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60070)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吴衍发眭美琳黄桂娥赵春艳刘剑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艺术
  • 4篇文学

主题

  • 5篇艺术
  • 2篇艺术功用
  • 2篇艺术批评
  • 2篇载道
  • 2篇清代
  • 2篇自娱
  • 2篇嬗变
  • 2篇晚明
  • 2篇文以载道
  • 1篇当下
  • 1篇典范
  • 1篇雕塑
  • 1篇心学
  • 1篇休闲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视角
  • 1篇一般艺术学
  • 1篇艺术观
  • 1篇艺术观念
  • 1篇艺术学

机构

  • 4篇贵州大学
  • 3篇安徽财经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1篇贵州财经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3篇吴衍发
  • 2篇眭美琳
  • 2篇黄桂娥
  • 1篇刘剑
  • 1篇赵春艳

传媒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新疆艺术学院...
  • 1篇遵义师范学院...
  • 1篇黄河之声
  • 1篇艺术学界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穿越艺术的批评之门——评凌继尧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
2014年
自艺术学理论学科成立以来,在该学科的学科构架中,艺术学原理著作虽然受文学理论研究思维惯性影响,其研究成果却不断面世,且艺术学的学科意识越来越强。受以史为鉴这一学术传统的影响,艺术史的研究一直是最为深厚和扎实的领域。但是,既属于艺术批评学又属于艺术史的艺术批评史,其研究成果一直局促于门类艺术批评史。在以打通门类艺术为宗旨的艺术学理论视野下,由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凌继尧主编的《中国艺术批评史》的再版(辽宁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该书由凌继尧、张爱红、张晓刚和黄桂娥分章撰写,后三者都是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培养的博士)无疑对改变艺术批评史的研究现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剑
关键词:艺术批评
明代戏曲艺术功用观念嬗变论析被引量:1
2016年
明代晚期,戏曲艺术在功用观念上由此前极端重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教化的非审美功能转向高扬艺术审美情感、重视艺术自身特征的审美功能,完成了由"文以载道"向"文以自娱"的嬗变。这种嬗变是明中后期以来心学播布、市民文艺繁荣和商业经济发展等因素相互作用和渗透的必然结果,推动了晚明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和发展。而戏曲艺术娱乐观念的流行,预示着戏曲文学传统功利主义功能的淡化,而其作为艺术本体的审美特性得到了强化与凸显,这对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特质的丰富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嬗变过程中,虽然艺术的教化功用观念已经明显下降,并退居次要地位,但其作为功能体系中唯一涉及作品社会意义的重要审美标准,仍旧是艺术审美与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吴衍发
关键词:文以载道心学
试谈佛山“醒狮”文化被引量:6
2016年
佛山地处广东珠三角腹地,自古以来崇文尚武,交通便利,商业发达,是南狮、粤剧和南拳的发源地。本文从佛山醒狮的历史渊源、表演形式、文化内涵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保护和弘扬醒狮文化,望其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眭美琳
关键词:职业化
晚明艺术观念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价值被引量:1
2016年
晚明时代政治的腐朽衰微与商业经济的繁荣共存、专制统治的强化与个性解放思潮的兴盛同在,其间复裹挟着心学的广泛流行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文化的淘洗激荡和思想文化界的骤然转捩,使中华传统审美观念发生裂变和衰落,大众审美趣味成为主流,社会审美转向感官享乐,时代审美由艺术审美转向生活审美,由此而导致审美情感与艺术观念发生重大变异,提倡个性心灵解放、反对传统观念束缚,形成了一种强大的不断变革的艺术观念和美学思潮。晚明文人艺术家艺术观念与活动中标举情性、以情反理和任情娱适,艺术游戏于有法与无法、他律与自律之间,逡行于雅与俗之中,以及对"以丑为美"的浪漫审美之旅的追求等,构成了晚明艺术观念的时代精神的主要内涵。晚明艺术观念的时代精神表明,晚明艺术正走向全面复兴,艺术观念正趋于全面成熟,呈现出继往开来,孕育并引领着中国艺术观念结束古典、走向近代的历史意义。对晚明艺术精神的历史价值的深刻揭示正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吴衍发
关键词:历史价值艺术观念美学思潮
“闲”之乐与“亡”之悲——大观园主子们负价值休闲的当下意蕴
2016年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悲剧小说的高峰,这是学界早已达成的共识。对其悲剧性的研究视角颇多,但还鲜有从休闲美学的视角对之进行剖析的文章。因而,从此视角去解读《红楼梦》文本中对大观园主子们休闲活动的大量描写,一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即"闲"之乐强化了"亡"之悲,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深化对其悲剧性的认识;二则结合当下分析《红楼梦》大观园主子们"闲"之"悲"超历史时空的价值意蕴,不仅能使《红楼梦》的经典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得以新的诠释与展现,更能启发当下人对生命中之"闲"特别是负价值休闲进行冷峻的审视与深入的思考,从而对现代人新的人生闲适境界的开启提供价值意义。
赵春艳
关键词:红楼梦
从“文以载道”到“文以自娱”——论晚明戏剧艺术功用观念之嬗变被引量:3
2015年
晚明戏曲艺术在功用观念上完成了由"文以载道"向"文以自娱"的嬗变。这种嬗变是明中后期以来心学的播布、市民文艺的繁荣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等彼此间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艺术功用观念由此前极端重视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教化观念的非审美功能,转向以高扬艺术审美情感、重视艺术自身特征的审美功能,从而推动了晚明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和发展。而戏曲艺术娱乐观念的流行,预示着戏曲文学传统功利主义功能的淡化,而其作为艺术本体的审美特性得到了强化与凸显,这对文学艺术本身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特质的丰富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嬗变过程中,虽然艺术的教化功用观念已经明显下降,且退居次要地位,但其作为功能体系中惟一涉及作品社会意义的重要审美标准,必将仍旧是艺术审美与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吴衍发
关键词:文以载道戏剧艺术晚明
恽寿平《南田画跋》中的三重审美境界追求
2014年
恽寿平强调画意需求"远"。他认为个体能够通过对三重层层递进地穿越以"远"为核心的境界,实现与古人"近"距离接触的梦想。三重审美境界即荒寒之境:身体——行动的绝尘之远;简淡:视觉——精神的清高之远;幽游:魂魄——幻化的玄妙之远。达致"幽游"之境后,与古人同游一室的至美理想就能实现。
黄桂娥
关键词:简淡荒寒
艺术学理论学科视角下艺术批评史教学的革新——以《清代艺术批评史》教材书写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艺术学理论学科视角下的《清代艺术批评史》课程教材,强调研究艺术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规律,以打通门类艺术为己任。以一般艺术学的视角去梳理清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在目前属于一项比较紧迫的教材研究。本文研究艺术学理论学科视角下清代艺术批评史教程编写的革新,其研究的现实价值:学科的完善;偏见的消除;教育教学活动内涵的提升。其学术意义:为后来的中国艺术批评史教程书写作体例上的参照;艺术学学科理论与历史研究的结合,促成理论成果与中国当代艺术学理论建设及艺术实践的链接与转化。
黄桂娥
关键词:一般艺术学清代
论清代艺术批评中的“典范重建”思想
2014年
清代艺术批评中的"典范重建"思想,即是在艺术"典范"式微的历史语境下,一些艺术批评人士期望通过种种挽救性的努力,重新建构起"典范"曾经有过的值得人们永久膜拜和永久遵循的权威特质。如王夫之提出了"礼宜乐和"的艺术理想,重新确立"礼乐"在审美理想人格构建中的典范意义;姜宸英提出"以摹为学",来重振魏晋书法的"典范";王原祁企图重建黄公望绘画"平淡天真"典范风格的权威地位。"重建典范"的艺术批评思想,从更深层次来阐释,其实体现了清人以下几种精神追求:一、圣人权威性的追求;二、秩序持续性的追求;三、信仰规范性的追求;四、远古理想性的追求。
黄桂娥
关键词:诗歌雕塑
试论广东连南排瑶长鼓舞被引量:2
2016年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是我国十二个瑶族自治县之一,为瑶族中盘瑶支系的排瑶分支。在春节、元宵节、"耍歌堂"等传统节日里,排瑶同胞都会通过跳长鼓舞表示庆祝,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长鼓舞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动作粗犷奔放、矫健优美,为排瑶同胞的集体记忆和族群认同的身体符号,也是男女青年的感情纽带。
眭美琳
关键词:排瑶长鼓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