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573)

作品数:14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兴兵汪健朱云霞明静刘欣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安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MSC
  • 3篇受体
  • 3篇迁移
  • 3篇分化
  • 3篇成骨
  • 3篇成脂
  • 3篇成脂分化
  • 2篇血液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分化
  • 2篇抗原
  • 2篇抗原受体
  • 2篇急性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机构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王兴兵
  • 4篇汪健
  • 3篇明静
  • 3篇朱云霞
  • 2篇刘欣
  • 2篇徐慧
  • 1篇薛磊
  • 1篇孙自敏
  • 1篇蔡晓燕
  • 1篇王晓培
  • 1篇韩永胜
  • 1篇朱薇波
  • 1篇李来玲
  • 1篇程家凤
  • 1篇左琼
  • 1篇鲁雪
  • 1篇王晓培
  • 1篇郑茜茜
  • 1篇程家凤
  • 1篇王兴兵

传媒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科临床医师流式细胞术专科诊断能力的培养
2017年
近年来,流式细胞术在血液病的诊断、治疗、疗效的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临床流式细胞术的教学问题。通过流式细胞术的理论教学、上机操作、结合临床典型和疑难病例讨论教学,从而提高血液科临床医师的流式细胞术的专科诊断能力。结果表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临床医师的血液病诊治水平。
王兴兵刘欣薛磊胡艳
关键词:临床教学流式细胞术
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反应单组率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CART)治疗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反应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Wan 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CD19CART治疗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从2000年至2016年。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软件和SPSS 16.0软件进行单个率的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前瞻性队列研究。单组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CD19CART治疗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总体反应率为68%[95%CI(0.51,0.82)]。Kaplan-Meier评估CD19CART治疗后的6个月和1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46%[95%CI(0.35,0.56)]和24%[95%CI(0.16,0.34)],中位持续时间为180天[95%CI(138,222)]。COX回归模型显示淋巴细胞清除术是影响PFS的唯一因素。结论 CD19CART治疗B细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反应率。淋巴细胞清除术是唯一对患者的反应率和PFS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徐慧明静陈二玲汪健李素君王祥胡艳何彩霞王兴兵
关键词:CART血液系统恶性肿瘤META分析
TLR2和TLR4激动剂对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本研究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和TLR4激动剂对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SC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情况,应用趋化实验和黏附实验观察PAM3CSK4(TLR2激动剂)和LPS(TLR4激动剂)对人骨髓来源的MSC的趋化活性和黏附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骨髓来源的MSC表面表达TLR2(24.5±3.2)%和TLR4(91.3±5.2)%。与对照组相比,PAM3CSK4可明显抑制SDF-1诱导的MSC的趋化作用,并增强MSC的黏附作用;而LPS对MSC的趋化和黏附能力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PAM3CSK4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MSC的自发迁移作用,但对MSC表面CXCR4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TLR2的活化可显著抑制MSC的迁移能力,这可能与其抑制MSC的自发迁移和增强MSC的黏附作用具有一定的关系。
颜宗海王兴兵汪健李来玲朱云霞
关键词:MSC
F-18 FDG PET/CT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F-18 FDG PET/CT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回顾性分析了11例行F-18 FDG PET/CT检查的HPS患者,评估了F-18 FDG PET/CT对HPS相关的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计算了骨髓和脾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骨髓和脾脏的SUVmax与HPS的多个实验室参数以及临床转归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患者中4例伴恶性肿瘤;通过F-18 FDG PET/CT检测判断HLH患者是否伴有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66.7%和75.0%;骨髓和脾脏的SUVmax与实验室参数无显著的相关性;预测患者预后的脾脏SUVmax值和骨髓SUVmax值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10和3.47;单因素分析提示,骨髓和脾脏中F-18 FDG高摄取患者的存活时间较短。结论:F-18 FDG PET/CT在继发性HPS的病因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王兴兵朱云霞刘欣潘博张亮韩永胜蔡晓燕朱薇波吴竞生孙自敏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FDGPET/CT
Toll样受体激动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及成脂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多分化潜能及Toll样受体(TLR)激动剂对其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供者骨髓中分离培养BM-MSC,研究分析其向成骨及脂肪细胞的分化潜能;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MSC表面TLR2及TLR4的表达,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TLR2和TLR4激动剂,PAM3CSK4或LPS,比较添加组与未添加组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改变情况;给予PAM3CSK4或LPS预刺激BM-MSC 24 h,比较各组细胞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的改变。结果 BM-MSC能够诱导分化成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PAM3CSK4及LPS可促进BM-MSC向成骨细胞分化,而对BM-MSC的成脂分化能力无明显影响。PAM3CSK4及LPS预刺激后,BM-MSC的成骨分化能力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BM-MSC具有多分化潜能,TLR2及TLR4激动剂可促进BM-MSC向成骨细胞分化,此作用需要TLR激动剂的持续暴露,与BM-MSC表面TLR的短暂活化无关。
程千松王兴兵汪健虞国慧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TOLL样受体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住院并确诊的初诊未输血的MDS患者42例,其中难治性贫血(RA)10例,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RARS)4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8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20例;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评估,低危22例,高危20例。以40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分别检测并比较MDS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SF水平。结果MDS患者SF水平为(479±267)ng/ml,高于健康对照者的(153±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79,P<0.05)。各亚型MDS患者的S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1,P=0.006)。其中,RA组SF水平最低[(346±257)ng/ml],而RAEB组最高[(818±44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低危组SF水平为(456±238)ng/ml,低于高危组的(788±4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7,P=0.008)。结论MDS患者SF水平增高,且高危患者与铁过载有关,SF可能成为判断MDS预后的辅助指标。
程家凤王晓培郑茜茜鲁雪张薇薇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铁蛋白预后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溶酶体膜蛋白LAMP1、TPC1、TPC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溶酶体膜蛋白LAMP1、TPC1、TPC2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中的表达变化与其临床指征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3种膜蛋白在AML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ML细胞系(HL-60、NB4)、57例AML(其中初治患者44例,难治复发患者13例)LAMP1、TPC1、TPC2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和患者化疗后缓解情况的关系。结果:与CD34^+造血干细胞(HSC)相比,AML细胞系HL-60、NB4中LAMP1、TPC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TPC2的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别。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BMMNC)中LAMP1、TPC1、TPC2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BMMNC(P<0.05),CD34^+原代AML细胞(患者骨髓内CD34^+原始细胞>90%)中LAMP1、TPC1、TPC2的表达水平也高于CD34^+HSC;AML初治患者以及复发难治患者间LAMP1、TPC1、TPC2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未发现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基因型与各膜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P>0.05)。LAMP1、TPC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分析发现,LAMP1和TPC2与初治病人1个疗程化疗后的缓解情况存在相关性;骨髓内高表达LAMP1的初治患者1个疗程化疗后不易缓解,骨髓内高表达TPC2的患者1个疗程化疗后更易缓解。结论:3种膜蛋白的mRNA在AML患者细胞中高表达,其中LAMP1、TPC1是AML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TPC2的高表达则有利于初治AML患者的化疗。
王祥林冰倩代美方王兴兵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
miR-99a-5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micro RNA-99a-5p(mi R-99a-5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BM-MSC,用mi R-99a-5p类似物或抑制物转染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效率。通过分化实验检测mi R-99a-5p对BM-M SC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 R-99a-5p类似物能显著上调mi R-99a-5p表达水平(P<0.001),反之转染mi R-99a-5p抑制物则下调其表达水平(P<0.001)。在成骨分化实验中,茜素红染色后镜下观察显示:过表达mi R-99a-5p能促进成骨分化,下调mi R-99a-5p的表达则抑制其成骨分化。分光光度计半定量检测也得到相同的结果。在成脂分化试验中,转染mi R-99a-5p类似物或抑制物对BM-MSC成脂分化无明显影响。结论:过表达mi R-99a-5p可促进BM-MSC成骨分化,但对其成脂分化无明显影响。
徐慧汪健叶勖明静李素君王祥何彩霞王兴兵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MicroRNA-146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MicroRNA-146a(miR-146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骨髓中分离培养BM-MSC,用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转染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miR-146a表达量。应用分化实验方法比较转染后各组细胞成脂及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情况,了解miR-146a对BM-M SC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BM-M SC能够诱导分化成脂肪及成骨细胞。用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转染细胞后,细胞miR-146a表达量出现相应的下调或上调,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146a抑制剂后细胞miR-146a表达下调(P<0.01),转染miR-146a类似物后细胞miR-146a表达显著上调(P<0.01)。在成脂分化实验中,转染miR-146a抑制剂可抑制BM-M SC向脂肪细胞分化(P<0.01),转染miR-146a类似物可促进BM-M SC向脂肪细胞分化(P<0.01);在成骨分化实验中,转染miR-146a抑制剂或类似物对BM-MSC成骨分化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BM-MSC具有成脂及成骨分化潜能,miR-146a可促进BM-MSC向脂肪细胞分化。
叶勖王兴兵汪健明静
关键词:MIR-146A成骨分化成脂分化
完全性植入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血液科护理的中、短期随访分析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比较经皮穿刺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完全性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短期临床护理与应用。方法中、短期回顾性分析血液科化疗患者158例,其中行PICC置管113例及VAP 45例,分别统计两组Karnofsky分以及非计划拔管例数和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VAP组患者自我护理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PICC组(P>0.05),而PICC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则明显多于VAP组患者(P<0.05);6个月以内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无明显差异(P>0.05),而之后则PICC组则明显多于VAP组(P<0.05)。结论 VAP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PICC,且留置时间长,可以作为中、长期静脉化疗患者采用,但短期内PICC具有一定的优势。
左琼邬祖霞王兴兵
关键词: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