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922007)

作品数:15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宋瑛林杨俊义李中国刘南春易传祥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10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相位物体
  • 5篇光学
  • 2篇原子
  • 2篇偏磁
  • 2篇激发态
  • 2篇光学非线性
  • 2篇非线性
  • 2篇非线性光学
  • 2篇MONTE-...
  • 1篇信息安全
  • 1篇信息隐藏
  • 1篇原子光学
  • 1篇载流导线
  • 1篇折射率
  • 1篇三阶非线性
  • 1篇三阶非线性极...
  • 1篇三阶光学非线...
  • 1篇扫描测量
  • 1篇声纳
  • 1篇声纳系统

机构

  • 9篇苏州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6篇宋瑛林
  • 4篇杨俊义
  • 3篇刘南春
  • 3篇李中国
  • 2篇聂仲泉
  • 2篇吴明眼
  • 2篇沈星茂
  • 2篇易传祥
  • 1篇张磊
  • 1篇王哲
  • 1篇史敏
  • 1篇熊仕勇
  • 1篇苑隆寅
  • 1篇刘大军
  • 1篇王江涛
  • 1篇耿元芳
  • 1篇刘玲慧
  • 1篇方宇
  • 1篇李欣
  • 1篇葛剑锋

传媒

  • 4篇红外与激光工...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Chines...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信息技术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T-PO技术测量材料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被引量:2
2011年
含相位物体的透过率测量(T-PO)技术是一种新型测量材料光学非线性的技术,该技术需要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繁琐的数值模拟才能获得材料的光学非线性系数。在T-PO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双T-PO技术的研究。双T-PO是在原T-PO光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T-PO参考光路。分别在测量光路和参考光路的焦平面处放置待测样品和标准样品,并使两个光路焦平面处的光强相等,通过对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归一化的非线性透过率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到待测样品的非线性折射率。双T-PO技术除了具有无需样品移动、单脉冲测量等优点外,还避免了复杂的数值模拟。
杨俊义方宇宋瑛林
关键词:相位物体非线性折射率
#形载流导线外加偏磁场可控原子磁囚禁
2011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形载流导线外加偏磁场作用来实现中性冷原子磁囚禁的方案.通过对空间磁场的计算,发现改变外加偏磁场的大小与方向,可将磁阱由一个分裂为两个或四个,反之亦然.文中采用经典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冷原子团分裂的动力学过程,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双样品或四样品磁光囚禁(MOT)和中性冷原子的碰撞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明眼刘南春
关键词:磁阱MONTE-CARLO模拟
Excited state refraction of C_(70)/toluene studied by using 4f coherent imaging system with phase object被引量:1
2011年
Dynamic nonlinearities of C 70 /toluene solution are measured and analysed by an improved picosecond time-resolved pump-probe system based on a nonlinear imaging technique with phase object.The photophysica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by the five-level model,which is adopted to interpret the experimental data.The change of refraction index per unit density of the excited state obtained by a numerically simulation is a critical factor to determine the nonlinear behaviour of C 70 in picosecond time regime.
刘南春石光杨俊义宋瑛林
关键词:激发态相位物体
高灵敏度表面光学非线性测量法被引量:1
2013年
提出了一种测量非透明材料表面光学非线性的新方法:挡板反射4F测量法。该方法在反射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的基础上,在4F系统的像平面放置一个与系统入射面光阑相匹配的不透明挡板,通过测量不同情况下的反射率,实现对材料光学非线性的测量。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入射角对测量灵敏度的影响。该方法具有单脉冲测量,可同时得到材料的非线性吸收与折射系数等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挡板反射4F测量法的灵敏度比反射Z扫描方法高2个数量级。
史敏杨俊义李中国聂仲泉宋瑛林
含相位物体的光学非线性测量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光学非线性的研究离不开对材料光学非线性系数的测量,快捷可靠的测量技术一直是非线性光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中相位物体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简述了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然后重点介绍了含相位物体的非线性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反射4f探测技术、含相位物体透过率的测量方法、相位物体Z扫描技术、基于相位物体的时间分辨泵浦探测技术和4f泵浦探测技术,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易传祥宋瑛林
关键词:相位物体三阶光学非线性
新型金属铟酞菁酯的光学非线性和光限幅特性被引量:5
2014年
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金属铟酞菁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了研究该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在532 nm波长下,分别使用皮秒和纳秒脉冲对样品进行了Z扫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在皮秒和纳秒时域都有很强的反饱和吸收以及非线性正折射。对Z扫描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得到样品在皮秒和纳秒脉冲作用下等效的三阶非线性吸收系数和三阶折射率:βps=4.1×10-11m/W,γps=4.5×10-19m2/W以及βps=5.1×10-9m/W,γps=1.5×10-16m2/W。分析讨论了激发态能及对该化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并使用纳秒脉冲激光对样品进行了光限幅测试,在T/T0=0.5时,阈值为2.0 J/cm2,实验结果表明该样品拥有良好的光限幅性能。
吴幸智刘大军杨俊义宋瑛林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Z扫描光限幅
用非简并泵浦探测方法研究C_(70)/甲苯溶液的激发态吸收动力学
2013年
通过非简并的时间分辨泵浦探测技术对C70富勒烯/甲苯溶液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532nm波长的皮秒激光脉冲泵浦下,用600nm的皮秒激光脉冲测量了C70富勒烯的激发态非线性吸收动力学响应。利用五能级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非简并情况下C70富勒烯分子的光物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70富勒烯在简并和非简并情况下的激发态寿命没有变化,但非简并情况下的单重态吸收截面要比简并情况下单重态吸收截面小。
张磊李中国聂仲泉杨俊义宋瑛林
关键词:激发态吸收非简并
一种新型的中性冷原子干涉仪的分束机制被引量:1
2011年
提出了一种由两个Y型分束器的输出端对接构成的新型中性冷原子干涉仪方案.计算了不同横截面的磁场分布,讨论了磁阱中心位置的变化,给出了原子干涉仪的磁场等势面分布.在此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在y方向加一均匀偏置磁场来实现分束比的改变,详细分析了分束机制,并采用经典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冷原子在原子干涉仪中的动力学过程,得到了可调分束比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沈星茂刘南春
关键词:MONTE-CARLO模拟
电子通信领域改进背光模组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改进LCD的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不均匀现象,从韦伯定律的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以人眼观察效果作为考量基准的韦伯分数和分辨率的设计方法,从改进背光模组结构后的比较结果来看LCD的质量有了提高。应用改进设计结构在直下式背光源tracepro模型仿真分析得到了在光线数量40 000,分辨率0.5 mm下的与人眼观察结果预期需要的成果,实现了对背光源不均匀现象的改进。这一研究对于LCD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博
关键词:背光模组
合成孔径声纳成像压缩中的旁瓣抑制及主瓣分辨率改进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研究发现合成孔径声纳(SAS)成像压缩中的旁瓣干扰成为了当前声纳技术的瓶颈,文中通过空间变迹法(SVA)实现了旁瓣抑制和主瓣分辨率优化改进,在一维距离测试中验证了算法优化能够较好的实现旁瓣抑制,在SVA二维成像验证优化得到:和原始成像经过对比二维图像抑制低于-30d;三维视图SVA图像表明整体成像有着不错的分辨率,包络也相对平滑;采用多次迭代的方法能得到更加精确的SAS方位向分辨率,攻克了受限的物理分辨率问题。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声纳系统分辨率的改进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王江涛熊仕勇刘玲慧
关键词:声纳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