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

作品数:804 被引量:4,344H指数:24
相关作者:张世明马正良陈宝安顾小萍徐运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0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79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13篇理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5篇细胞
  • 62篇手术
  • 56篇动脉
  • 50篇基因
  • 47篇综合征
  • 44篇血管
  • 42篇肿瘤
  • 37篇蛋白
  • 37篇动脉瘤
  • 29篇术后
  • 25篇抑郁
  • 25篇色谱
  • 25篇缺血
  • 25篇卒中
  • 25篇免疫
  • 24篇淋巴
  • 21篇病毒
  • 20篇外科
  • 20篇慢性
  • 18篇抑郁症

机构

  • 160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3篇南京大学医学...
  • 118篇江苏省人民医...
  • 117篇东南大学
  • 89篇苏州大学
  • 83篇江苏省疾病预...
  • 49篇南京医科大学...
  • 43篇南京军区南京...
  • 34篇南京大学
  • 20篇南通大学
  • 18篇苏州大学附属...
  • 17篇江苏省中医院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江苏大学
  • 8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苏州市立医院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江苏省肿瘤医...
  • 6篇泰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2篇张世明
  • 42篇马正良
  • 40篇陈宝安
  • 39篇顾小萍
  • 29篇徐运
  • 24篇王中
  • 23篇周幽心
  • 21篇周岱
  • 19篇崔岗
  • 18篇虞正权
  • 18篇李向东
  • 18篇姚志剑
  • 17篇吉文亮
  • 17篇胡娅莉
  • 15篇卢青
  • 14篇鲍倡俊
  • 14篇刘华良
  • 14篇李军
  • 13篇韩亚萍
  • 13篇盛梅笑

传媒

  • 28篇江苏医药
  • 28篇南京医科大学...
  • 27篇江苏预防医学
  • 23篇医学研究生学...
  • 22篇中华行为医学...
  • 20篇中华神经外科...
  • 19篇中国实验血液...
  • 19篇国际麻醉学与...
  • 15篇临床精神医学...
  • 15篇国际脑血管病...
  • 14篇中国临床神经...
  • 14篇中华男科学杂...
  • 12篇中华麻醉学杂...
  • 1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1篇口腔医学
  • 1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1篇中华重症医学...
  • 9篇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

  • 25篇2023
  • 36篇2022
  • 66篇2021
  • 62篇2020
  • 89篇2019
  • 72篇2018
  • 54篇2017
  • 26篇2016
  • 52篇2015
  • 56篇2014
  • 47篇2013
  • 36篇2012
  • 29篇2011
  • 36篇2010
  • 23篇2009
  • 23篇2008
  • 23篇2007
  • 30篇2006
  • 16篇2005
  • 6篇2004
8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3例小脑桥脑角脑膜瘤诊疗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小脑桥脑角(CPA)脑膜瘤的诊断和显微手术切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CPA脑膜瘤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T和MRI是CPA脑膜瘤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是需要与听神经鞘瘤鉴别。43例均在全麻下经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SimpsonⅠ级切除16例,SimpsonⅡ级切除18例,SimpsonⅢ级切除9例。32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19例恢复良好,9例基本同术前,2例偏瘫,2例植物生存。32例中2例肿瘤复发。结论头颅CT、MRI是CPA脑膜瘤的主要诊断依据。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CPA脑膜瘤的首选方法;术中运用神经内镜、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提高患者治愈率。
葛志强张世明王中周幽心虞正权崔岗李向东刘建刚
关键词:脑膜瘤小脑桥脑角显微手术面神经听神经
纳米相陶瓷支架与人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研究了 2种新型多孔纳米陶瓷支架材料 (hydroxyapatite,HA和tricalciumphosphate,TCP)的生物相容性 .从人 4月龄胚胎骨膜组织中分离培养出骨膜来源的成骨细胞 (periosteal derivedosteoblast,POB) ,采用人胚骨膜成骨细胞与 2种陶瓷支架的体外复合培养 ,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及生理功能表达情况 .发现人POB在HA和TCP表面生长繁殖良好 ,并发挥成骨功能 .材料对细胞的增殖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p<0 0 5 ) .实验表明 :2种新型多孔陶瓷支架材料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章庆国赵士芳郭宗科董寅生林萍华浦跃朴
关键词:人成骨细胞生物陶瓷材料生物相容性
2011-2020年南京市流感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南京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趋势,了解近年来南京地区流感的流行规律和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2011-2020年南京市3家哨点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流感病例样本进行检测并分型。用Excel2007进行病例资料整理,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1-2020年共收检疑似流感病例28847例,其中核酸阳性例数3941例,阳性率为13.66%,阳性样本中A型流感2466份,以H3N2亚型为主,占A型流感总阳性数的65.17%(1607/2466),其次为新甲H1N1亚型(34.27%);B型流感1442份。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阳性数的57.42%(2263/3941)。患者以0~14岁人群为主,占总阳性数的42.78%,不同年龄组人群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493,P<0.05);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1-2020年南京市流感以新甲H1N1、H3N2亚型和B型为主要优势毒株。应加强对各年龄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并加大对学校等人群聚集处的防控管理力度。
董晓庆何敏王雅倩石利民祁贤杜雪飞
关键词:流感流行病学
江苏省2005—201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和聚集性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2005—2018年江苏省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JE)流行病学特征、聚集性以及JE发生与三带喙库蚊季节消长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JE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聚集性和相关性分析描述江苏省2005—2018年JE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风险地区。结果江苏省2005—2018年共报告本地JE病例495例,年均发病率为0.045/10万,JE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16.11,P<0.01)。1~14岁儿童是高危人群。JE发生具明显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在7月7日—9月7日〔相对危险度(RR)=86.48,LLR=726.97,P<0.01)〕。苏南地区发病高峰为7月,苏北地区发病高峰为8月。单纯空间扫描分析结果显示,JE病例存在聚集性,聚集区主要分布在苏北的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和苏南的苏州市。2008—2018年江苏省JE月平均发病数与延后1个月的牲畜棚三带喙库蚊月平均密度呈统计学相关(r=0.79,P<0.01)。结论江苏省JE发生与三带喙库蚊季节消长密切相关,在做好15岁以下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基础上,JE高发地区应加强三带喙库蚊密度、带毒率监测和宿主感染率监测,三带喙库蚊季节高峰前采取有效防蚊灭蚊措施,减少JE病例的发生。
张育富杨维芳褚宏亮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聚集性三带喙库蚊
汉防己甲素辅助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辅助治疗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M3除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6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M3除外)患者58例,根据患者是否服用受试药物分为汉防己甲素辅助标准化疗方案组(治疗组,17例)和标准化疗方案组(对照组,41例)。治疗组于化疗前5天加用汉防己甲素,每天4 mg/kg,连续口服5 d后立即化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治疗组中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未缓解(NR)分别为5、3和9例,总有效(CR+PR)率为47.06 %(8/17);对照组中CR、PR、NR分别为14、10和17例,总有效率为58.54 %(24/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424)。两组不同性别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程为6~11个月时,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两组间治疗前后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临床安全性指标(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汉防己甲素对病程较短的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M3除外)辅助化疗效果更佳。在化疗时加用汉防己甲素的临床疗效尚不能认为优于单纯化疗。
李甲顾伟英丁邦和钱军何斌赵利东吴雪马晓燕程坚王飞陈宝安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复发难治汉防己甲素
生物电化学在检测恶性血液性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血液性疾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护理。这类恶性血液性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威胁已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在对恶性血液性疾病的现有治疗手段中,低检出率和高复发率是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如果能提高恶性血液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和检出率,则将能极大地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因此,针对恶性血液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针对肿瘤细胞和血液检测的生物电化学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由于许多肿瘤细胞表面蛋白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数量和状态的变化以及各种电生理活动的变化,往往表明机体内有一些潜在的疾病。每个肿瘤细胞具有特定的内或外的生物标志物,以区别于正常细胞系,因此可以通过生物电化学技术检测它们的生物标志物。这为生物电化学检测肿瘤细胞活性、诊疗疾病和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极大的理论和实验支持。近几年来,随着生物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探针和电极技术、芯片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细胞的生物电化学研究,特别是针对血液和细胞的检测和耐药性区分的发展。本文列举了几种重要的生物电化学技术的发展情况,重点评述了其在血液学领域里的研究进展,并以此为基础展望了其研究前景。
王玉洁陈宝安
关键词:电化学检测
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HBV cccDNA的定量检测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建立一种肝活检组织中 HBV 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待检肝组织标本共21份,来源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手术患者,包括19份慢性 HBV 感染,其中 HBeAg(+)标本10份,HBeAg(-)标本9份,4份非 HBV 感染为阴性对照组,取 HBV DNA 阳性的患者外周血作为 rcDNA 组。检测方法的主要步骤为肝组织经蛋白酶 K 和细胞裂解缓冲液消化后,用液相抽提法提取核酸,将提取的核酸溶液分为2等份。1份用特异性降解单链 DNA 的核酸酶加以消化,纯化后使用跨缺口引物和 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 分析;另1等份则用以-定量检测肝细胞看家基因(β-Globin)作为样本细胞参数。检测结果的特异性主要通过 PCR 反应产物的序列分析及 rcDNA 组结果的对照进行证实,HBeAg(+)组和 HBeAg(-)组 cccDNA 水平的差异通过两样本 t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PCR 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显示扩增产物的碱基数为350 bp左右,DNA 测序分析提示产物与目的片段的序列符合率为99%以上,且以 rcDNA 为对照的结果均为阴性,排除最有可能造成假阳性的 rcDNA 对结果的干扰。本方法对10 mg HBeAg(+)肝组织标本的cccDNA 的检测阳性率为100%。血清 HBeAg(+)的肝组织样本的平均 HBV cccDNA 水平高于HBeAb(+)的肝组织标本(P<0.05)。结论通过上述三种途径证实了本文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应用 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和β-Globin 作为样本细胞参数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检测肝细胞内 HBV cccDN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且成本较低的特点。
李军宋培新韩亚萍刘婷黄祖瑚
关键词:乙型DNA
腔镜食管胃结合部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被引量:5
2019年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发病人数不断增多,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项目中的数据[1]发现,美国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发病率在近35年中增长近2.5倍,约为2/10万。在东亚地区,根据日本食管协会及日本胃癌学会的数据[2],从2001至2009年,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发病率在持续增加。
汪未知吕嘉伦徐泽宽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癌EPIDEMIOLOGY消化道发病人数
MAGE-A3抗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治疗小鼠乳腺癌移植瘤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基因A3(MAGE-A3)抗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DCs),在乳腺癌动物模型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AGE-A3抗原肽负载树突状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乳腺癌的小鼠模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抗原负载的DCs治疗组的生存率(100%)、抑瘤率(76·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转移率(22·2%)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的小鼠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结论MAGE-A3抗原肽负载DCs疫苗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甄林林马全朱旬王萱仪武正炎
关键词:乳腺癌树突状细胞
藤黄酸对SKM-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3年
本研究探讨藤黄酸(GA)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SKM-1生长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及其机制。采用MTT比色法检测GA对SKM-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RT-PCR检测SKM-1细胞bax mRNA和bcl-2 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GA能明显抑制SKM-1细胞增殖,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48 h的IC50值为0.37μg/ml;GA诱导SKM-1细胞凋亡,具有浓度依赖性,诱导SKM-1阻滞在G0/G1期;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特征;GA可明显下调SKM-1细胞bcl-2mRNA表达和上调bax mRNA表达。结论:GA能诱导SKM-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G0/G1期阻滞及bcl-2/bax比率下调有关。
孙耘玉王淑君陈宝安夏国华丁家华高冲宋慧慧郭青龙张海伟李春蕊周剑锋
关键词:MDS藤黄酸凋亡
共8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