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8B03)

作品数:18 被引量:317H指数:11
相关作者:林辉庄大方徐新良臧卓孙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遥感
  • 4篇遥感监测
  • 3篇森林经理学
  • 2篇针叶
  • 2篇植被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树种
  • 2篇高光谱遥感
  • 2篇城市
  • 1篇地物
  • 1篇地物波谱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害
  • 1篇洞庭湖
  • 1篇洞庭湖区
  • 1篇洞庭湖区湿地
  • 1篇多熟
  • 1篇多熟种植
  • 1篇叶绿素A

机构

  • 9篇中南林业科技...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林业局中...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8篇林辉
  • 5篇庄大方
  • 4篇徐新良
  • 4篇孙华
  • 4篇臧卓
  • 2篇邱冬生
  • 2篇李永亮
  • 2篇莫登奎
  • 2篇江东
  • 2篇石军南
  • 2篇马延辉
  • 1篇刘纪远
  • 1篇王占刚
  • 1篇严恩萍
  • 1篇唐小明
  • 1篇明涛
  • 1篇朱晓荣
  • 1篇龙植豪
  • 1篇刘磊
  • 1篇邵全琴

传媒

  • 6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理研究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年来青海三江源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动态变化被引量:99
2008年
在多期遥感图像支持下,通过对生态系统类型进行辨识,获得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空间分布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0年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格局稳定少动,生态系统类型变化相对缓慢,农田、森林、草地、水体与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年变化速率均小于0.5%,是长江、黄河流域乃至全国各区域生态系统转类变幅最小的稳定少动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变主要发生在草地和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上,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中部和东部地区,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广大西部和北部地区。
徐新良刘纪远邵全琴樊江文
关键词:生态系统空间结构
北京市城市用地百年变迁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对城市的空间扩展过程及其时空规律的研究,可正确地把握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预测城市发展趋势。本文利用数字化地形图、陆地卫星MSS、TM影像,对民国时期至2005年北京市城市用地的面积变化、扩展过程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北京市中心建成区及周边典型卫星城的动态变化作了重点分析。结果表明:在近百年的时间内,北京市建成区的扩展基本上呈现出以旧城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方式,并未在某一方向表现出特别明显的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内的扩展速度差异非常明显。北京市的道路交通用地发展迅速,周边卫星城的建设有较大的发展。
艾伟庄大方刘友兆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建成区遥感监测
湖南省主要森林类型植被指数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植被指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能客观反映植被物候信息。利用湖南省2006年MODIS/NDVI与MODIS/EVI数据,对不同森林类型的NDVI和EVI变化进行了对比与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1)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及灌木林NDVI季节变化不明显,曲线较平;EVI则有明显季节性,表现为钟形曲线。(2)落叶阔叶林的NDVI与EVI变化趋势一致,均呈钟形曲线。EVI能较好地描述各森林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适宜用作森林类型信息提取的基础数据。
马延辉林辉孙华
关键词:植被指数时间序列
退田还湖工程前后洞庭湖区湿地变化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前后(1996年、2004年)两期TM遥感影像分析,进行湿地变化及湿地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减少了3 753.99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1 213.19km2,人工湿地减少了2 540.80 km2。围垦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工湿地(水稻田)大面积减少,旱地面积大量增加,同时芦苇和林地面积增加。外湖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湿地的减少和林地面积的迅速增加,主要源于苔草滩地的减少,同时林地逐渐向泥滩地方向发展。退田还湖工程对湿地的减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存在一定区域内的围湖造田现象。从整体上来看,洞庭湖区的天然湿地仍处于退化状态。
张怀清朱晓荣周金星崔明
关键词:洞庭湖湿地遥感监测
基于ALOS数据的遥感植被分类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以广西平南县的植被覆盖为研究对象,以ALOS为遥感数据源,并对其进行了数据处理,运用信息量、相关系数及OIF方法,分析数据的波段特征;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根据各种植被光谱特征建立知识库,提出基于光谱信息的植被分类方法,并将其与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光谱特征的植被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分类总体精度显著提高,Kappa系数达到0.877;采用Landsat—5 TM遥感影像对该方法进行推广,分类总体精度为86.09%,Kappa系数为0.83。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有效地对植被进行分类与识别,并对不同数据源的植被分类有一定的普适性,为实现植被的自动化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严恩萍林辉莫登奎孙华白丽明
关键词:遥感光谱信息ALOS植被分类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森林树种分类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精准的森林树种分类是林业遥感研究的重要课题。高光谱数据具有丰富的波谱信息,能够探测到不同植被光谱的细微差异,为森林树种分类研究提供了数据来源。人工神经网络提供了任意维数输入输出矢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能够逼近任意的非线性连续系统,为森林树种分类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以马尾松成熟林、樟树幼龄林及荷花玉兰幼龄林为分类对象,将高光谱特征参数作为输入矢量,森林树种类别作为输出矢量,构建BP神经网络,开展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成熟林及樟树幼龄林的分类精度达100.0%,样本分类综合精度可达93.3%。
李永亮林辉孙华臧卓王四喜
关键词:森林经理学高光谱遥感BP神经网络
不同尺度下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连通性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城市绿地是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开展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特征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以长沙城市绿地景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探讨景观格局与连通性指数随粒度增加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粒度增加,各景观格局指数均具有尺度效应,且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尺度转折点;第一尺度域是选择适宜粒度的较好取值范围。本研究中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是80~90m。(2)斑块的相对重要性尺度效应不显著。随着物种运动能力越强,斑块分级的尺度效应减小。连通性指数IIC和PC值也不具有较强的尺度依赖性。(3)长沙市绿地景观的连通性不高,景观中连通性重要值较大的大型斑块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衡,有待今后规划改善。
臧卓张亚男
关键词:城市绿地连通性
汶川地震灾害核心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被引量:40
2008年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以多种卫星遥感数据为信息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综合分析技术,从地表植被、农田生态系统、河道水体、自然保护区以及消、杀、灭药剂等几个方面,对受灾的汶川等36个县市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汶川地震灾害核心区预计发生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面积为190.86km2,占灾区总土地面积的0.19%;灾区林、草地预计受损164.96km2,占灾区林、草地总面积的0.22%;灾区农田预计毁坏57.77km2,占灾区农田总面积的0.29%,受损农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灾区发生河道阻塞34处,主要分布在龙门山北段的平武、北川、江油、青川、茂县等山体大量滑坡的县市;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主要生活区域,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1.44km2,受损林地面积比例为0.28%,给大熊猫的取食造成了严重威胁。
徐新良江东庄大方邱冬生
关键词:地震灾害生态环境遥感
典型农牧交错区LUCC及农牧交替演化过程分析——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被引量:10
2009年
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利用TM影像解译得到的三期土地利用数据(1988、1995、2000年)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农牧交错区的LUCC演化过程,主要采用土地利用开发度、耗减度、信息熵、空间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不同阶段农牧交替演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耕地、林地为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整个研究时段内,耕地开垦和草地减少是主导LUCC过程。耕地开垦面积达2424.12km2,草地减少1959.65km2。从前后两个时期来看,前期(1988-1995年)耕地和草地变化更为剧烈,耕地以增为主,草地以减为主;后期(1995-2000年)草地转出速度放缓,但耕地开垦速度仍相对较快,林地转出速度加快;(2)土地流转过程以农牧交替演化为主,前期草地与耕地的交替转化剧烈,草地开垦面积达到2 040.50km2,耕地撂荒还草634.75km2,耕地开垦主要集中在敖汉旗的北部;后期LUCC过程放缓,草地转耕地面积为828.50km2,主要发生在敖汉旗以及林西县北部地区等区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弃耕;(3)三个时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别为1.290、1.301、1.304,赤峰市土地利用系统有序程度在降低。农牧交错演化过程的分析,为研究该地区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变化和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董金玮徐新良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LUCC
黄淮海多熟种植农业区作物历遥感检测与时空特征被引量:21
2010年
多熟种植是高强度农业土地利用的重要特征,但由于缺乏在空间和时间上清晰描述农业多熟种植和作物种植历时空分布的数据,使得区域尺度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估计、农田生产力监测与模拟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黄淮海农业区是以冬小麦-夏玉米二熟制为主的我国粮食主产区,冬小麦和夏玉米分别为光合作用途径为C3和C4的作物,已有研究证明如果在估算生态系统生产力时不考虑一年两季作物及其光能利用率的差异则会导致生产力估算结果过低。研究结合农业气象站点地面作物物候观测数据和空间分辨率500m、8d合成的MOD IS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研究区二熟制作物的生长过程、物候特征和作物历的空间差异,发展基于EVI和LSWI时间序列曲线检测多熟区各季作物种植历的方法,获取黄淮海农业区空间表述清晰的熟制和各季作物的生长开始与结束时间数据,并应用农业气象站点数据对方法和所获取的作物历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论述的方法和提取的各季作物的作物历时空数据将能够应用于区域尺度农田生产力估算、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拟和农业生态系统监测。
闫慧敏肖向明黄河清
关键词:黄淮海多熟种植MODISEV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