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K1003009-61) 作品数:23 被引量:209 H指数:9 相关作者: 闫文德 郑威 梁小翠 王光军 田大伦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国家林业局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更多>> 发文基金: 长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湖南省科技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施氮对亚热带樟树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3年 人类活动引起全球范围内大气氮沉降量的升高,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氮输入,从而影响土壤CO2排放。为揭示生态系统氮输入升高对土壤呼吸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对亚热带樟树林(Cinnamomum camphora)进行模拟氮添加试验,每月上、下旬采用红外分析法测定4种氮输入水平(CK,0 g m-2a-1;低氮LN,5 g m-2 a-1;中氮MN,15 g m-2 a-1;高氮HN,30 g m-2a-1)下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1)樟树林土壤呼吸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氮添加处理显著抑制了樟树林的土壤呼吸,LN、MN、HN处理土壤呼吸年累积量分别较对照CK下降37.66%、30.62%、38.95%,各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对土壤呼吸的抑制作用随时间推移而减弱;(2)氮添加不影响土壤呼吸昼夜波动特征,但显著抑制土壤呼吸速率;(3)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间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关系,与土壤湿度相关性不显著,CK、LN处理Q10相近,MN处理最小:(4)氮添加处理促进了土壤中氮的淋失,且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增大。 郑威 闫文德 王光军 梁小翠 张徐源关键词:亚热带 土壤呼吸 贵阳市区灌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及碳储量 被引量:13 2015年 采用直接收获法和实测数据,以贵州省贵阳市区天然灌木林内木本和草本植物、凋落物及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灌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含量及碳储量。结果表明:灌木林植被层生物量为23.16 t/hm2,其中木本植物层生物量为12.46 t/hm2;草本植物层为3.74 t/hm2;凋落物层为6.96 t/hm2,分别占植被层生物量的53.08%、16.15%、30.05%。木本植物25种的碳含量范围为445.91—603.46 g/kg;草本植物6种的碳含量为408.48—523.04 g/kg;凋落物层碳含量为341.01—392.81 g/kg;土壤层碳含量为5.73—26.68 g/kg。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88.34 t/hm2,其中植被层为8.10 t/hm2;凋落物层为2.56 t/hm2;土壤层为77.68 t/hm2,分别占系统总碳储量的9.17%、2.89%、87.94%。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土壤层>植被层>凋落物层。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城市估算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宁晨 闫文德 宁晓波 梁小翠 王新凯关键词:喀斯特地区 生物量 碳含量 碳储量 氮添加对樟树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人工氮添加试验,研究樟树林生长对不同氮添加水平(CK,0 g.m-2a-1;低氮LN,5 g.m-2a-1;中氮MN,15 g.m-2a-1;高氮HN,30 g.m-2a-1)的响应。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促进了樟树林的胸径生长,LN、MN和HN处理的胸径生长率分别高出CK处理5.29%、4.82%和14.10%。氮添加对树高生长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随着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其对树高生长率的促进作用有微弱增加,LN、MN和HN处理林分胸径生长率分别高出CK处理,7.69%、8.23%和10.66%。施氮处理能明显促进低径阶林木的生长率,但对于中径阶林木起抑制作用。施氮处理增加了土壤中有效氮含量,LN、MN和HN处理土壤中总有效氮含量分别高出对照8.47%、31.60%和28.13%。 郑威 闫文德 梁小翠 张超 赵亮生关键词:生长率 樟树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氮矿化季节动态特征 被引量:8 2011年 2009年7月至2010年4月,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用树脂芯原位测定马尾松和樟树林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及矿化速率。结果表明:樟树和马尾松林分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动态,不同月份间差异显著;2种林分铵态氮的季节变化趋势均为7月>10月>1月>4月,马尾松林土壤中铵态氮含量要高于樟树林(10月份除外);2种林分硝态氮的季节变化趋势均为10月>7月>1月>4月,马尾松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樟树林;在各月份,樟树与马尾松林2种林分之间的土壤中净氮化量、净铵化量、净硝化量差异均显著,但两者拥有相同的季节变化趋势,1月>4月>10月>7月。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过程。 段伟 郑威 闫文德 梁小翠 李树战关键词:马尾松 氮矿化 栾树幼苗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富集及再分配 被引量:2 2011年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CK)、低(L1)、中(L2)、高(L3)不同污染浓度土壤,研究栾树幼苗PAHs的吸收累积情况及在其体内的再分配。结果如下:栾树幼苗可以吸收积累土壤中的PAHs。随土壤中PAHs浓度的增大,其体内的PAHs总含量及根、干、叶中的PAHs均呈递增趋势,L1、L2、L3处理组根、干、叶中PAH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栾树叶中PAHs占体内PAHs总量的比例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根中PAHs占总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干中PAHs含量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郑威 闫文德 梁小翠 朱凡关键词:土壤 多环芳烃 氮添加对樟树林和湿地松林树干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人类活动造成了陆地生态系统氮输入的迅速增长,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为揭示树干呼吸对高氮背景输入的响应,试验采用人工氮添加方法,研究不同氮输入条件(CK,0 g m-2a-1;低氮LN,5 g m-2a-1;中氮MN,15 g m-2a-1;高氮HN,30 g m-2a-1)下亚热带樟树林、湿地松林的树干呼吸。结果表明:施氮会抑制樟树、湿地松林的树干呼吸,抑制作用大体表现为随施氮浓度增大而增强,但组间差异不显著;2种林分中的树干呼吸与土壤有效氮含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关系。 郑威 闫文德 梁小翠 张超 赵亮生关键词:湿地松 树干呼吸 樟树对土壤中PAHs的修复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利用柴油设置2 g·kg-1(L1),10 g·kg-1(L2)和50 g·kg-1(L3)模拟PAHs浓度梯度,对盆栽的1年生樟树幼苗对PAHs的修复机制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PAHs污染(L1、L2、L3)水平下,樟树幼苗土壤中PAHs的去除率分别为85.86%、91.95%、80.80%,均高于无植物处理。(2)PAHs在樟树不同器官中的积累浓度不同。中、低浓度污染处理水平(L2、L1)下,樟树各器官对PAHs的积累作用均表现为:叶>根>干;高浓度污染处理水平(L3)下则表现为根>叶>干。不同污染处理(L1、L2、L3)水平下,樟树吸收累积作用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贡献率分别为64.26%、22.81%、11.39%。(3)随着PAHs污染浓度的增大,樟树不同部位生物浓缩系数逐渐减小。叶和根是樟树富集PAHs的主要部位。(4)5cm土壤温度和多酚氧化酶是影响樟树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关键因子,真菌、放线菌数量和磷酸酶活性可以作为土壤PAHs污染评价的生物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城市PAHs污染修复优良绿化树种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梁小翠 闫文德 田大伦 朱凡 王光军 郑威关键词:植物修复 多环芳烃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土壤温度 连栽14年生杉木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2011年 用空间一致和时间连续的定位研究法,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对实验基地连栽14年生杉木林的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第1代同龄杉木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连栽14年生杉木林的林木单株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分别为42.07kg、97.18t.hm-2和6.95t.hm-2a-1,各器官的分配规律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林下植被层生物量为1 318.14kg.hm-2,其中灌木层生物量为475.53kg.hm-2,草本层为842.61kg.hm-2,并在组成与分布上呈现出不均匀状态;林地上的死地被层生物量为6 192.73kg.hm-2,其中未分解层大部分向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转移。生态系统中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为:杉木层97.18t.hm-2,占92.83%;灌木层0.48t.hm-2,占0.46%;草本层0.84t.hm-2,占0.80%,死地被物层6.19t.hm-2,占5.91%;2代连栽的14年生杉木林生物量和生产力比较,第1代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分别为104.45t.hm-2、7.47t.hm-2a-1,比第2代高7.27t.hm-2、0.52t.hm-2a-1,表明第2代杉木林生物量和生产力均下降6.96%。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杉木连栽对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明显,可为杉木林长期生产力的研究及杉木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杨超 田大伦 康文星 项文化 闫文德 方晰 梁小翠关键词:杉木林 连栽 生态系统 生物量 不同浓度PAHs对4种绿化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盆栽试验对樟树、栾树、广玉兰、马褂木4种绿化树种进行不同浓度的PAHs污染处理,研究在不同污染浓度处理下,不同浓度PAHs处理对4种树种的光合特性(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胞间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AHs污染处理下,4个树种的光合日进程均受到影响。污染处理组栾树、樟树、马褂木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VCond的日变化曲线呈现单峰曲线,而对照组为双峰曲线,污染处理改变了3个树种的午休机制。栾树和马褂木在低、中、高污染下的VCond值均要大于对照,马褂木的VCond值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樟树和广玉兰的VCond在中浓度时最大且大于对照,高浓度污染下VCond最小且小于对照。栾树污染处理下的Ci高于无污染对照,而污染下樟树和广玉兰的Ci则小于对照,马褂木仅在高浓度污染下Ci大于对照组。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利用植物修复PAHs污染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李忠文 闫文德 郑威 梁小翠关键词:气孔导度 胞间CO2浓度 栾树 广玉兰 马褂木 改变碳源输入对针阔叶混交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2年 为了解不同碳输入对混交林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采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对马尾松+樟树混交林不同处理(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根、去根添加凋落物、去根去除凋落物)下的土壤氮矿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土壤累计净氮矿化量为添加凋落物(12.10 mg/kg)>去根添加凋落物(6.03 mg/kg)>去根(0.96 mg/kg)>去除凋落物(-0.46 mg/kg)>去根去除凋落(-0.63 mg/kg);NH4+-N、NO3--N含量在培养前后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培养后,NH4+-N含量在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根、去根去除凋落物4种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之间NO3--N含量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揭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李茂金 闫文德 李树战 赵大勇 多祎帆关键词:针阔叶混交林 凋落物 氮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