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作品数:1,212 被引量:7,011H指数:31
相关作者:曾因明许鹏程王玮陈荣华傅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0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81篇医药卫生
  • 21篇生物学
  • 21篇文化科学
  • 13篇理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哲学宗教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56篇细胞
  • 112篇基因
  • 100篇肿瘤
  • 77篇蛋白
  • 64篇缺血
  • 56篇免疫
  • 43篇腺癌
  • 38篇外周
  • 38篇外周血
  • 38篇淋巴
  • 35篇凋亡
  • 35篇动脉
  • 35篇灌注
  • 34篇血管
  • 34篇胃癌
  • 31篇血清
  • 31篇干细胞
  • 29篇化疗
  • 29篇白血
  • 26篇抗体

机构

  • 15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30篇苏州大学
  • 12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02篇东南大学
  • 84篇徐州医学院附...
  • 53篇徐州医学院
  • 47篇南京大学医学...
  • 4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8篇南通大学
  • 32篇扬州大学
  • 30篇江苏省原子医...
  • 26篇江苏省肿瘤医...
  • 23篇南京大学
  • 21篇苏州大学附属...
  • 21篇无锡市疾病预...
  • 19篇江苏大学附属...
  • 18篇江苏大学
  • 1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8篇徐州医科大学
  • 16篇江苏省苏北人...

作者

  • 31篇曾因明
  • 23篇许鹏程
  • 22篇王玮
  • 19篇陈荣华
  • 18篇傅建新
  • 18篇吴元俊
  • 18篇张爱华
  • 15篇范建伟
  • 15篇吴德沛
  • 14篇陈宁
  • 14篇张培建
  • 14篇潘晓勤
  • 14篇陈子兴
  • 13篇唐晓文
  • 13篇黄成垠
  • 13篇钮伟民
  • 13篇杨建平
  • 11篇蔡毅
  • 10篇刘宝瑞
  • 9篇潘修成

传媒

  • 7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6篇江苏医药
  • 27篇徐州医学院学...
  • 2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1篇实用临床医药...
  • 20篇苏州大学学报...
  • 18篇口腔医学
  • 18篇中国实验血液...
  • 15篇中华血液学杂...
  • 15篇现代生物医学...
  • 13篇中国血吸虫病...
  • 12篇东南大学学报...
  • 1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1篇山东医药
  • 1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0篇中华医学杂志
  • 10篇工业卫生与职...
  • 10篇中国公共卫生
  • 10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12篇2022
  • 16篇2021
  • 16篇2020
  • 29篇2019
  • 34篇2018
  • 41篇2017
  • 75篇2016
  • 60篇2015
  • 56篇2014
  • 58篇2013
  • 67篇2012
  • 69篇2011
  • 72篇2010
  • 58篇2009
  • 60篇2008
  • 51篇2007
  • 33篇2006
  • 105篇2005
  • 68篇2004
1,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断裂点探针及其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研究进展
2004年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是产前诊断的一种新方案,理论上可避免以往产前诊断有异常而不得不终止妊娠的遗憾。染色体异常是PGD的很重要一部分,其中的染色体结构异常是。PGD的难点之一。用目前商业化的探针不能区分正常和平衡易位的核型,针对各个病例的跨断裂点探针能区分这两种核型。本文就跨断裂点探针的技术路线、应用实例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简要介绍。
吴畏刘嘉茵
关键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荧光原位杂交胚胎植入染色体异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下关节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上、下端椎及顶椎凸、凹侧下关节突软骨组织学分级和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探讨其软骨内成骨性生长在侧凸进展中的作用。方法:16例AIS患者,平均年龄13.5岁,取上、下端椎和顶椎凸、凹侧下关节突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其软骨细胞的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凋亡指数(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采用PCNA/PARP比值及组织学分级作为软骨内成骨活跃程度的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AIS患者上、下端椎和顶椎凸、凹侧下关节突软骨组织学分级、软骨细胞的增殖指数(PCNA)、凋亡指数(PARP)和PCNA/PARP比值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IS患者上、下端椎和顶椎凸、凹侧下关节突软骨内成骨活跃程度没有差异,关节突软骨内成骨性生长发育可能对脊柱侧凸进展没有明显的作用。
王守丰邱勇夏才伟朱泽章朱锋马兆龙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关节突软骨细胞凋亡
金黄色葡萄球菌EsxB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建立EsxB蛋白的表达、纯化方法,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者血清EsxB抗体阳性比例及其耐药特征。方法同源重组构建EsxB蛋白原核表达体系,诱导表达后果用超小波法破碎细菌,以镍离子螯合层析柱纯化EsxB蛋白;以EsxB为抗原,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78例临床金葡菌感染患者血清EsxB抗体;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检测相应的78株金葡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成功构建EsxB原核表达体系并纯化得剑EsxB蛋白;28.2%(22/78)的金葡菌感染患者血清EsxB抗体阳性,来自EsxB抗体阳性患着金葡菌分离株,其多重耐约菌株的的比例(100.0%,22/22)和耐甲氧两林菌株的比例(77.3%,17/22)均高于来自EsxB机体阴性患者的金葡菌分离株洲[分别为35.7%(20/56)和21.4%(12/56)](P值均〈0.01)结论建立了EsxB蛋白的表达、纯化疗法;分离自EsxB抗体阳性者的金葡菌均为耐药菌株,且大多数对甲氧西林耐药。
杜鸿张萍沈海英王敏戴晓莉
关键词:多重耐药蛋白纯化
加替沙星对老年COPD患者茶碱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考察口服茶碱缓释片(Theo-Dur)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特征,以及加替沙星(GAT)对茶碱PPK的影响,为调整用药方案和个体化给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NONMEM程序分析前瞻性收集的1...
仇向华梁红云王渊芮建中李金恒
关键词:茶碱老年群体药代动力学NONMEM加替沙星
文献传递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基因突变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利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乳腺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仅(PIK3CA)基因A3140G突变频率,以便建立快速检测基因突变的技术方法。方法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对62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DNA进行检测,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62例乳腺癌患者中检测出10例PIK3CA基因A3140G突变(突变率为16.1%),1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未发现该突变。PIK3CA基因A3140G突变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等无相关。结论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乳腺癌PIK3CA基因A3140G突变。
陈营朱旬肖莉李凯邢春根邹汉青
关键词:乳腺肿瘤分子开关基因突变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方案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就诊的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20例,均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oteracil potassium sustained capsules,S-1)和(或)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方案进行三线治疗。化疗2个周期后根据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按照NCI CTC 3.0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20例均可评价疗效,无完全缓解患者,部分缓解6例,病情稳定8例,疾病进展5例,有效率(response rate,RR)为3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08个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S-1和OXA方案的RR和DCR分别为63%和100%,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S-1方案的RR和DCR分别为13%和50%,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OXA方案的RR和DCR分别为0%和67%。16例存活,4例死亡。治疗相关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骨髓抑制及周围神经毒性,均在可耐受范围内。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S-1和OXA三药方案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这一方案可为晚期胃癌患者三线治疗方案提供选择。
仲悦娇陆建伟张琰沈波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胃癌
中性心肌显像剂^(99m)TcN(NOEt)_2的制备及生物分布被引量:10
1997年
为探索中性心肌显像剂99mTcN(NOEt)2(NOEt:N乙氧基,N乙基氨荒酸钠盐)的制备方法及生物学特性,合成了制备中间体〔99mTc≡N〕2+所需试剂及NOEt。在N的供体及还原剂存在的条件下,先加热制备中间体〔99mTc≡N〕2+,再在常温下制备99mTcN(NOEt)2。试剂及配体经IR、NMR、MS及元素分析等鉴定与结构相符。标记物经HPLC和TLC检测,放化纯及标记率均大于90%,在体外6小时内稳定。pH值74时的分配系数为427。大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药物能很快被心肌摄取,5分钟心肌摄取量为279%ID,90分钟为188%ID。结果表明,99mTcN(NOEt)2的体外性质稳定,心肌摄取快且高,滞留时间长,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方平周翔吴春英罗世能陈正平纪书仁
关键词:心肌显像剂^99MTC生物分布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分析α-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及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D-L1)分子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1例HBeAg阳性CHB患者接受α-干扰素治疗24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水平,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结果 治疗前CHB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表达水平与HBV DNA水平成正相关;治疗24周后,Treg水平明显下降,而单核细胞PD-L1表达无明显变化.在不同应答病例,治疗24周后外周血Treg和单核细胞PD-L1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同.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Treg和单核细胞PD-L1水平影响α-干扰素抗HBV疗效,测定外周血Treg比例和单核细胞PD-L1的表达,可作为α-干扰素抗HBV疗效预测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辛杰晶潘修成毛娟娟任劲松刘梅李丽
关键词: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单核细胞
99Tcm标记含丁基咪唑双膦酸系列化合物的制备及骨显像研究
唑来膦酸是分子内含有咪唑环的第三代双膦酸,具有很高的亲骨性,用Tc标记后可用于骨显像。本文自行设计合成了三种唑来膦酸衍生物,用Tc进行标记后研究其作为骨显像剂的可能性。 本论文以2-丁基咪唑为原料,分别与3-溴丙酸乙酯、...
张姝
关键词:骨显像剂生物学评价
文献传递
凝集素亲和层析分析血清GGT寡糖链结构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用凝集素亲和层析法 ,探讨血清 GGT在各种肝病时其寡糖链的变化 ,寻找出肝癌特异性GGT寡糖链结构 ,为进一步建立简易、特异的小柱亲和层析法分离肝癌特异性 GGT奠定基础。方法 以唾液酸酶水解 GGT糖链末端的唾液酸 ,再用 DSA和 Con A亲和层析柱对各种肝病患者血清 GGT进行洗脱 ,结合两种凝集素结合糖链的特性 ,分析其糖链结构。结果 血清经唾液酸酶水解 ,再用两种凝集素亲和层析后 ,发现肝病患者 GGT糖链结构均有所变化。N糖链天线数 :肝癌 >良性肝病 >正常人 ,糖链末端唾液酸量 :肝癌 >良性肝病 >正常人。肝癌病人出现和 DSA强结合组分 ,该组分不被 Con A结合。结论 肝癌病人血清 GGT可出现和 DSA强结合的三天线或四天线 N糖链 ,可利用这一特点建立检测肝癌特异性 GGT的凝集素亲和小柱层析法。
王念跃王惠民李鹤林方之勋王永志杨成保张永臣常伟
关键词:凝集素肝癌糖链
共1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