药
  • 83篇护理
  • 80篇蛋白
  • 78篇肿瘤
  • 73篇血清
  • 72篇术后
  • 70篇炎症
  • 64篇结肠
  • 64篇关节
  • 61篇穴位
  • 58篇溃疡
  • 58篇关节炎

机构

  • 1,236篇南京中医药大...
  • 44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33篇南京中医药大...
  • 108篇南京医科大学
  • 92篇江苏省中医药...
  • 76篇南京市中医院
  • 65篇扬州大学
  • 64篇江苏省人民医...
  • 57篇南通大学
  • 55篇无锡市中医医...
  • 49篇常州市中医医...
  • 39篇苏州市中医医...
  • 34篇东南大学
  • 33篇江苏省中西医...
  • 32篇南京大学医学...
  • 32篇江苏省第二中...
  • 27篇南京市中西医...
  • 26篇中国药科大学
  • 25篇江苏大学
  • 25篇苏州市中西医...

作者

  • 39篇贾晓斌
  • 33篇张振海
  • 29篇张苏闽
  • 27篇魏睦新
  • 27篇曾莉
  • 26篇颜帅
  • 25篇陆曙
  • 22篇窦志华
  • 21篇李文林
  • 21篇马勇
  • 20篇柏亚妹
  • 18篇吴勉华
  • 18篇孙娥
  • 18篇谈勇
  • 17篇曾庆琪
  • 15篇王学建
  • 15篇周青
  • 15篇周红光
  • 12篇郭立玮
  • 12篇吴皓

传媒

  • 101篇江苏中医药
  • 91篇南京中医药大...
  • 51篇中国中医急症
  • 51篇辽宁中医药大...
  • 50篇中国实验方剂...
  • 50篇中华中医药杂...
  • 49篇时珍国医国药
  • 47篇中国医药导报
  • 42篇长春中医药大...
  • 38篇吉林中医药
  • 38篇辽宁中医杂志
  • 35篇中国中药杂志
  • 34篇现代中西医结...
  • 34篇河北中医
  • 32篇中医药导报
  • 32篇中华中医药学...
  • 31篇中草药
  • 29篇中成药
  • 29篇中国中医基础...
  • 24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57篇2023
  • 139篇2022
  • 192篇2021
  • 234篇2020
  • 272篇2019
  • 284篇2018
  • 227篇2017
  • 246篇2016
  • 205篇2015
  • 235篇2014
  • 153篇2013
  • 120篇2012
  • 87篇2011
  • 3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2,5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胆汁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胆汁引流方式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肠黏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作OJ模型,1周后随机均分为无引流组(不行胆汁引流术),内引流组(行胆汁内引流术)和外引流组(行胆汁外引流术),引流时间1周。以20只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实验共2周,结束时分别用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血清内毒素水平和小肠黏膜组织闭锁蛋白(occludin)及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并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大鼠造模后出现明显的OJ表现,二次手术后,内引流组大鼠一般情况明显好于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OJ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无引流组与外引流组间内毒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引流组OJ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较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明显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OJ大鼠小肠黏膜组织occludin及ZO-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外引流组两者表达水平降低较无引流组更为明显(均P<0.01);内引流组OJ大鼠的occludin及ZO-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均P<0.01),且基本接近对照组(均P>0.05)。病理学观察显示,无引流组和外引流组OJ大鼠肠黏膜结构破坏,大量或中量炎性细胞浸润,而内引流组OJ大鼠组肠黏膜结构完整,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胆汁内引流对OJ大鼠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胆汁维持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蒋永军张培建骆小江张佳凤
关键词:黄疸阻塞性紧密连接部闭锁蛋白
琼玉膏抗皮肤自然老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琼玉膏抗皮肤自然老化的作用机理。方法:50只18个月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琼玉膏大剂量组(14g/kg)、琼玉膏中剂量组(7g/kg)、琼玉膏小剂量组(3.5g/kg)和维生素E组(2g/kg),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给药4周,测定皮肤组织SOD活性、羟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透明质酸水平,比较皮肤厚度和皮肤血管化程度;测定皮肤组织中VEGF和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琼玉膏可增加大鼠皮肤组织SOD活性、羟脯氨酸和透明质酸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琼玉膏可剂量依赖性增加大鼠皮肤真皮层厚度和血管数目;琼玉膏可剂量依赖性增加大鼠皮肤组织VEGF和BFGF蛋白含量。结论:琼玉膏可增加皮肤组织SOD活性及丙二醛含量而提高皮肤组织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增加VEGF和BFGF蛋白表达而提高皮肤血管化程度,增加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的含量而提高皮肤厚度而具有较好的抗皮肤老化作用。
钱昕妤魏跃钢
关键词:皮肤自然老化琼玉膏
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对重度癌症疼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对重度癌症疼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度癌症疼痛伴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2、4周,两组患者的FPS-R评分、HAMD17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患者的癌痛总缓解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患者各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阿米替林对重度癌症疼痛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张传红
关键词:盐酸吗啡缓释片阿米替林抑郁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不同时点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与全麻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不同时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进行手术且均施行术前麻醉的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法进行麻醉,而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法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分进行描述,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其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产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MMSE评分均最高,术后3 h的MMSE评分均最低,之后又逐渐升高;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MMSE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麻醉方式和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观察组术后3 h及6 h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13.79%和5.17%)均低于对照组(29.31%和1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 d两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法患者术后3 h及6 h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全麻组,说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的影响较低,推荐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毛一帆姜梦露蔡靓羽尹卫娟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老年
妊娠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了解南京城北地区妊娠35~37周孕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产科门诊自愿接受检查的8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孕35~37周取阴道分泌物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BS,并对检测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城北地区妊娠晚期孕妇GBS总感染率为10.4%,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感染率为18.2%,非GDM孕妇感染率为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与GBS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BS阳性组和阴性组新生儿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京城北地区妊娠晚期孕妇GBS感染率居于正常水平。GDM孕妇感染率高于非GDM孕妇。分娩时对GBS感染孕妇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可降低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颜巍赵巧燕王凌云姚文娟
关键词:B族链球菌妊娠晚期妊娠期糖尿病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中医体质学说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运用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学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中的临床运用现状。方法通过查阅近15年来的文献报道,总结、分析中医体质学的发展及其运用于NAFLD的分型及治疗。结果NAFLD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为痰湿、气虚、湿热,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型论治,可有效防治NAFLD。结论中医体质学为NAFLD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万凌峰汪秀琴薛博瑜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体质痰湿湿热气虚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脾脏CD4+CD25+T细胞凋亡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吖)联合白消安诱导建立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IFN-γ腹腔注射联合白消安灌胃诱导建立BALB/c重型AA模型小鼠(联合组),以正常组、IFN—γ组和白消安组(各16只)为对照。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各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的分选纯度及凋亡率,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的蛋白激酶B(Akt)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联合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的凋亡率为(33.21±0.65)%,较正常组[(27.38±1.89)%]、IFN—γ组[(17.62±1.05)%]和白消安组[(21.58±0.64)%]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kt、TGF—D蛋白表达水平分别是0.30±0.05和0.17±0.05,较其他3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联合白消安诱导的重型AA模型小鼠的脾脏Treg细胞存在过度凋亡现象,这可能是AA患者Treg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而Akt和TGF.B的表达水平下调可能在其过度凋亡中起一定作用,相关实验结果可能为AA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陆雯萍林赠华刘红陆伟刘海燕王旭丽
关键词:细胞凋亡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痔病熏洗护理技术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系统化梳理古籍文献中痔病熏洗的相关内容,为临床进一步开展痔病中药熏洗技术规范化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系统整理古籍文献,摘录相关文献原文条目,从熏洗的药物、熏洗器具、熏洗时间、熏洗温度、熏洗方式、熏洗浓度、熏洗法与其他中医护理技术联合应用于痔病、熏洗后的护理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梳理,挖掘古籍文献中痔病熏洗的具体内容,结果发现与现代临床相比:熏洗的用物更为广泛、熏洗的疗程较短、熏洗的温度更侧重于患者的主观感受、将药物烧烟熏痔的熏洗方式现今已不常用、熏洗法与其他中医护理技术联用可以为现代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等等。因而,痔病熏洗护理技术的古今对比,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严姝霞郭超凡葛永盛陈仁寿徐桂华
关键词:痔病中药熏洗中医古籍文献
顾宁教授治疗慢性心衰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经验被引量:4
2016年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阶段。CHF时通过多种机制出现尿酸合成增多及排出减少致血尿酸增高,同时利尿剂是急慢性心衰治疗的基础,长期应用也是引起CHF患者血尿酸升高的原因之一。高尿酸血症(HUA)作为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应积极干预。顾宁教授认为,在治疗CHF合并HUA时应病证兼顾,针对HUA的中医病机"湿浊内蕴",采用自拟"化湿降浊方"降尿酸治疗,在临证运用中疗效确切。
刘风琴顾宁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症中医药
龙砂医家王旭高五运六气学术经验探赜被引量:15
2018年
重视"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是龙砂医学流派的重要学术特色之一,历代龙砂医家有关"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著述颇丰。文章基于《运气证治歌诀》《王旭高临证医案》《环溪草堂医案》,探析龙砂名医王旭高五运六气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得出王旭高注重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提出临证须"明岁气天时""相机从事",主张灵活运用运气学说,认为"执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隘。舍司天以求治,而其失在浮"。
陶国水顾植山陆曙陆曙孔令晶吴波
关键词:五运六气
共25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