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5bb5307)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邓蔓菁刘鲁川陈小红安建平金岩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四军医大学伯明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成牙
  • 5篇牙本质
  • 5篇细胞
  • 5篇分化
  • 5篇成牙本质
  • 5篇成牙本质样细...
  • 3篇胚胎
  • 2篇诱导分化
  • 2篇多种生长因子
  • 2篇干细胞
  • 1篇蛋白
  • 1篇牙本质非胶原...
  • 1篇牙齿发育
  • 1篇脂肪来源干细...
  • 1篇肾被膜下
  • 1篇鼠胚
  • 1篇鼠胚胎
  • 1篇体外
  • 1篇外胚间充质干...
  • 1篇膜下

机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伯明翰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邓蔓菁
  • 5篇安建平
  • 5篇陈小红
  • 5篇刘鲁川
  • 3篇匡桂英
  • 2篇孙雅娟
  • 2篇方军
  • 2篇金岩

传媒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脂肪来源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SD仔4只,处死后取腹股沟处脂肪组织。采用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法,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观察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过程。结果: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DMP-1)。结论: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能提供较好的微环境,诱导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能为组织工程牙体再生提供种子细胞来源和微环境选择。
陈小红刘鲁川金岩邓蔓菁安建平方军孙雅娟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多种生长因子对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NCP)、TGFβ1+DNCP、肝素(H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1)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天SD胎...
邓蔓菁刘鲁川陈小红安建平匡桂英AJ Smith
关键词: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
DNCP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浓度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NCP)诱导大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最适浓度。方法取妊娠12.5d 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DNCP诱导浓度分别为10、50、100、200、500、1 000μg/mL,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诱导6d后采用定量RT-PCR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表达。结果6d后除10μg/mL组和1000μg/mL组外,其他诱导组细胞出现极性改变,部分细胞出现平行排列趋势;细胞表达DSPP和DMP1,以200μg/mL组最强,500μg/mL组和200μg/mL组表达量相当,而1 000μg/mL组细胞死亡。结论在DNCP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过低浓度不利于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而过高浓度则引起细胞死亡。200μg/mL是较为合适的有效诱导浓度。
邓蔓菁陈小红刘鲁川安建平匡桂英
关键词:牙本质非胶原蛋白成牙本质样细胞诱导分化
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大鼠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dSD大鼠胎鼠第4代下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TGC-CM)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探索牙胚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能。结果: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诱导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7d,在诱导组中细胞出现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细胞平行排列。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结论: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TGC-CM的作用下能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能为研究牙齿的分化和发育提供良好的模型和实验依据。
陈小红刘鲁川金岩邓蔓菁安建平方军孙雅娟
关键词: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种植的成牙能力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E12.5d大鼠第一腮弓肾被膜下的成牙能力。方法:切取E12.5d大鼠第一腮弓(下颌突),种植于肾被膜下,4周后收获种植的组织块,组织学观察种植的第一腮弓的发育情况。结果:种植4周,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包含牙釉质、牙本质、牙髓、成牙本质细胞、上皮根鞘样结构及骨样组织。形成的组织结构与正常发育的牙齿形态结构相似。结论:E12.5d大鼠第一腮弓在肾被膜下可以模拟体内牙齿的发育过程,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结构。
邓蔓菁陈小红刘鲁川安建平匡桂英
关键词:牙齿发育
多种生长因子对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NCP)、TGFβ1+DNCP、肝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诱导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妊娠12.5 d SD大鼠胎鼠颌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第4代),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2 ng/mL)、牙本质非胶原蛋白(DNCP)(100μg/mL)、TGFβ1(2 ng/mL)+DNCP(100μg/mL)、肝素(1μg/mL)+IGF-1(100 ng/mL)的诱导下,通过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RT-PCR等方法,探索生长因子在外胚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结果:6 d后,在DNCP、TGFβ1+DNCP作用下,胎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改变,细胞由成纤维样变为梭形,部分核极化,有很长的突起,部分细胞呈现平行排列趋势。TGFβ1组部分细胞出现极化改变。DNCP、TGFβ1+DNCP诱导组抗牙本质涎蛋白(DSP)呈阳性反应,RT-PCR显示mRNA水平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另外DMP1亦呈阳性表达。TGFβ1组不表达DSPP、DMP1。肝素+IGF-1组在细胞形态和蛋白、mRNA上均未出现成牙本质细胞特异的表达。结论:胎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DNCP和TGFβ1+DNCP的作用下能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表明在诱导中起关键作用的是DNCP。TGFβ1可诱导细胞在形态学上分化成类成牙本质细胞。本结果与该细胞在三维体系中的诱导分化结果相似,表明胚胎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在体外被诱导分化为成牙本质样细胞不是偶然现象,这为研究牙齿的分化和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和实验依据。
邓蔓菁刘鲁川陈小红安建平AJ Smith金岩史俊南
关键词: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