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760033)

作品数:15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孙晓昕李研李宏陆艳艳黄虹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艺术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艺术
  • 8篇艺术家
  • 8篇术家
  • 7篇文艺复兴
  • 5篇文艺复兴时期
  • 4篇自画像
  • 3篇社会
  • 3篇社会地位
  • 3篇文艺
  • 3篇名人
  • 3篇名人传
  • 3篇《名人传》
  • 2篇忧郁
  • 2篇绘画
  • 2篇建筑
  • 1篇丢勒
  • 1篇艺术道路
  • 1篇艺术理论
  • 1篇艺术史
  • 1篇艺术思想

机构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作者

  • 4篇孙晓昕
  • 3篇李研
  • 1篇陆艳艳
  • 1篇李研
  • 1篇李宏
  • 1篇黄虹

传媒

  • 8篇美苑
  • 2篇芒种
  • 1篇新闻传播
  • 1篇美术观察
  • 1篇装饰
  • 1篇艺术探索
  • 1篇艺术评论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切尼诺·琴尼尼和他的艺术思想
2012年
一、生平与著作 切尼诺·德·安德烈·琴尼尼于1370年左右出生于锡耶纳(Siena)附近的埃尔萨谷口村(Colledi Vald1Elsa),1440年左右在佛罗伦萨去世。他的父亲安德烈·琴尼尼(Andrea Cennini)是当地的一位画家,他可能从他父亲那获得了绘画材料方面的初步知识,
蒋天飞
关键词:艺术思想切尼初步知识绘画材料父亲
探索与选择——十六世纪初德国与尼德兰的艺术
2012年
十六世纪初,欧洲各国的艺术家在直面文艺复兴的盛况并深受其影响的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探索与选择发展自己的艺术道路,却承受着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意大利名家运用于艺术绘画中的三项实质性成就是:透视法、解剖学以及古典建筑的知识与形式。其运用于艺术中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宛如春天的种子,深深植根于欧洲各国的艺术土壤之中。
戚灵岭
关键词:艺术家文艺复兴艺术道路古典建筑透视法
“动作”与“手法”:洛马佐的风格理论
2014年
16世纪米兰画家洛马佐(Gian Paolo Lomazzo)曾构想了一座“绘画圣殿”:那是一座规模不大的万神殿式神庙,光束从“天眼”倾注,经大理石地面反射把殿内照得亮堂。殿内七座雕像环立,分别是属于土星的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木星的费拉里(Gaudenzio Ferrari)、火星的卡拉瓦吉奥(Polidoroda Caravaggio)、太阳的莱奥纳尔多(Leonardoda Vinci)、金星的拉斐尔(Raphael)、水星的曼坦尼亚(Mantegna)和月亮的提香(Titian),他们是神殿的“掌管者”。
黄虹
关键词:手法米开朗基罗画家
设计图:金匠与诗人的竞争——切利尼的金盐盒
2014年
在艺术家被视为卑微工匠的时代,艺术品设计图的所有权归赞助人及其学者顾问所有。在艺术家地位获得提升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和雕塑家积极争取这一权利,但金匠仍被排除在外。作为16世纪最著名的金匠,切利尼不认同这一观点,而是否认了两位学者为其作品提供的设计图,并以作品证明了其优秀的设计能力。
李研
15、16世纪自画像中艺术家形象的转变被引量:2
2013年
西方在中世纪曾将绘画及雕塑排斥在自由七艺之外,将其视为使用机械技艺的职业,进入文艺复兴时期以后,艺术家们积极寻求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价值。他们在自画像中刻意塑造了自身新的精神形象。早期艺术家自画像中的新形象开始突出了艺术家忧郁气质,后来又转向对自身优雅形象的塑造。本期孙晓昕的文章梳理了文艺复兴盛期艺术家自画像这种艺术形式,从形式到内容的发展过程,读来饶有趣味。
孙晓昕
关键词:艺术家自画像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地位忧郁气质
正午的恶魔——从一幅版画探讨中世纪的怠惰观念
2012年
丢勒的《忧郁I》是西方美术史上的名作,潘诺夫斯基在讨论它时提出过三个问题,其中第一问是"丢勒有何权利以一出精神悲剧取代原本是一种低劣气质的慵懒和愚钝"?在欧洲中世纪,几百年来在罪恶体系中占有一席之位的忧郁,
陆艳艳
关键词:中世纪版画恶魔西方美术史精神悲剧丢勒
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中的“作坊”与“学院”形象研究
2014年
自画像(self-portrait)是肖像画的一种,根据韦氏新国际英语大词典的解释,应具有以下两点特征:1、由艺术家自己创造;2、由自己创作的体现出个性特征的图画。这两点含义中,第二点是第一点的延伸和补充,体现出“persona”(个性)的概念。虽然早在文艺复兴以前就有自画像的存在,
孙晓昕
关键词: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作坊肖像画艺术家
瓦萨里与切利尼disegno概念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Disegno是16世纪意大利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最著名的阐发者是瓦萨里,他在《名人传》技法导言的论绘画部分对这一概念做了详细论述:因为我们三种艺术(建筑、雕塑、绘画)之父disegno始于理智,从众多事物中得到一个普遍判断,就像自然中所有事物的形式或理念……所以disegn知晓人体、动物、植物、建筑、雕塑和绘画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比例。
李研
关键词:艺术理论《名人传》绘画建筑
艺术史的开拓——谈瓦萨里关于《名人传》缘起的自述被引量:1
2013年
在瓦萨里的自传中,有一段关于其《名人传》缘起的著名的记述。在这段记述中瓦萨里告诉我们,有一段时期,他与一些文人及名流常在红衣主教法尔内塞的府上聚会,一起讨论种种精妙而高雅的话题。
李宏
关键词:《名人传》艺术史
文艺复兴时期自画像中的“神性”艺术家形象解析
2014年
文艺复兴时期的职业划分延续了中世纪的传统,绘画、雕塑等被视为机械技艺,排除在“自由七艺”之外。这一时期也没有“艺术家”(artist)这一称呼,只是在画家和雕塑家的名字前面冠以职业称呼,而且在社会地位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无法摆脱工匠(artisan)身份。但个别艺术大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引发了雕塑家和画家要求全面转变行业地位、提升个人和群体价值的愿望,他们开始利用自画像塑造自己的新形象--我们暂且称之为“艺术家”。
孙晓昕
关键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自画像神性社会地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