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505146)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高心钟丞何钟勤孙晓宇薛莹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杭州市口腔医院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损
  • 2篇骨缺损
  • 1篇引导性骨再生
  • 1篇兔颅骨缺损
  • 1篇牛骨
  • 1篇牛骨粉
  • 1篇缺损修复
  • 1篇煅烧
  • 1篇煅烧骨
  • 1篇理化特性
  • 1篇颅骨
  • 1篇颅骨缺损
  • 1篇骨粉
  • 1篇骨缺损修复
  • 1篇骨缺损修复材...
  • 1篇骨再生
  • 1篇BIO-OS...
  • 1篇成骨
  • 1篇成骨作用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口腔...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吉化...
  • 1篇吉林省第四人...
  • 1篇杭州市口腔医...

作者

  • 3篇高心
  • 2篇何钟勤
  • 2篇钟丞
  • 1篇李倪娜
  • 1篇张志民
  • 1篇王志刚
  • 1篇王成坤
  • 1篇欧阳喈
  • 1篇刘晓红
  • 1篇田小华
  • 1篇薛莹
  • 1篇孙晓宇

传媒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2007年第...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骨缺损修复材料煅烧牛骨粉的理化特性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获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的骨修复材料——煅烧骨粉并探讨其理化特性,为骨缺损修复寻找理想支架。方法:以牛骨为材料,通过煅烧彻底去除其有机成分(相应的抗原性和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保留其与人体骨基本一致的无机成分和天然的三维交通结构,经前期处理后煅烧至850℃的牛骨制成颗粒状,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电镜及光电子能谱检测煅烧骨理化特征及化学成分。结果:X-射线(粉末)衍射显示煅烧后牛骨粉的成分为羟基磷灰石(HAP),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光谱法检测煅烧骨未检出氮元素,表明无蛋白、无有机成分;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清晰的天然骨的骨小梁、小梁间隙及骨内管腔系统;孔隙大小为200~850μm,平均孔隙率为(84.9±0.6)%。结论:高温煅烧后的牛骨粉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灰石,与骨组织有亲合力,具有三维交通孔隙结构,基本符合骨缺损修复理想支架的要求。
高心何钟勤王成坤张志民王志刚钟丞欧阳喈
煅烧牛骨粉的研制
目的:利用煅烧的牛骨粉代替Bio-Oss,以此治疗根尖周病和牙周病。方法:自制煅烧牛骨粉,并进行各项物理性能测定。结果:本实验研制的煅烧牛骨粉,通过800℃高温的煅烧,完全去除有机成分,消除抗原性;通过其物理性能的测定,...
高心
关键词:煅烧牛骨粉BIO-OSS
文献传递
煅烧骨颗粒大小对兔颅骨缺损引导成骨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煅烧骨颗粒大小对兔颅骨缺损引导成骨作用,阐明煅烧骨颗粒大小对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将煅烧骨颗粒按直径大小分为4组,小颗粒组(0.1~0.3mm)、中颗粒组(0.3~0.6mm)、大颗粒组(0.6~0.9mm)和混合颗粒组(0.1~0.9mm),分别植于兔颅骨缺损中,于术后3、6、8和12周取材,采用改良的Gomori特殊染色,观察大体和组织学改变,并测定新骨形成积分光密度(A)值。结果:改良的Gomori染色病理切片,各组均见大量的毛细血管长入以及不同程度的新骨单位生长,小颗粒组和混合颗粒组在第12周均见骨小梁排列的成熟骨痂,各组A值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小颗粒组、混合颗粒组各时间点的A值均大于中颗粒组和大颗粒组(P<0.05);同时第3、6周小颗粒组A值高于混合颗粒组(P<0.05),第9、12周则低于混合颗粒组(P<0.05)。结论:不同大小颗粒煅烧骨均有成骨作用;小颗粒组和混合颗粒组成骨效果优于中等颗粒组,但混合颗粒组在修复后期表现为更强的成骨作用,提示煅烧骨颗粒大小可以作为筛选和构建仿生骨支架材料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何钟勤高心田小华钟丞薛莹李倪娜王志刚刘晓红孙晓宇
关键词:煅烧骨成骨颅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