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810001)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贺东航谢伟民慕良泽朱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民主
  • 2篇民族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民族
  • 1篇自主性
  • 1篇现代国家构建
  • 1篇民主性
  • 1篇公共性
  • 1篇公民
  • 1篇公民认同
  • 1篇国家认同

机构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河南机电高等...

作者

  • 2篇贺东航
  • 1篇谢伟民
  • 1篇朱海涛
  • 1篇慕良泽

传媒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理论导刊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现代国家的成长与建构——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作为当前最有效的政治组织形式,现代国家至少应具备五个基本特性:合法的垄断权力、垄断税收、公共性、自主性和民主性。中国国家成长的历史逻辑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从专制王朝国家、独裁普力夺国家、全能型国家、后全能型国家,最终到一个现代国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国家与社会实乃一种互塑的动态关系。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现代国家建构应彰显其公共性、自主性和民主性,并努力培育一个自由自主自治的公民社会,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朱海涛
关键词:公共性自主性民主性
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国家构建的检视与反思被引量:6
2008年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遵循自由主义的逻辑,提出了"后民族结构"、"世界主义民主"等现代国家构建和运行的理想型模型;而后发国家回应全球化的举措则表现为新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努力提升国内实力的现实主义态度。这两方面存在的张力和理论上的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现代国家构建。
贺东航慕良泽
关键词:民族民主
中国国家认同的历程与制约因素被引量:8
2012年
国家认同包括国族认同与公民认同两个方面。本文对中国现代国家认同的历程予以了回顾,展现了民族国家认同的三个阶段:国家认同的发轫、中华民族国族认同的高潮、国家认同的新篇章,指出我国国家认同的不健全性,即国族认同的高涨与公民认同的滞后。本文同时指出,应走出对次国家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探讨,提出不能忽视国家认同的一些制约因素,如意识形态斗争、民族识别、民族优惠政策与威权体制等。文章最后指出了走向"政治民族"、大众参与和公民认同的重要性。
贺东航谢伟民
关键词:国家认同政治民族公民认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