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162)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2H指数:6
- 相关作者:张志剑王兆德李津津沈建国朱荫湄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浙北下渚湖湿地上覆水-底泥界面磷素特征与水质响应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健康湿地是面源污染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以浙北下渚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同步开展上覆水及底泥磷素野外调查;模拟湿地枯水季节设计微型静态湿地水柱试验,揭示上覆水-底泥界面磷素交换规律、磷库特征及其潜在水质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下渚湖湿地底泥总磷(TP)含量范围为0.187-0.591 mg.g-1,属于中度富磷;全年水体TP浓度为0.022-0.718 mg·L^-1;水体磷素,即TP、溶解性磷(DP)及颗粒磷(PP)浓度大小的季节性特征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在上覆水磷素浓度梯度(0.0-10.5 mg·L^-1)胁迫下,微型静态湿地水柱模拟表明,湿地底泥吸附上覆水磷素依次呈现缓冲吸附过程、快速吸附过程、及慢速吸附过程等3个特征性过程.在上覆水DP为1.0 mg·L^-1的胁迫下,枯水季节湿地底泥磷库增量分配代表性比例分别为:弱结合态磷0.0%、铁/锰结合态磷(Fe-P)19.9%、碱可提取磷66.3%[其中铝结合态磷(Al-P)58.0%;碱可提取有机磷(OPAlk)8.3%]、钙结合态磷(Ca-P)1.9%及闭蓄态磷(Res-P)11.3%.在枯水期可以通过补充铝盐的技术手段增加下渚湖湿地底泥对水体磷素的净化容量.
- 沈建国朱焕潮王兆德林渊厉帅谢贯虹张志剑
- 关键词:磷素底泥上覆水
- 杭嘉湖平原湿地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及其水质响应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选取太湖流域南冀31处代表性滨岸带湿地采样点进行底泥-上覆水磷素状况面上调查,并选取该区腹地下渚湖湿地作为典型案例研究.面上调查表明,湿地底泥含总磷(TP)0.17~1.20 mg?g-1,最大吸附量(Qmax)为228.1~824.5 mg?kg-1,存在富磷化趋势.底泥NaOH+EDTA-P的积累与TP密切相关,并伴随其积累Olsen-P含量提高.湿地上覆水含TP 0.036~0.944 mg?L-1,普遍达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总颗粒态磷(TPP)占TP含量的69.1%±15.0%,溶解态活性磷(DRP)相对较低;水源区湿地水体磷素水平低下.面上调查与典型案例下渚湖湿地研究发现,底泥TP及(或)Olsen-P与对应上覆水TP浓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仅从内源底泥富磷水平及其组分特征分析不能直接预测太湖流域南冀滨岸带湿地上覆水的磷素变化趋势.
- 朱焕潮沈建国王兆德林渊张志剑
- 关键词:太湖流域上覆水磷素水质
- 南太湖区域水浆管理技术与稻田磷素流失控制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南太湖区域内稻田磷素的流失浓度及负荷与田间水浆管理技术密切相关.本研究在南太湖区域农业生态与植物保护监测站(余杭区)建立中长期试验基地,重点探索稻田养分管理技术-节水灌溉模式-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组合技术控制下水田磷素流失的过程及其截流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的磷肥施用水平下田表水磷素浓度随时间的降低而降低,随之趋于背景含量水平.传统灌溉总磷负荷为0.046~3.569kg·hm-2,节水灌溉总磷负荷为0.023~2.602kg·hm-2,传统灌溉比节水灌溉具有更高的磷素流失风险.本次试验提出了稻田水分"零排放"的技术模式,实现了传统灌溉总磷净负荷-0.102 kg·hm-2,节水灌溉总磷净负荷为-0.078 kg·hm-2,传统灌溉的截流磷素量高于节水灌溉模式.在无排水的前提下,稻田在P循环的"源-汇"交替中扮演"汇"的角色,实现了稻田圈截流磷素的生态作用.考虑多变的天气情况,节水灌溉模式在截流磷素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可有效地使稻田向太湖的年磷素输出量最小化.
- 李津津姚菊祥郑洪福沈建国朱焕潮王兆德朱荫湄张志剑
- 关键词:磷稻田截留面源污染
- 水文因素影响稻田氮磷流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07年
- 水文因素为农田氮磷元素的迁移提供了动力和载体,对稻田氮磷元素的流失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新型的稻田水分管理模式以代替传统的水分管理模式,对于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调研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稻田氮磷流失特征、传统水分管理模式的弊端,并从新型稻田水分管理模式的种类、削减氮磷流失的效果与机理、与水平衡模型、营养负荷模型等结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水文因素影响稻田氮磷流失的研究现状。进行稻田土壤吸附氮磷容量及人工调节机制的研究,在部分地区开展流域化水分管理系统研究,以及适用于我国稻田的水平衡模型和营养负荷模型的建立和深入研究应为今后我国关于水文因素影响稻田氮磷流失方面研究的一些方向。
- 张志剑王兆德姚菊祥朱荫湄李津津
- 关键词:水分管理稻田氮磷
- 蚯蚓堆肥及蝇蛆生物转化技术在有机废弃物处理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3年
- 有机废弃物处置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与潜在资源浪费已引起广泛关注,生物堆肥处理是解决有机废弃物污染与再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蚯蚓堆肥和蝇蛆生物转化是废弃物生物处理与利用的两项代表性技术,不仅可将废弃物基质转化为均匀且稳定的类腐殖质化合物,同时收获丰富的虫体蛋白.本文在介绍蚯蚓堆肥和蝇蛆生物转化基本定义与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两种技术的工艺过程与机制、影响因素与控制、以及废弃物生物质特性演变规律等;进而阐述了虫体生物量转化、肠道消化分解、生物酶降解、以及微生物区系等多重物理及生化机制共同实现有机废弃物减量化-增值化-稳定化处理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工程应用潜力与发展前景.
- 张志剑刘萌朱军
- 关键词:蚯蚓堆肥有机废弃物减量化
- 太湖流域南区湿地磷状况及其滞留能力被引量:5
- 2009年
- 选取太湖流域南区29个典型湿地采样点进行土-水磷素状况调查,并采集杭州西湖茅家埠、湖州德清下渚湖、湖州长兴包漾河等泥样进行静态柱和稳流水槽模拟实验.研究区域湿地底泥含TP 0 169-1.200g/kg,Olsen-P 7.08-67.08mg/kg,最大吸附量为269.5-824.5mg/kg.NaOH+EDTA-P占底泥TP的52.%±11.6%,且伴随其积累会提高Olsen-P含量.相应上覆水含TP 0.036-0.944mg/L,总颗粒态磷占TP含量的70.9%±13.2%,DRP相对较低.静态柱实验中的DRP初始阶段缓慢下降,之后快速下降并维持在稳定水平.稳流水槽实验的DRP动态表现出准U型曲线特征.经验证,底泥的磷素吸附能力在Langmuir吸附实验及室内模拟实验中表现一致.
- 王兆德郑洪福姚菊祥张建英李津津张志剑
- 关键词:湿地磷素太湖流域
- 市政污水处理厂生物除磷运行效能与机理分析被引量:17
- 2010年
- 选取浙江北部10个污水处理厂,调研污水厂生物除磷的运行效能并开展污泥活性以及微生物分布特征及其除磷机理的研究.通过活性污泥批试验表明,厌氧释磷率和好氧聚磷率(以P计)平均为2.4mg/(g·h)和2.2mg/(g·h);反硝化聚磷菌(DPAOs)占聚磷菌(PAOs)的比例为0.0%~80.1%.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对活性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聚磷菌(PAOs)比例为2.0%~8.7%,聚糖菌(GAOs)比例为1.3%~22.4%.根据调查结果和生物除磷性能研究,可通过调整污水营养成分和设置独立前置反硝化池等方法改善除磷效果.
- 张志剑周林强李慧王行陈晓燕朱希徐心
-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聚磷菌聚糖菌反硝化聚磷菌
-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建设措施及相关技术被引量:3
- 2010年
-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独特的生态、社会、经济作用,湿地公园的建设正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截至2009年1月,我国已经建设和已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达到68个,从湿地的规划和营建2方面介绍建设湿地公园的核心思想和技术。
- 李文明胡月仙孟鹏翔张凯张志剑俞永远
- 关键词:湿地城市湿地公园营建技术
- 模拟湿地生境升温条件下湿地底泥-水体磷元素循环特征被引量:5
- 2011年
-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与水质安全和水质演变密切有关的湿地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长三角南区6块磷库与碳库具有显著差异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微宇宙原理的湿地生境研究平台模拟升温环境,以现实环境温度为对照组,以(5±1)℃的温度为升温组,探讨升温条件下的湿地磷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加速了湿地底泥向层间水和上覆水中释放磷元素的强度。对于含高铁结合态磷的湿地底泥,其上覆水总磷和溶解态活性磷含量随季节变化显著,并且夏季磷元素释放量明显高于冬季。6块湿地底泥层间水中磷含量远高于上覆水,底泥表现出明显的磷"源"特性。温度升高促进了磷元素从底泥向层间水中的释放,增加了未来磷元素向上覆水中迁移释放的风险性。升温条件下,6块湿地底泥中磷酸酶活性具有增加的趋势。温度升高使低磷库湿地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有机磷的矿化作用增强。升温条件下,湿地底泥活性有机质含量的升高、有机质降解速率的加快是导致磷元素释放的主要原因。
- 王行张志剑李津津徐心
- 关键词:湿地底泥磷元素水体磷酸酶有机质
- 废弃物生物质液化制取生物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4年
- 废弃物生物质处置不当引起的环境污染与潜在资源浪费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废弃物生物质液化制取生物油是解决有机废弃物污染及其能源化再利用的一种新技术。在对多糖、木质素、蛋白质、油脂等生物质大分子聚合物的液化机制阐述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温度、加热速度、粒径、压强、停留时间、液固质量比,特别是催化剂以及还原气和供氢剂等反应条件或参数对生物油的影响机制,最后介绍了生物质液化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该技术存在的若干问题。
- 张志剑李鸿毅朱军
- 关键词:液化工艺参数生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