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0921002)

作品数:138 被引量:739H指数:12
相关作者:魏贤勇宗志敏刘炯天冯莉赵跃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矿业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化学工程
  • 48篇矿业工程
  • 20篇理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GC/MS
  • 19篇
  • 17篇浮选
  • 14篇萃取
  • 14篇GC/MS分...
  • 13篇褐煤
  • 10篇煤泥
  • 8篇分选
  • 8篇催化
  • 6篇化合物
  • 6篇甲醇
  • 5篇热解
  • 5篇GC
  • 4篇动力学
  • 4篇热力学
  • 4篇吸附热
  • 4篇煤焦
  • 4篇煤液化
  • 4篇甲基
  • 4篇CS

机构

  • 140篇中国矿业大学
  • 18篇武汉科技大学
  • 8篇教育部
  • 5篇徐州工程学院
  • 5篇枣庄学院
  • 5篇空军勤务学院
  • 3篇辽宁科技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宿州学院
  • 2篇大唐国际化工...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徐州医...
  • 1篇宿州职业技术...
  • 1篇徐州建筑职业...
  • 1篇徐州空军学院
  • 1篇郑州轻金属研...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作者

  • 45篇魏贤勇
  • 43篇宗志敏
  • 13篇冯莉
  • 13篇刘炯天
  • 12篇赵跃民
  • 12篇骆振福
  • 11篇宫贵贞
  • 8篇杨建国
  • 7篇章新喜
  • 7篇姚菁华
  • 7篇秦志宏
  • 7篇肖雷
  • 7篇姚婷
  • 6篇宋玲玲
  • 5篇路瑶
  • 5篇张泽琳
  • 5篇何亚群
  • 5篇李艳
  • 5篇孙兵
  • 5篇姚子硕

传媒

  • 2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8篇武汉科技大学...
  • 9篇煤炭工程
  • 6篇选煤技术
  • 5篇煤炭技术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5篇煤炭学报
  • 5篇中国科技论文...
  • 4篇煤炭科学技术
  • 4篇广州化工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燃料化学学报
  • 3篇矿山机械
  • 2篇中国煤炭
  • 2篇金属矿山
  • 2篇物理学报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矿业研究与开...
  • 2篇中国矿业
  • 2篇化工进展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35篇2012
  • 34篇2011
  • 30篇2010
  • 7篇2009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泥浮选泡沫特征提取算法综述被引量:1
2012年
介绍了浮选泡沫表面的物理特征、纹理特征和动态特征提取的主流算法,分析了各算法的优缺点,对解决现阶段人为判别泡沫状态比较困难的问题,实现浮选自动化,提高浮选工艺指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丁利华杨建国张泽琳赵跃民
关键词:浮选泡沫纹理特征动态特征
某粉煤灰浮选脱炭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青岛某粉煤灰烧失量高达20.88%,不能被大规模综合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实验室浮选脱炭试验研究。经过一次粗选,粉煤灰的烧失量降到2.04%,达到水泥和混凝土用Ⅰ级粉煤灰烧失量要求;对粗选精炭进行二次精选,得到的精选精炭灰分为18.67%,碳回收率为86.15%,精煤的发热量为27300J/g。
任琳珠王永田李国胜
关键词:粉煤灰浮选
潮湿细煤气流分级机内气固两相流的CFD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以CFD计算软件FLUENT为平台,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离散相模型对实验室研制的潮湿细煤气流分级机内的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分级机中流场的气流速度、流场静压、流场湍动能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粒径细粒煤在分级机中的运动轨迹。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分级机内多孔层的设置可造成压强和流速阶跃,增强多孔层上方区域的流速,提升气体对细粒煤的携带作用;导流板的设置使入料口到细料出口间出现了较强的流带,有利于细粒煤分离;导流板和倾斜多孔层的设置使分级机内压差最大且湍流较弱,有利于颗粒分散,实现小颗粒与大颗粒的分离,提高分级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中等粒径团聚体的破碎、分散,但对大粒径团聚体的分裂破坏作用有限。
焦杨章新喜李海生
关键词:气流分级机气固两相流导流板
变轨迹等厚筛振动方向角的计算及实验验证被引量:9
2011年
提出了一种单轴变轨迹等厚筛分方法,建立了单轴变轨迹等厚筛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单轴变轨迹等厚筛的运动特性,提出了振动方向角的几何定义方法,得到了该振动筛振动方向角的计算模型.通过振动信号分析系统获取了振动筛筛箱各点的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的振动强度以及互功率谱相位,得到了振动方向角的理论值.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利用传统的丽萨如(Lissajous)图法求得的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仅为8.50%,从而验证了振动方向角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刘初升蒋小伟张士民赵啦啦
安徽某钼矿浮选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根据安徽某钼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针对该辉钼矿嵌布不均匀、解离比较困难的特点,试验采用了粗选磨矿细度-0.074mm75%,水玻璃分散抑制矿泥脉石,钼硫混合浮选的工艺流程。粗精矿分别经过一段再磨和两段再磨后五次精选对比,结果表明,粗精矿采用一段再磨精选后便可获得合格钼精矿。在优化多种工艺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采用一粗二扫,粗精矿再磨,六次精选工艺便可获得钼品位50.30%、回收率81.18%的钼精矿。
杜淑华骆振福胡劲松夏亮
关键词:辉钼矿浮选再磨
萃余煤制备炭膜的炭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向萃余煤中添加黏结剂,按正交试验在设定条件下加压成型,炭化制备得到平板状炭膜,初步探讨了七个因素对炭膜孔隙率的影响,根据极差分析结果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借助比表面积孔径测定仪对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成型压力对炭膜的孔隙率影响最大,炭化终温保持时间的影响最小;最高孔隙率为23.29%;以中孔为主,孔径集中分布在20~300觷A。
李新艳秦志宏张丽英陈冬梅
关键词:萃余煤炭膜正交试验炭化
基于马尔可夫理论的气固分选流化床密度的预测被引量:10
2011年
运用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对不同时刻气固分选流化床密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开始记录流化床密度起,气固分选流化床在60 min时密度所处的状态最有可能位于[1.784 702,1.805 832)g/cm3,在62 min时最有可能位于[1.803 719,1.826 962)g/cm3;而实际测得气固分选流化床在60 min时密度为1.794 g/cm3,在62 min时密度为1.806 g/cm3。对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分析,得到其预测偏差均值为0.262 879,预测偏差均方差为0.341 727。可见,利用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可以实现气固分选流化床密度的预测,预测精度较高。
骆振福陈尚龙赵跃民陈增强唐利刚
关键词:马尔可夫链
新疆黑山煤液化重质油340~360℃馏分分离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馏程为340-360℃的新疆黑山煤液化重质油,检测出的主要成分为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此外还有正构烷烃和少量含氧化合物。在超声辅助条件下,对液化重质油进行甲醇萃取,所得第一次甲醇萃取物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各洗脱馏分用GC/MS分析,其可测成分与直接检测相比更丰富,表明合适的预分离对提高GC/MS分析的灵敏度非常重要。
黄丽莉魏贤勇黄勇梅丽敏孙兵
关键词:重质油硅胶柱层析
甲醇萃取枣庄残余煤中的有机产物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残余煤中的有机成分,采用的是甲醇溶剂对枣庄残余煤进行了索氏萃取,并利用GC/MS/MS对萃取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枣庄残余煤甲醇萃取物中GC/MS/MS可检测到化合物46种,其中酯类占多数,其次是脂肪烃,芳香烃占少数,含部分含氮化合物.这可推测氧化后的残余煤样中可能含有的烃类物质为芳香烃、脂肪烃,含氧化合物有醇、吡啶及醚类,还可能有胺类和芳香硝基化合物.
鞠彩霞李凤刚贾巧巧宗志敏张洪魏贤勇
关键词:甲醇
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褐煤中碳氧形态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中国和澳洲褐煤进行分析,XPS全图分析表明,胜利褐煤成分较为混杂,检测到C、O、Si、Al和Na元素;Loy Yang褐煤只检测到C和O元素,样品相对纯净。2种褐煤碳元素形态较为接近,不同形式碳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C、C-O、C=O和O=C-O。氧元素分布差别较大,胜利褐煤中C-O占绝大多数,C=O和O=C-O含量都很低;而Loy Yang褐煤中,O=C-O和C-O含量较为接近。
贺琼琼苗真勇万克记黄少萌
关键词:X射线光电子能谱褐煤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