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20033)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郝川马涛张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当代命运
  • 1篇刑罚
  • 1篇刑罚观
  • 1篇刑法
  • 1篇刑法修正
  • 1篇刑法修正案
  • 1篇刑事
  • 1篇刑事证明
  • 1篇修正案
  • 1篇疑点
  • 1篇疑罪
  • 1篇疑罪从轻
  • 1篇疑罪从无
  • 1篇社区矫正
  • 1篇情节
  • 1篇主义
  • 1篇自由观
  • 1篇维度
  • 1篇维度考量
  • 1篇马克思主义

机构

  • 3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篇郝川
  • 1篇张黎
  • 1篇马涛

传媒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疑罪从无”的当代命运与规则要义被引量:7
2013年
旨在人权保障的"疑罪从无"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屡屡受阻,而"疑罪从轻"的判决却比比皆是。"疑罪从轻"备受指责,被认为是冤案的祸根。事实上,诸如赵作海等案件中"疑罪从轻"与冤案的发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既然赵作海等冤案的从轻判决是法官在明知其无罪下的无奈选择,应对之策只能是:尊重司法规律,还权于审判法官;建立判决说理机制,保证法官面对"明显疑点"案件时能够果断作出无罪判决。
郝川
关键词:疑罪从轻刑事证明疑罪从无
制度的自由维度考量——以哈耶克否定的自由观为视角
2012年
制度意指以法律为核心的国家立法及行政等部门制定和颁布的行为规则。文中从哈耶克否定的自由观为视角,通过探讨制度和自由的内在联系,揭示了自由否定性涵义的现实意义,阐释了制度可通过划定公民行为免受任意强制的界限来保障自由,因此,国家及行政部门在构建制度体系时应摒弃过多规定公民行为的肯定性程式化设计,同时也应合理限制国家和政府的公权力,尽量避免公权力带来的对自由及权益的任意强制。
张黎
关键词:哈耶克法治
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之反思与重构——基于对情节要素的独立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认定是否成立具体的犯罪是定罪活动的核心任务。传统刑法理论关于"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的充分条件"的命题,在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定性因素与定量因素之间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悖理与纠葛。合理解决此等困扰,只有突破犯罪成立标准的传统认识,将集中体现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概括性情节因素置于犯罪构成之外独立评价,进而重新构建犯罪成立的法律标准,即"犯罪构成+情节非显著轻微=犯罪成立"。
胡成胜
关键词:犯罪成立法律标准犯罪构成情节
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刑罚观——兼评刑法修正案(八)中的“社区矫正”被引量:2
2013年
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后,其中的一个名词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即"社区矫正"。之所以能够聚集起人们的注意力,主要在于它与我国之前的刑罚观念和刑罚形态有着较大的差异。按照马克思主义刑罚理念,刑罚是国家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惩治敌对分子而设置的专政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阶级对立在我国仅存在于狭小的局部,刑罚的阶级镇压功能也随之淡化。相伴于马克思主义刑罚观的发展,刑罚的社会意义和功能则逐渐凸显。社区矫正在马克思主义刑罚观的发展中被社会主义刑罚体系所接纳并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郝川马涛
关键词:刑罚社区矫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