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361140370)

作品数:39 被引量:621H指数:11
相关作者:苏群钟甫宁刘华何军纪月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经济管理
  • 9篇社会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农民
  • 6篇农户
  • 5篇农村
  • 5篇农业
  • 5篇劳动力
  • 4篇人口
  • 4篇实证
  • 4篇实证分析
  • 4篇农民工
  • 4篇资本
  • 4篇城乡
  • 3篇社会资本
  • 3篇市场化
  • 3篇收入差距
  • 3篇民工
  • 3篇家庭
  • 3篇风险管理
  • 3篇保险
  • 3篇场化
  • 2篇影响因素

机构

  • 37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江苏省社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江苏理工学院

作者

  • 11篇苏群
  • 8篇钟甫宁
  • 8篇刘华
  • 7篇何军
  • 4篇纪月清
  • 3篇向晶
  • 3篇王琳
  • 3篇吴奇峰
  • 2篇王亚楠
  • 2篇刘亚洲
  • 2篇陈杰
  • 1篇陆五一
  • 1篇李明
  • 1篇宁可
  • 1篇陈奕山
  • 1篇孙雪峰
  • 1篇高蓉
  • 1篇姚玮
  • 1篇徐志刚
  • 1篇程杰

传媒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农业技术经济
  • 2篇人口与经济
  • 2篇劳动经济研究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甘肃农业
  • 1篇农业经济
  • 1篇世界农业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性别偏好”:我们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被引量:4
2015年
性别偏好是影响人口性别比、家庭及社会人口结构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关于性别偏好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更广泛的重视。本文沿着一系列问题的逻辑链条,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重点回答以下问题,即何为性别偏好?性别偏好只是文化观念问题吗?经济发展是否必然弱化性别偏好?性别偏好的根源何在?家庭资源配置上是否存在性别偏好?在此基础上指出尚未解决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刘华姚玮赵禹郴
关键词:性别偏好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经济动机
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培训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自主选课模式下的实证分析
2018年
该文通过对江苏省264户规模种植和养殖大户的问卷调查,实证地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在自主选课模式下参与培训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比于目前普遍实行的固定课程模式,82.08%的农民更倾向于接受自主选课模式的培训,希望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选择对自己有益的课程;农民对自主选课培训模式的支付意愿主要受到家庭年均总收入、务农收入比重和对以往培训的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自主选课模式的试点地区,分对象、分类型开展此模式,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等政策建议,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政策提供了新思路。
刘华吴松王斯怡王琳
关键词:支付意愿影响因素
风险感知、保险认知与养殖户肉鸡保险购买意愿--基于肉鸡主产区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风险管理是现代农业经营中的重要问题,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肉鸡产业面临着多种风险来源的冲击。农业保险作为有效的现代风险管理工具,在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农户家庭收入波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利用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和辽宁5个肉鸡主产区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风险感知与保险认知对养殖户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探讨两者间的交互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尽管66.43%的农户认为肉鸡养殖保险在风险管控中的必要性较强,但86.43%的农户对保险内容的了解程度不高,仅有20.71%的农户具有强烈的保险购买意愿。生产风险感知对养殖户的保险购买意愿有促进作用。保险认知中,农户对保险重要性认知程度对其保险购买意愿有促进作用;农户对保险内容的了解程度对其保险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主要由于当前肉鸡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保险内容与农户需求不匹配,保险理赔效果不佳,对保险内容了解程度越高反而会降低农户的购买意愿。风险感知和保险认知间存在交互影响,即风险感知对农户保险购买意愿的提高效果会随着对保险重要性认知程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对保险内容了解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户的风险管理教育与培训,提高其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完善和优化当前肉鸡保险的内容,使之与农户需求相匹配,并通过更广泛的宣传来提高养殖户对于肉鸡保险的认知,从而增强农户对保险的购买意愿。
王越何军
关键词:风险感知肉鸡产业有序LOGIT模型
基于模糊软集理论的反窃电分析方法被引量:8
2017年
针对用电大客户窃电数据,首先,把大客户用电数据训练集用模糊软集合表格形式进行表示;然后,通过构造软集合对照表方法找出待检验的用电大客户所属类别;最后,实验结果显示模糊软集合方法在大客户窃电数据检测上的精度和准度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王亚楠钟甫宁罗序良
家庭劳动、家庭结构与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基于CHNS的面板数据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利用中国健康和营养(CHNS)调查数据库2009、2011和2015年的数据,采用面板Probit模型和面板OLS回归模型,探讨以儿童照料和家务劳动为主的家庭劳动以及不同家庭结构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决策和市场劳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务劳动和儿童照料会显著抑制女性的劳动参与并减少她们的市场劳动时间;与公婆同住的主干家庭结构会促进女性的劳动参与,但对女性市场劳动时间没有显著影响;丈夫参与市场劳动会激励已婚女性参与市场劳动,但对女性市场劳动时间是负向影响.此外,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力资本因素都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和市场时间产生影响.
苏群李潇常雪
关键词:家务劳动家庭结构
我国居民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CHNS)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传递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以子代受教育年限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与以子代职业类型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投资确实是解释我国居民代际收入传递的重要因素。1991—2011年间,职业因素在代际收入传递过程中扮演着比教育因素更加重要的角色,然而从2004年开始,两者之间的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小。此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会带来其居民代际收入传递机制的不同。要提高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政府需要在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努力保证各个阶层子代拥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陈杰苏群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在市场化推进过程中的作用变化。结果表明: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且社会网络规模越大,影响也越大,相对于务工地没有熟人或朋友帮忙的农民工来说,熟人或朋友在16人以上的感觉到非常幸福的概率要高10%左右;社区信任和社会信任的估计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且社区信任的作用比社会信用的作用更大,其中社区信任者感觉非常幸福的概率比社区不信任者高8.2%;公平感知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认为社会公平的农民工生活非常幸福的概率比认为社会不公者高出16.5%;社会资本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影响并不随市场化的深入而改变。
吴奇峰苏群赵霞
关键词:社会资本主观幸福感农民工市场化
养老金的劳动力市场扭曲被引量:4
2015年
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催生的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劳动力市场造成了严重的扭曲。利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发现,养老金存在两种明显的扭曲效应:一是就业抑制效应,养老金激励使尚处在劳动年龄的人口更早退出劳动力市场,养老金覆盖导致劳动参与率大幅下降,劳动供给时间也有所减少;二是工资抑制效应,养老金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干扰了工资形成机制,倾向于压低市场均衡工资,被养老金覆盖使劳动者的小时工资明显下降。规范养老保险制度能够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矫正劳动力市场扭曲,有助于提高劳动参与率和潜在经济增长率,同时不牺牲甚至提高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养老保险基金平衡也得以改善,一项改革能够获取多重红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消除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效率的扭曲,关键目标是要建立与劳动力市场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程杰
关键词:养老金劳动力市场
市场化改革、要素流动与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变化被引量:25
2017年
本文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大样本农户与行政村数据,对我国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并对其变化从市场化改革和要素流动角度进行了解释。2004-2012年,我国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呈上升趋势。其中,非农收入本身差距在经历了拉大过程后已开始呈现缩小趋势,但其在人均总收入中的比重仍在上升,因此其对人均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虽然缓慢下降,但仍远超农业收入的贡献;农业经营收入对人均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显著低于工资性收入,但农业经营收入自身的差距则呈上升趋势。计量经济分析表明,农村土地流转的上升在减少农户种植业收入的同时,也加大了农户在土地要素配置上的差异,拉大了农户种植业收入的差距;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明显促进农户工资性收入提升,但对农户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影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资本市场的改革对农户财产性收入增长和非农经营收入增长影响显著,但扩大了财产性收入差距。
徐志刚宁可朱哲毅李明
关键词: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分解
农村人口转移、工业化和城镇化被引量:29
2018年
随着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务工,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开始凸显,依赖农村人口自身重力推动的城乡人口迁移速度开始放缓,同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自动化智能化的突飞猛进,工业进一步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旺盛,劳动力城乡转移的需求速度似乎也将大幅度降低。然而,城乡收入比仍然保持在3的水平,城乡劳动力和人口转移的基本动力仍然强劲。因此,正确认识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乡人口迁移趋势有助于制定必要的政策、推进人口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向晶钟甫宁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工业化城镇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