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40130469)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美青周振张俊华任燕刘小勇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咬合
  • 7篇下颌
  • 6篇颌关节
  • 6篇颞下
  • 6篇颞下颌
  • 6篇颞下颌关节
  • 6篇颞下颌关节紊...
  • 6篇颞下颌关节紊...
  • 6篇紊乱病
  • 6篇下颌关节
  • 6篇关节
  • 6篇关节紊乱
  • 4篇疼痛
  • 3篇牙合
  • 2篇咬合接触
  • 2篇咀嚼
  • 1篇第一恒磨牙
  • 1篇第一磨牙
  • 1篇电活动
  • 1篇调[牙合]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2...

作者

  • 8篇王美青
  • 3篇周振
  • 2篇任燕
  • 2篇张俊华
  • 1篇王晓瑞
  • 1篇薛飞
  • 1篇黎腾聪
  • 1篇吴昊
  • 1篇李晓峰
  • 1篇许毅飞
  • 1篇秦海燕
  • 1篇贺建军
  • 1篇李楠
  • 1篇卜宏
  • 1篇袁莉
  • 1篇刘蔚
  • 1篇刘小勇
  • 1篇王灿
  • 1篇张渊

传媒

  • 5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疼痛的临床描述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描述情况,分析TMD患者疼痛的特点。方法选择以口颌面部疼痛为主诉的TMD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疼痛的强度和相关功能丧失的程度,记录患者自述的疼痛规律和描述疼痛的词汇。结果90例患者主要为轻到中等强度的疼痛,男女之间以及急、慢性期之间疼痛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D疼痛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对心情状况有比较大的影响。急、慢性期患者下颌静止时疼痛出现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期患者常用酸痛、隐痛、刺痛和抽着痛来描述疼痛,慢性期患者常用的词汇是钝痛、木痛和胀痛。结论急、慢性期TMD导致的疼痛强度均较低,主要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心理状态。急、慢性TMD疼痛的描述词汇有所不同。
周振王美青李楠贺建军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
下颌第一恒磨牙咬合应力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分析在不同工况下下颌第一磨牙的应力分布变化,以期从学角度探讨咬合异常与牙裂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一颗青年下颌第一恒磨牙数字化,应用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模拟加载,观察不同作用力大小、作用部位及作用方向下应力分布情况,分析比较不同工况下应力集中的差异。结果:加载部位的影响:当加载作用点处于近中颊尖顶及颊斜面时,牙本质内牙髓顶角部无应力集中;随着加载点逐渐由近中颊尖颊斜面移向中央窝方向,牙颈部应力集中区由近中颊颈部经由近中颈部转移至舌侧颈部,当加载点趋近于中央窝时,则在近、远中颊髓角和近、远中舌髓角以及近、远中颈部出现较为广泛的应力分布区;加载方向的影响:在颊尖顶不同方向加载时,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牙尖局部及牙颈部,而且加载方向与颈部应力集中变化方向一致。舌侧方向加载时髓室顶还出现小的应力集中点,总体表现为加载方向与牙体应力分布变化一致;加载强度的影响:加载强度增大时未见牙髓顶角有应力集中的现象。结论:下颌第一磨牙近颊尖局部加载方向和加载部位对其牙颈部和牙本质髓角处应力集中具有明显的影响,而加载大小影响不明显。
刘蔚王美青
关键词:下颌第一磨牙有限元分析应力
正中咬合运动中咬合接触特征与升颌肌肌电活动关系的同步记录与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正常牙合受试者在最大紧咬时升颌肌肌电活动是否随咬合力的升高而增强.方法:应用T-ScanIII咬合分析和BioEMGⅢ肌电记录系统对16名男性无症状正常牙合受试者的咬合力、咬合接触及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肌电进行同步记录.结果:在ICP(intercuspalposition,牙尖交错位)作快速最大紧咬时,咬合接触点在双侧牙弓逐渐趋于平衡分布,且在咬合接触点数增加、咬合力增大的末期,升颌肌电位呈现出下降的特征;在对刃位及左、右侧颌位作最大紧咬时,随着咬合力的升高,对刃位时双侧MM肌电活动逐渐升高,而左、右侧合位时工作侧TA及非工作MM肌电活动出现升高,在整个咬合力升高过程中未见肌电幅值的下降.结论:ICP最大紧咬时可出现较低水平的肌电活动并对应较高的咬合力水平的情况,反应了此时升颌肌功能活动的效率较高.这意味着在咬合运动中为达到一定水平的咬合力需要额外的肌肉活动来实现,这种额外肌电活动的长时间存在可能会引起升颌肌出现疲劳甚至出现口颌面疼痛症状.
王晓瑞张渊许毅飞王美青
关键词:咬合接触咬合力肌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正畸病人错情况比较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探讨错主要类别(安氏错及覆覆盖关系)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组与正畸病人组间有无明显差别。方法: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症状为主诉的369例(TMD组),要求正畸治疗的933例(MAL组),对两组人群同年龄、同性别配对,取研究模观察。结果:①两组比较安氏错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②TMD组深覆病例明显高于正畸治疗组,而前牙对刃、反,后牙反的比例均明显低于错组(P<0.05)。结论:深覆与TMD关系比较密切。
薛飞王美青李晓峰刘小勇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错[牙合]
调治疗对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症状的疗效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调牙合对TMD疼痛症状的疗效。方法:36名有疼痛症状的TMD患者,18例进行调牙合治疗,18例作为对照,进行模拟调牙合。这两组按照病程又分为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比较治疗前后咬合接触点数和疼痛强度变化,以及咀嚼运动轨迹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咬合接触点数显著增加(P<0.05),急性期组即时疼痛无改善(P>0.05),24 h疼痛值明显下降(P<0.05),慢性期组两种痛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调牙合治疗对咀嚼运动轨迹的稳定性和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建立广泛而稳定的咬合接触关系,对于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慢性疼痛症状具有明显效果。
周振王美青卜宏任燕
关键词:疼痛
两校口腔医生制作全口义齿时使用面弓情况的调查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调查全口义齿制作过程中面弓应用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问卷调查两所口腔医学院修复科36名医生。结果:91.67%的医生认为其90%以上的患者对疗效满意;所有医生均不常用面弓,61.11%从未用过面弓。38.89%认为不用面弓影响义齿质量,19.44%认为面弓无价值。77.78%认为用简单架修复的质量低于用全可调试架。所有医生都认为颌位关系重要。戴牙时75%的医生调。结论:制作全口义齿并非必须使用面弓,调等是弥补义齿微小误差的重要步骤。
薛飞王美青储岚岚孙翔李晓峰
关键词:咬合全口义齿
调对TMD慢性疼痛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初探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调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TMD伴慢性口颌面痛患者21例,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予以本课题组所报道的方法进行调治疗,以建立平稳咬合接触为目标,对照组作模拟调。检测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1月时疼痛指数(VAS)、开口度及咬合力水平。结果:治疗组VAS降低(p=0.000),开口度增加(p=0.008),咬合力有所增加(p=0.050),与对照组相差显著。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以建立自然牙列稳定咬合接触关系为目的的调治疗可以明显缓解TMD慢性疼痛。
黎腾聪王美青Kelun WangPeter Svensson
关键词:调[牙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慢性疼痛
调牙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疼痛效果及其可能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调牙合对TMD疼痛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TMD疼痛患者58例,将无以下3种咬合表现者归为A组(35例):内倾型深覆牙合、上下后牙同名牙尖相对、反牙合或锁牙合牙≥3处,有其表现者归为B组(23例)。结果:1)A组治疗后即刻及1月时VAS值都降低(P<0.01),B组仅治疗1月后降低(P<0.05);2)治疗1月后咬肌和颞肌前束肌电对称性A组升高(P<0.05),B组无变化(P>0.05);3)治疗1月后A组咬合接触点数及对称性增加(P<0.05),B组无变化(P>0.05);4)上述疗效与TM J病变程度、病程、年龄等因素无密切关系。结论:调牙合治疗可以缓解无明显诱因而发病的TMD疼痛,但其疗效受咬合类型的影响。
秦海燕王美青袁莉张俊华王灿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接触
急、慢性咬合干扰致雌性大鼠咀嚼肌痛觉敏感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咬合干扰对咀嚼肌机械压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对大鼠施以急、慢性咬合干扰,设空白对照和去咬合干扰对照,测量实验前及实验后15d颞肌和咬肌对von Frey尼龙毛刺激反应阈值,以累加logit模型作组间比较。结果:急、慢性咬合干扰均可增高咀嚼肌痛敏分值(P<0.05),急性咬合干扰组更明显,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为:干扰侧颞肌、干扰侧咬肌、干扰对侧颞肌(P<0.05),对干扰对侧咬肌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咬合干扰可致咀嚼肌痛觉敏感。
陈霜王美青刘晓东吴昊孙磊刘蕾
关键词:咬合干扰咀嚼肌动物行为学
咀嚼运动轨迹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症状和咬合异常的关系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下颌咀嚼运动轨迹特点,及其与症状和咬合异常的关系。方法:23名无症状大学生志愿者和130名TMD患者,取研究模,记录咀嚼运动期轨迹。结果:无症状对照组和TMD组咀嚼运动期轨迹的形态没有显著差异(P>0.05)。TMD组矢状面咀嚼运动轨迹的ICP稳定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冠状面上咀嚼运动轨迹的ICP稳定比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TMD组矢状面期轨迹分型与近远中向咬合关系的3级计分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1),近远中向咬合关系不正常者出现不重合型轨迹的比例较高。疼痛和关节弹响症状与咀嚼运动期轨迹形态无关。结论:近远中向咬合关系对咀嚼运动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周振王美青张俊华任燕
关键词:咀嚼运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