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8KJB150012)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黄维陈润锋张胜兰马琮安众福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电致发光
  • 3篇发光
  • 2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电池
  • 1篇电致发光材料
  • 1篇阳极
  • 1篇阳极氧化法
  • 1篇氧化钛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手性
  • 1篇手性识别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萘酚
  • 1篇联萘
  • 1篇联萘酚
  • 1篇纳米
  • 1篇纳米管
  • 1篇光材料
  • 1篇含磷

机构

  • 4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4篇陈润锋
  • 4篇黄维
  • 2篇安众福
  • 2篇马琮
  • 2篇张胜兰
  • 1篇石乃恩
  • 1篇姜鸿基
  • 1篇范曲立
  • 1篇李欢欢
  • 1篇史慧芳
  • 1篇刘斌
  • 1篇郑超

传媒

  • 3篇化学进展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含磷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被引量:6
2010年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有机电子学和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有机π共轭体系中引入杂原子是一种有效调节材料光电性能的手段。磷原子既可以通过其d轨道与π共轭体系间的σ-π相互作用来改变材料的电子结构,又具有很好的可修饰性,如被氧化、硫化或与金属配位等,从而能有效地调控材料的光电性能。因此,磷原子的引入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结构设计和光电性能改善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得到了研究者较多的关注。本文根据引入磷原子的不同方式,综述了磷杂环戊二烯、二噻吩并磷杂环戊二烯、磷芴以及磷杂聚苯撑乙烯等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面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含磷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张胜兰陈润锋姜鸿基刘斌黄维
联萘酚衍生物的光电功能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联萘酚及其衍生物具有C2轴不对称性、修饰位点多、手性构型高度稳定等特点,在分子或离子识别、有机电致发光(OLED)、非线性光学以及分子机器等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依据联萘酚衍生物光电功能材料分子结构的不同,总结了其结构修饰的设计原理、修饰方法及其应用,评述了各位点修饰材料的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关系:单位点及多位点修饰的联萘酚,主要是通过氢键作用、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等机理实现分子或离子识别,多应用于荧光化学传感器;双位点修饰的联萘酚,主要是利用扭转非平面结构和π共轭特性等调节光电性能,广泛应用于OLED;同样,基于C2轴不对称性和手性诱导特性,联萘酚衍生物在非线性光学以及分子机器等领域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联萘酚类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安众福陈润锋史慧芳马琮石乃恩黄维
关键词:联萘酚有机电致发光手性识别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结构设计方法概述被引量:2
2010年
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因其巨大的科学和商业价值而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深入研究使PLED器件日益走向实用化。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设计是新材料开发的灵魂,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工作概述了高分子发光材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详细介绍了单分子结构设计方法及其相关的基本思路和理论,分析了聚集态结构对材料及其器件性能的影响,概括了聚集态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最后提出了高分子发光材料结构设计的一般性思路,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发展方向。
陈润锋郑超范曲立黄维
关键词: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11年
介绍了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技术发展历程,论述了其制备过程及生长机理,探讨了电解液、pH值、氧化电压、氧化时间、氧化温度和后处理方法等因素对TiO2纳米管结构和形态的影响,综述了近几年来利用TiO2纳米管组装染料敏化、量子点和本体异质结等太阳能电池所取得的进展,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李欢欢陈润锋马琮张胜兰安众福黄维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管阳极氧化法太阳能电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