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11-B-08)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5
相关作者:陈书龙马娟王容燕李秀花高波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甘薯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甘薯
  • 4篇线虫
  • 3篇杀虫
  • 3篇杀虫剂
  • 3篇象甲
  • 3篇小象甲
  • 3篇甘薯小象甲
  • 3篇病原
  • 2篇狄克
  • 2篇毒力
  • 2篇毒力测定
  • 2篇药剂
  • 2篇蛴螬
  • 2篇细菌性病害
  • 2篇茎腐
  • 2篇茎腐病
  • 2篇茎线虫
  • 2篇昆虫
  • 2篇昆虫病原
  • 2篇昆虫病原线虫

机构

  • 13篇河北省农林科...
  • 3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3篇陈书龙
  • 10篇马娟
  • 10篇王容燕
  • 9篇李秀花
  • 8篇高波
  • 3篇于海滨
  • 1篇马辉杰
  • 1篇沈江卫
  • 1篇薛陈心
  • 1篇马广源

传媒

  • 2篇农药
  • 2篇河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农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昆虫病原线虫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毒力测定
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s)是热带、亚热带甘薯产区的重要害虫,严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品质,斯氏属(Steinernema spp.)与异小杆属(Heterorabditis spp.)昆虫病原线虫分别携...
于海滨陈书龙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甘薯小象甲致死率
文献传递
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明确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大田测试了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在蛴螬重发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甘薯栽秧时沟施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5%硫线磷颗粒剂用药量60 kg/hm2和45 kg/hm2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80%和91.25%,与对照药剂神农丹60 kg/hm2和灭线磷22.5 k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差异不显著;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4%和78.7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在茎线虫病防治田中,同时对地下害虫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5%硫线磷颗粒剂30~60 kg/hm2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用5%硫线磷颗粒剂45~60 kg/hm2可以同时有效防治甘薯茎线虫和蛴螬。
王容燕陈书龙李秀花马娟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地下害虫蛴螬
中国甘薯小象甲的rDNA ITS-1遗传变异及入侵来源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甘薯小象甲是国内外重要检疫性害虫,明确中国不同地区甘薯小象甲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甘薯小象甲的鉴别检疫提供依据。通过对中国6个地区甘薯小象甲种群rDNAITS-1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探讨了中国6个地区种群的入侵来源。结合世界其他地区已公布35个甘薯小象甲种群序列,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甘薯小象甲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在亚洲地区随甘薯的调运而自东南向西北扩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为印度地区分支和亚洲东部分2个大的分支,而亚洲东部分支又进一步划分为东南部和东北部2个亚支,中国的甘薯小象甲种群分别位于东北部分支的2个亚分支上,说明中国6个地区甘薯小象甲种群至少通过2个不同地区侵入中国,并在中国定居。
于海滨沈江卫马娟马辉杰陈书龙
关键词:甘薯小象甲ITS-1系统发育树
河北省甘薯茎腐病研究初报被引量:8
2015年
甘薯茎腐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菌性病害,目前该病已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海南、河南、重庆、江苏等地发生。2013年10月在对河北省甘薯病害的调查中在文安县发现了大量疑似甘薯茎腐病的病株,给当地的甘薯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对疑似病株病原菌的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观察以及基于16SrDNA序列的分析,最终确定该病害为甘薯茎腐病,病原菌为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这是该病害首次在河北省被发现。
高波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关键词:细菌性病害
甘薯蚁象在重庆的发生调查及成灾原因初探被引量:6
2015年
为探明甘薯蚁象在重庆地区的发生规律,2011—2012年对甘薯蚁象在重庆巫山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甘薯蚁象在重庆地区主要以幼虫、蛹、成虫在窖藏薯块和田间遗留的薯块中越冬。甘薯蚁象在育秧田发生集中,危害严重。育秧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玉米套种田发生危害较轻。成虫发生高峰期在8月上旬—10月上旬,没有明显的世代数。甘薯蚁象繁殖力强、能够安全越冬和不间断食物链是重庆地区甘薯蚁象成灾的主要原因。
王容燕陈书龙王良平张菡范开举邹祥明
关键词:育秧田成灾原因
河北省甘薯茎腐病的发生及其病原鉴定
甘薯茎腐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的细菌性病害,目前该病已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海南、河南、重庆、江苏等地发生.2013-2015年我们在河北文安县甘薯育苗期和收获期的病害调查中,发现疑似甘薯茎腐病的病害,育...
高波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陈书龙
关键词:细菌性病害
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feltiae JY-17防治甘薯小象甲增效药剂筛选
斯氏属(Steinernema spp.)与异小杆属(Heterorabditis spp.)昆虫病原线虫是对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s)具有较高潜力的生物防治因子,许多杀虫剂对昆虫病原线虫具有明显的...
于海滨陈书龙
关键词:杀虫剂昆虫病原线虫甘薯小象甲
文献传递
几种真菌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趋化性的影响及其引诱物质的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病原线虫。为筛选对该线虫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物质,本研究利用水琼脂平板法测试了不同真菌及其培养滤液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线虫对不同测试真菌趋性不同,其中对灰葡萄孢的趋性最强。在处理36 h后灰葡萄孢菌饼对线虫诱集率达到15%,其培养滤液对线虫的诱集率为8%,显著高于相应的禾谷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处理与对照。灰葡萄孢对线虫的引诱作用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处理96 h后灰葡萄孢菌片诱集到的线虫数为78头,引诱率为26%。经80℃加热120 min后灰葡萄孢菌饼对线虫的引诱能力未显著降低,说明灰葡萄孢中对线虫具诱引活性的物质对热稳定。灰葡萄孢正丁醇和乙醇提取物对线虫诱集率分别为11.6%和11.0%,显著高于石油醚提取物和甲醇对照。本研究可为开发马铃薯腐烂茎线虫防治新策略奠定基础。
马娟李秀花王容燕高波陈书龙
关键词: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灰葡萄孢趋化性培养滤液
防治斜纹夜蛾高效药剂及复配配方筛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筛选防治斜纹夜蛾的高效药剂,为其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浸虫和浸叶饲喂的方法,测定10种药剂对重庆巫山甘薯田斜纹夜蛾种群的触杀和胃毒毒力,并筛选高效复配药剂组合。[结果]对斜纹夜蛾具有高效触杀和胃毒作用的药剂有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其触杀毒力的LC50值分别为2.6540、3.1166、6.9146 mg/L,胃毒毒力的LC50值分别为6.7751、2.9687、0.3668 mg/L。氯虫苯甲酰胺对斜纹夜蛾幼虫胃毒毒力较好,LC50值分别为1.6658 mg/L,但触杀毒力稍差。毒死蜱与氯虫苯甲酰胺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配比在质量比(1~14)∶1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4∶1配比增效作用最高。[结论]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斜纹夜蛾具有高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毒死蜱与氯虫苯甲酰胺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4∶1配比防治斜纹夜蛾增效作用最强。
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高波陈书龙
关键词:斜纹夜蛾杀虫剂复配
甘薯蚁象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明确甘薯蚁象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相对湿度60%,光周期12:12(L:D)的条件下,分别在20、23、25、28、31℃的光照培养箱中利用无虫薯块饲养甘薯蚁象,观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在20、23、25、28、31℃的温度下甘薯蚁象均能完成生长发育,完成一个世代分别需要79.75、57.01、43.36、33.10、31.90天;卵、幼虫、蛹、成虫产卵前期及全生育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44、12.37、14.42、17.44、13.58℃,所需有效积温为118.07、233.42、78.41、72.87、515.77日·度。
王容燕马娟李秀花高波陈书龙
关键词: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