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项目(2010696)

作品数:19 被引量:109H指数:6
相关作者:张淑兰魏恒王宁银铎张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医学高峰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宫颈
  • 8篇乳头
  • 8篇瘤病毒
  • 7篇宫颈癌
  • 6篇肿瘤
  • 5篇人乳
  • 5篇子宫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单核苷酸多态...
  • 4篇调节性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人乳头瘤
  • 4篇人乳头瘤病毒
  • 4篇乳头瘤
  • 4篇乳头瘤病毒
  • 4篇乳头状
  • 4篇乳头状瘤

机构

  • 19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常州市妇幼保...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张淑兰
  • 9篇魏恒
  • 8篇王宁
  • 7篇银铎
  • 6篇张瑶
  • 5篇肖倩
  • 5篇王诗卓
  • 4篇李威
  • 4篇鲁艳明
  • 4篇张乔
  • 4篇丁爱萍
  • 3篇欧阳玲
  • 2篇姜艳
  • 2篇张成普
  • 2篇霍乃晨
  • 2篇臧彬
  • 2篇贾佳
  • 2篇李国福
  • 2篇庞晓奡
  • 2篇朱佳妮

传媒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国际妇产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创伤与急危重...

年份

  • 1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oxp3^+T细胞与人乳头瘤病毒58型基因组整合在宫颈病变发展中的关系
2014年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组整合状态,研究Treg与人乳头瘤病毒整合状态在宫颈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的119例单一HPV58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及相应宫颈组织石蜡标本。包括正常宫颈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79例、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18例。多重PCR技术同时检测HPV58型E2和E6基因,通过E2/E6比值法评估HPV58型基因组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整合状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Foxp3表达情况。结果 HPV58的总整合率为81.51%,HPV58的整合率在正常组中为72.73%,CINⅠ组为76.19%,CINⅡ组为81.82%,CINⅢ组为88.00%,CC组为88.89%。HPV58的整合率随宫颈病变加重呈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9,P=0.004,线性趋势χ2检验)。Foxp3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 s=0.538,P=0.00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Foxp3表达强度在HPV不同整合状态下是不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8,P=0.002,Kruskal Wallis检验)。结论 HPV58基因组的整合与Foxp3+Treg在宫颈病变发展中密切相关。
朱佳妮周佳任张晶马宁耶张瑶常晓晗丁爱萍张淑兰
关键词:宫颈病变病毒整合调节性T细胞FOXP3
CCND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HPV感染及CIN3发病风险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检测CCND1基因rs9344位点在东北地区汉族女性中的基因型分布,探讨CCND1基因多态性与东北地区汉族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HPV感染后宫颈癌前病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PCR-RFLP)及测序方法,对东北地区汉族健康女性(n=533)和宫颈癌前病变CIN3患者(n=241)的CCND1基因rs9344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CCND1基因rs9344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东北地区汉族女性HPV感染风险无关,rs9344位点不同基因型并不影响非HPV感染者的CIN3患病风险,但HPV阳性者中,AA基因型对宫颈CIN3存在保护价值(OR=0.494;95%CI=0.255-0.955;P=0.036)。从整体来看,AA基因型降低宫颈CIN3的发病风险(OR=0.618;95%CI=0.390-0.980;P=0.041)。结论 CCND1基因rs9344位点多态性影响汉族女性对宫颈癌前病变CIN3的易感性,AA基因型具有保护价值。对于HPV感染后的人群来说,AA基因的保护价值更为显著。
王宁王诗卓肖倩李威魏恒张乔银铎欧阳玲张淑兰
关键词:HPV单核苷酸多态性遗传易感性CCND1
Wnt-11及其受体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Wnt-11及其受体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宫颈癌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9年至2010年在我院收集43例宫颈癌组织、15例宫颈内瘤变组织、27例宫颈正常组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Wnt-11及Ror2在宫颈正常组织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Wnt-11在宫颈癌及宫颈病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30,0.006),与临床FIGO分期(P=0.020)、淋巴结转移(P=0.033)、人乳头瘤病毒(P=0.023)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nt-11和ROR2基因在宫颈癌变及宫颈癌前病变组织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表达(P=0.002,0.039;P=0.000,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nt-11 mRNA与ROR2 mRNA表达与临床FIGO分期(P=0.000,0.000)、人乳头瘤病毒(P=0.008,0.011)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nt-11 mRNA与ROR2 mRNA在宫颈癌的表达相关(r=0.82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Wnt-11、ROR2在宫颈癌中表达增强,其表达强度存在相关联系。Wnt-11、Ror2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穆庆魏恒张瑶罗清双庞晓奡张淑兰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型壳蛋白(HPV16型L1壳蛋白)在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6—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病房或门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及宫颈组织蜡块各11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16型L1壳蛋白在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NILM,25例)、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2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8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17例)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16型L1壳蛋白在正常或慢性宫颈炎(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40例)、CINⅡ~Ⅲ级(30例)和SCC(20例)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中,HPV16型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NILM44%(11/25)、ASCUS40.9%(9/22)、LSIL71.4%(20/28)、HSIL33.3%(6/18)和SCC0(0/17),SCC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宫颈病变组织样本中,HPV16型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或慢性宫颈炎30%(6/20),CINⅠ级67.5%(27/40),CINIⅡ-Ⅲ级26.7%(8/30),SCC0(0/20),SCC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细胞学病变程度加重,HPV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在宫颈脱落细胞及宫颈组织中,HPV16型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有助于宫颈病变的诊断和预测。
肖倩张淑兰银铎王宁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子宫颈癌发生风险无关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感染风险或HPV16型感染后子宫颈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入选汉族女性679名,共分为3组,分别为HPV16型阳性子宫颈癌患者204例,HPV16型阳性正常人群157例和HPV阴性正常对照人群318例。通过限制性片段多态法(PCR-RLFP)对rs1800629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每2组间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HPV16型感染风险(OR=0.581,95%CI:0.211~1.598,P=0.293),与子宫颈癌发生风险(OR=1.063,95%CI:0.371~3.041,P=0.910),及与HPV16型感染后子宫颈癌发生风险(OR=0.631,95%CI:0.206~1.929,P=0.419)均无显著相关。结论我们的研究认为,TNF-α基因rs1800629位点多态性与HPV16型感染风险,子宫颈癌风险及HPV16型感染后子宫颈癌发生风险无关。
王宁张扬张淑兰王诗卓张乔魏恒李威银铎鲁艳明戴淑艳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子宫颈癌HPV
γ干扰素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HPV感染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叮干扰素基因多态性与宫颈HPV感染及HPV感染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PCR(PCR—ASP)技术对宫颈HPV阳性患者(观察组,n=179)和宫颈HPV阴性女性(对照组,n=328)γ干扰素基因rs2430561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A等位基因频率为63.7%(228/358),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频率36.3%(130/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观察组AA基因型频率为41.3%(74/179),TT基因型频率为14.0%(25/179),AA基因型女性宫颈HPV感染风险明显高于TT基因型者(OR=1.784,95%CI为1.031~3.088,P=0.039)。随访期间,AA基因型宫颈HPV再次检出率为83.8%(62/74),而TT基因型为20.0%(5/2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AA、TA、TT基因型HPV感染累积阴性率有明显差异(P=0.008),AA基因型女性HPV感染的累积阴性率最低(1.1%~5.9%)。结论γ干扰素基因rs2430561位点多态性影响女性宫颈HPV的易感性,AA基因型女性感染风险更高,并易于HPV感染的持续和复发。
王宁鲁艳明王诗卓张乔肖倩李威魏恒银铎欧阳玲张淑兰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子宫颈疾病遗传易感性
全阴道切除及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治疗早期阴道癌的术式探讨
2015年
目的回顾性评价全阴道切除术及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在早期阴道癌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严格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诊断为早期阴道癌并且有性生活需求的女性患者2例,采用全阴道切除术治疗,并同时采用乙状结肠法进行阴道重建,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性生活满意程度。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75.0±49.5)min,平均出血量为(297.5±24.7)ml,2例患者手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过程中无手术晚期并发症,无复发。采用乙状结肠法进行阴道重建后,2例患者均未出现阴道狭窄,术后性生活满意,女性性功能评分(FSFI)平均为(27.2±1.34)。结论尽管全阴道切除术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应用相对较少,但全阴道切除术仍是早期阴道癌手术治疗方法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有性生活需求的患者,全阴道切除术及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是治疗早期阴道癌的理想方法。
银铎王宁姜艳霍乃晨肖倩王晓明薛雪
关键词:阴道癌乙状结肠阴道成形术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妊娠期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报告被引量:5
2012年
机械通气是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手段,然而即使采用包括保护性肺通气、肺复张手法、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等策略,这类患者的病死率仍然高达30%~40%,并没有明显改善。可能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度ARDS患者中难以做到既保护肺功能,又开放肺泡保证机体基本的氧摄取及CO2的排除。近年来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手段的进展,既能让已经严重受损的肺得到休息,同时亦能对血液进行充分的氧合及CO2清除,切实解决了重度ARDS治疗中的难题。现报道1例妊娠期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重度ARDS危重患者应用ECMO治疗成功体会如下。
李国福贾佳王睿臧彬张成普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膜肺氧合重症急性胰腺炎妊娠
FOXP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FOXP3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OXP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FOXP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FOXP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在宫颈癌组织中存在的表达差异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呈明显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FOXP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FOXP3表达增加促使宫颈癌细胞发生肿瘤逃逸、对促进宫颈癌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
马宁耶张瑶张淑兰
关键词:宫颈癌FOXP3肿瘤免疫免疫组织化学
辽宁地区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状态及其高危基因型的分布情况被引量:25
2012年
目的研究辽宁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和其主要高危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特异PCR检测辽宁地区24 041名女性HPV DNA及其主要高危型别的分布。结果辽宁地区女性人群中HPV总感染率为45.60%(95%CI44.97%~46.23%),其中28.25%(95%CI 27.68%~28.82%)为HPV机会性感染,17.35%(95%CI 16.87%~17.83%)为持续性感染。持续感染性HPV的主要高危基因型别依次为HPV-16(18.21%,95%CI 17.04%~19.38%)、HPV-58(13.20%,95%CI 12.17%~14.23%)、HPV-18(8.66%,95%CI 7.81%~9.51%)、HPV-52(7.06%,95%CI 6.28%~7.84%)及HPV-33(6.78%,95%CI 6.02%~7.54%)。结论在辽宁地区女性人群中主要持续感染HPV-16、HPV-58、HPV-18、HPV-52和HPV-33 5种高危基因型别。
王诗卓王宁魏恒栾晓梅刘霞吉耀华张淑兰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