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XW009)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新利刘艳婧梁亚鹏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民族大学内蒙古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文化
  • 5篇民族
  • 4篇少数民族
  • 3篇大众
  • 3篇大众传媒
  • 3篇媒体
  • 3篇传媒
  • 2篇电视
  • 2篇政治
  • 2篇文化保护
  • 2篇民族文化
  • 2篇民族志
  • 2篇国家认同
  • 2篇传统文化
  • 1篇地方媒体
  • 1篇对外经济
  • 1篇对外经济技术...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信息输入

机构

  • 11篇西藏民族大学
  • 2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11篇刘新利
  • 2篇刘艳婧
  • 1篇梁亚鹏

传媒

  • 3篇西藏民族学院...
  • 3篇新闻论坛
  • 2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传媒
  • 1篇新闻知识
  • 1篇西藏研究
  • 1篇对外传播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加强,面向区外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逐渐成为自治区形象传播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重要内容。新媒体的发展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现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状况基础上,尝试探讨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和策略。现状与问题1.资源开发不足内蒙古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刘艳婧甄宬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播新媒体时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历史文化资源
论《西藏诱惑》的品牌形象建构
2015年
《西藏诱惑》是西藏电视台的一档大型特色化栏目,创办以来形成了稳定的收视群体,品牌形象已经形成。本文主要论述了《西藏诱惑》栏目品牌建构的要素,即政策的扶持,体制的突破,寻找智力支持,集中强化的推广,理性准确的定位,高品质的节目内容。《西藏诱惑》的品牌形象建构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电视台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少数民族文化依托名牌栏目,不但能够提升地方电视台在全国的知名度,而且对于该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刘新利余青霞丹达
关键词:品牌形象
《第三极》的影像民族志方法运用及外宣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第三极》的总导演曾海若虽没受过影视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但他在拍《第三极》之前,看了上百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纪录片,而这些片子有许多是出自人类学家之手,属于影像民族志作品。另外,该片的学术支持机构为中国社科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自治区社科院,这些机构中不乏人类学、民族学的专家学者,所以,《第三极》的制作者对影像民族志方法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的运用也就成为自觉。
刘新利余青霞
关键词:民族志拍摄者叙事框架拍摄手法
文化纪录片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功能及方式被引量:9
2015年
文化纪录片,是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等为题材,展现某个民族或群体生命存在和精神意志的纪录片类型。作为以纪实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像语言,文化纪录片是实施"文化中国"形象建构战略的理想文本,它在建构国家形象方面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功能,并在建构国家形象的实践中形成了日臻成熟的建构方式。本文从阐释维度、建构素材、艺术展现、建构框架和传播语境5个方面分析了文化纪录片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功能,并从语言叙事、表现手法、线索排列、情境构筑4个层面总结了文化纪录片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方式。
刘艳婧刘新利
关键词:国家形象纪录片文化信息资本政治学家信息输入
试论电视与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被引量:3
2013年
目前,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认同状况是,民族认同强而国家认同弱。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背景出发,我认为电视对于强化公民的国家认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于建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正向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可以传播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有利于公民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少数民族进入公共领域。电视对于建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负向作用主要表现在:电视传播的大众文化挤占了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渠道;容易被分裂分子利用作为策划分裂活动的武器;其传播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会造成冲击。那么,如何加强电视对于建构国家认同的正向作用,而把负向作用降到最低?我认为应该培养受众对新闻的兴趣;通过多种节目形态传播主流价值观;加大地方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力度;提高少数民族的媒介素养等。通过以上措施来提高大众传媒建构国家认同的有效性。
刘新利
关键词:电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
西藏地方媒体与西藏“非遗”保护——以《西藏日报》的“非遗”报道为例
2016年
《西藏日报》作为西藏自治区机关报,也是西藏最权威最有影响的一份报纸,在西藏"非遗"保护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该报在"非遗"保护中的责任是通过"非遗"报道来呈现的。分析该报2013年1月至12月的报纸,能够自觉地把"非遗"作为自己重要的议程设置,在"非遗"报道中见"人",见"物",更见"精神","非遗"报道的去"阶层化",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路径。但《西藏日报》"非遗"报道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对宗教节日的规避,专家意见的缺席和舆论监督的缺位。
刘新利
关键词:地方媒体《西藏日报》
传播学视域下《格萨尔》史诗的传播与保护被引量:2
2016年
在《格萨尔》史诗的发展历程中,传播形态经过两次大的变迁,第一次是由群体传播向个体传播转变,出现了半职业化的说唱艺人,佛教开始植入;第二次是由个体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格萨尔》史诗传播方式多元化,出现了职业化的说唱艺人。传播方式多元化增强了受众对史诗的认知和文化自觉,但是对口头传播形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其边缘化。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传播者身份的改变,受传者的改变,传播语境的改变以及史诗说唱语言的地域性都是导致《格萨尔》史诗日趋消亡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使这部史诗能够以活态的方式长久地保存?首先应当形成以口头传播为主的多种传播方式的大联合,但一定要保障口头传播的主体地位;建立史诗传习基地,回归群体传播传统;增强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民族文化认同;去商业化,从传承和保护的角度讲,《格萨尔》史诗不适合进行商业性的开发。
刘新利
关键词:《格萨尔》史诗传播学传承
手机媒体对西藏乡村民主政治生活影响的民族志观察——以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协荣村为例被引量:2
2017年
当今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信息的重要工具,那么手机对乡村民主政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对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协荣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观察,研究发现,手机媒体使乡村的政治面貌得以改变,村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有所提高,手机成为政务信息的发布者。针对村民在使用手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使手机在乡村民主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提高村民的汉语水平,加强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和完善农村基础网络设备。
刘新利梁亚鹏
关键词:手机媒体政治生活
西藏电视旅游栏目与西藏传统文化保护——以西藏卫视《西藏漫游》栏目为例
2017年
西藏电视台有两档旅游栏目,即《西藏漫游》和《西藏旅游》。《西藏漫游》栏目的特点是注重挖掘旅游节目的文化意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传播西藏文化,优美的画面和解说词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听觉享受。该栏目存在的问题是有些节目的选题和栏目的宗旨相去甚远,栏目背景音乐缺乏民族特色,节目选题和内容重复率高,主持人的素质有待提高。
刘新利韩英琴
关键词:旅游栏目传统文化
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
2013年
现代性和全球化导致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危机,而大众传媒是现代化的催化剂,所以,大众传媒使少数民族传统被解构、断裂和碎片化,是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的诱因之一。但是,大众传媒也可以修补、重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且对于少数民族产生积极的传统文化认同也是有帮助的。
刘新利
关键词:大众传媒传统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