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3515110011)

作品数:5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陈艺晖林艺芬林河通赵云峰张居念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篇龙眼
  • 4篇果皮
  • 4篇果实
  • 4篇采后
  • 3篇果皮褐变
  • 3篇褐变
  • 2篇拟茎点霉
  • 2篇龙眼果实
  • 2篇茎点霉
  • 1篇脂肪酸组分
  • 1篇脂氧合酶
  • 1篇侵染
  • 1篇细胞膜透性
  • 1篇龙眼果皮
  • 1篇膜透性
  • 1篇膜脂
  • 1篇活性氧代谢
  • 1篇果实采后
  • 1篇褐变控制
  • 1篇褐变因素

机构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5篇林河通
  • 5篇林艺芬
  • 5篇陈艺晖
  • 3篇赵云峰
  • 2篇林钟铨
  • 2篇张居念
  • 2篇陈梦茵
  • 1篇孔祥佳
  • 1篇林毅雄

传媒

  • 2篇包装与食品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研究拟茎点霉侵染对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采后龙眼果实用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04个孢子/mL)浸泡接种5 min,以无菌水处理的龙眼果实为对照。经过处理的果实在(28 1)℃、相对湿度90%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果实病害指数、果皮褐变指数、MDA含量、产生速率、活性氧清除酶(SOD、CAT、APX)活性和内源抗氧化物质(AsA、GSH)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果实相比,拟茎点霉侵染提高了龙眼果实病害指数和果皮褐变指数。同时,拟茎点霉侵染促进龙眼果皮产生速率增加,且在整个侵染过程维持较高水平;拟茎点霉侵染0—2 d内的果皮GSH含量和APX活性明显下降而SOD和CAT活性快速上升,侵染2—5 d内的果皮APX活性快速上升而SOD和CAT活性快速下降,侵染5 d后的果皮SOD和APX活性快速下降;在整个侵染过程的果皮AsA含量快速下降,而MDA含量增加。【结论】拟茎点霉侵染导致龙眼果皮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而积累大量活性氧,大量的活性氧对细胞膜结构的破坏会引起细胞区室化功能的丧失,使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其结果引起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和黑褐色高聚物的形成而导致龙眼果皮褐变。
陈艺晖林河通林艺芬张居念赵云峰
关键词:龙眼果皮褐变拟茎点霉侵染活性氧代谢
活性氧清除剂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果皮褐变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研究了外源活性氧清除剂棓酸丙酯(0.01%、0.05%和0.1%)、抗坏血酸(0.2%、0.4%和0.5%)和谷胱甘肽(0.01%、0.05%和0.1%)处理对(10±1)℃、(15±1)℃和(20±1)℃贮藏下的采后"福眼"龙眼果实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不同浓度的棓酸丙酯、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处理均可以抑制采后龙眼果实的果皮褐变,其中,0.1%PG处理20 min并在(15±1)℃下贮藏10d对采后龙眼果实的果皮褐变抑制效果最好。
林毅雄林艺芬林河通陈艺晖陈梦茵林钟铨
关键词:龙眼果实果皮褐变褐变控制
棓酸丙酯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的保鲜效应被引量:19
2013年
探讨了棓酸丙酯处理对采后龙眼果实保鲜效应的影响。采后龙眼果实用浓度为5 mmol/L的棓酸丙酯浸泡20 min,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果实晾干后用0.015 mm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密封包装,在(15±1)℃下贮藏。贮藏期间测定果实采后生理、品质和保鲜效果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棓酸丙酯处理可有效降低龙眼果实呼吸强度,延缓果皮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保持较高的果肉总糖、蔗糖、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和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降低龙眼果皮褐变指数和果肉自溶指数,提高果实好果率。在(15±1)℃下贮藏6 d时,棓酸丙酯处理的龙眼果实好果率为85%,而对照果实只有72%。因此认为,浓度为5 mmol/L的棓酸丙酯浸泡20 min可有效延缓采后龙眼果实衰老、提高龙眼果实贮藏品质和保鲜效果。
林艺芬林河通陈艺晖陈梦茵林钟铨
关键词:龙眼保鲜
龙眼采后果皮褐变因素及防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果皮褐变是影响龙眼采后贮藏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影响龙眼果实采后果皮褐变的因素及常温贮藏、低温贮藏、气调贮藏、热处理、辐照等防褐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艺晖林艺芬林河通孔祥佳赵云峰
关键词:龙眼果实果皮褐变
拟茎点霉侵染对采后龙眼果皮LOX活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用拟茎点霉(Phomopsis longanae Chi)侵染福眼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Fuyan’)果实,研究龙眼果皮脂氧合酶(LOX)活性、膜脂脂肪酸组分和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及其与果皮褐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拟茎点霉侵染导致龙眼果皮褐变指数、LOX活性和细胞膜透性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组分[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和花生一烯酸(C20:1)]下降而饱和脂肪酸组分[棕榈酸(C16:0)和硬脂酸(C18:0)]增加,脂肪酸不饱和指数(IUFA)和脂肪酸不饱和度下降。拟茎点霉侵染提高龙眼果皮LOX活性和加速膜脂不饱和脂肪酸的降解,从而破坏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导致膜系统区室化功能丧失,使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接触,引起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和黑褐色高聚物形成,导致龙眼果皮褐变。
陈艺晖林河通林艺芬赵云峰张居念
关键词:龙眼脂氧合酶脂肪酸组分细胞膜透性拟茎点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