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6035)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许昆明司靖宇胡融刚邹文彬张丽平更多>>
-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合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金属学及工艺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微电极技术在沉积物化学原位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6年
- 微电极技术在测量不稳定沉积物化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综合论述了目前实际应用于定量沉积物化学的三大电化学类型的微电极,覆盖了pH微电极、pCO2微电极、硫化物微电极、溶解氧膜微电极、汞金伏安微电极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和应用文献。特别介绍了实验室制作氧化铱pH微电极的方法和性能,描述了制作汞金伏安微电极的详细步骤及其在测量沉积物氧化还原化学成分的具体实验装置和技术方法,认为微电极技术的引入对深化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许昆明胡融刚
- 关键词:微电极沉积物溶解氧PH
- 南海越南上升流区沉积物中溶解氧、锰和铁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7
- 2010年
- 2007年夏季航次对南海越南上升流区的三个站位进行现场采样,利用微电极技术测定了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溶解氧(DO溶解氧分子)、锰(Mn2+)、铁(Fe2+)的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估算了DO的通量、消耗速率和有机碳的消耗速率。在沉积物间隙水中DO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渗透深度为9—48mm。在沉积物深处还检测到Mn2+和Fe2+。采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含量和总氮(TN)含量,三个站位沉积物中的TOC含量为0.7%—1.03%,TN含量为0.052%—0.10%,C/N为10.5—16.0。从C/N可以看出,该研究区域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有部分来源于陆源输入,其中一个站位位于湄公河冲淡水区域,其C/N最大。从氧化还原电位来看,三个站位的沉积环境都属于还原性环境。此研究首次测量了南海越南上升流区沉积物的氧化还原化学成分,对于认识该海区海底生物地球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 许昆明邹文彬司靖宇
- 关键词:沉积物铁锰有机碳溶解氧
- 海洋生物膜的形成及其对金属腐蚀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为了揭示海洋生物膜形成对金属腐蚀的影响,描述了在不锈铜上形成的海水生物膜,制备了伏安微电极,并测量生物膜中氧化还原化学成分如溶解氧、过氧化氢、锰和硫在不同位置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生物膜中存在溶解氧的垂直浓度梯度。在溶解氧浓度小于10μmol/L 条件下,生物膜中的某些位置出现过氧化氢和锰离子,在无氧条件下,生物膜中有硫化物出现,这些化学成分表明生物膜中确实有锰氧化还原菌或者硫酸盐还原菌的活动迹象。生物膜在固体表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浓差电池或者生物极化作用的存在意味着生物膜的形成可能加速金属基体表面的局部腐蚀过程。
- 许昆明
- 关键词:生物膜微电极溶解氧金属腐蚀
- 适用于测量沉积物pH的金属氧化物微电极被引量:4
- 2009年
- 用改进的高温熔融碳酸盐法制备了铱和钨氧化物pH微电极,表征了金属氧化物电极的各项性能.所制备电极对pH有较好的线性响应,斜率在40-60mV/pH,接近理想能斯特响应.实验表明,铱氧化物微电极在长时间工作稳定性方面优于钨氧化物微电极,90%响应时间为5s.铱氧化物微电极受盐度和氧气浓度影响很小,且经Nation修饰后不受沉积物间隙水中还原性S。一的影响.把铱氧化物微电极应用于测量厦门西海域和九龙江河1:3的沉积物pH垂直剖面,发现pH在沉积物有氧和无氧深度界面(4~5mm)达到最小,20mm以深趋于稳定,符合沉积物生物地球化学规律.
- 许昆明张丽平
-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电极沉积物铱钨
- 适用于海洋沉积物间隙水中氧、锰(Ⅱ)、铁(Ⅱ)、硫分析的金汞齐微电极被引量:9
- 2007年
- 用电化学方法在金微电极的基础上制成金汞齐微电极。研究了电极预处理方法、电镀以及强极化金汞齐微电极的条件、电极的校正方法以及实际测量电化学参数的选择等。采用三电极体系和方波伏安法,金汞齐微电极(vs.SCE)从-0.10~-1.75V电势范围内可同时测定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溶解氧、Mn2+、Fe2+和S2-等氧化还原物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金汞齐微电极对溶解氧、Mn2+、Fe2+和S2-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分别为0.16nA/(μmol/L)、6μmol/L,0.35nA/(μmol/L)、3μmol/L,0.22nA/(μmol/L)、5μmol/L和34nA/(μmol/L)、0.03μmol/L。在连续测定15个沉积物样品后,重新校正电极,测量相对误差<3%。
- 许昆明司靖宇
- 关键词:微电极方波伏安法沉积物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