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200524)

作品数:127 被引量:926H指数:19
相关作者:张积家莫雷崔占玲张萌肖二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8篇哲学宗教
  • 16篇文化科学
  • 13篇语言文字
  • 7篇社会学
  • 6篇经济管理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0篇汉语
  • 14篇语言
  • 12篇词汇
  • 11篇儿童
  • 10篇双语
  • 8篇言语产生
  • 8篇语义
  • 6篇心理
  • 6篇语码
  • 6篇语码切换
  • 6篇语音
  • 6篇纳西族
  • 6篇词汇通达
  • 5篇双语者
  • 5篇切换代价
  • 5篇汉族
  • 5篇反语
  • 4篇大学生
  • 4篇颜色词
  • 4篇语音编码

机构

  • 125篇华南师范大学
  • 11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河北师范大学
  • 7篇广东外语外贸...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大理学院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香港中文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井冈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8篇张积家
  • 19篇莫雷
  • 11篇崔占玲
  • 9篇张萌
  • 8篇肖二平
  • 8篇方燕红
  • 7篇李小健
  • 6篇和秀梅
  • 6篇伍丽梅
  • 6篇刘丽虹
  • 5篇金花
  • 5篇马利军
  • 4篇谢书书
  • 4篇陆爱桃
  • 4篇党玉晓
  • 4篇方杰
  • 4篇王娟
  • 4篇王瑞明
  • 4篇陈穗清
  • 4篇林娜

传媒

  • 31篇心理学报
  • 12篇心理科学
  • 10篇中国特殊教育
  • 10篇华南师范大学...
  • 10篇心理科学进展
  • 9篇心理学探新
  • 4篇语言文字应用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心理发展与教...
  • 3篇应用心理学
  • 2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现代外语
  • 2篇心理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探索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28篇2010
  • 38篇2009
  • 29篇2008
  • 19篇2007
1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职业延迟满足研究及启示被引量:5
2008年
个体在职业生涯中时时处处面临各种矛盾冲突与两难选择,是逃避困难、即时享乐,还是勤勤恳恳、为实现个人价值逆流而上、努力拼搏?是急功近利、图一时满足,还是淡泊名利、为长远发展任劳任怨、锲而不舍?这些职业生涯中的种种常见现象,都与延迟满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特别是职业延迟满足(vocational delay of gratification)等心理学概念密切相关。
张萌张积家
关键词:职业生涯急功近利锲而不舍心理学
文本阅读中协调性整合的发生机制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移动窗口技术和自我报告法探讨了文本阅读中协调性整合发生的具体机制。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生114名。实验1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探讨当前信息跟先前信息只有语义相关上的局部不一致但没有事件相关时能否发生协调性整合。实验2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探测词的反应时间探讨文本阅读过程中单纯语义相关没有事件相关时,目标句阅读是否会自动激活跟其有关的背景信息。实验3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目标句的阅读时间和被试的自我报告指标,探讨协调性整合是否是一种自动化的过程,即探讨被试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能否意识到这种信息整合方式。总的实验结果表明,文本阅读中当前信息跟先前信息有语义相关时可以引发信息激活,但只有当前信息跟先前信息有事件相关时才会发生信息整合;另外,协调性整合是一种自动化的过程,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不能意识到这种信息整合方式的发生。
王瑞明莫雷李利金花
关键词:文本阅读信息加工
青少年聋生的分类学联系被引量:17
2008年
为了考察青少年聋生分类学联系的特点,使用不同类别的基本水平概念,完成了语义归类和错误再认2个实验,并同健听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⑴聋生和健听生有类似的类别意识,但聋生的类别意识较健听生为弱。⑵与健听生比,呈现方式对聋生的反应影响较小。聋生的分类学概念有较强的形象化倾向。青少年聋生分类学联系的特点与他们语言能力发展迟缓、使用自然手语有关。因此,应加强聋生的规范手语教学,重视培养聋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张积家李德高吴雪云
校园不良行为干预的新途径——社会规范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校园不良行为的防止和矫正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采用社会规范方法,防止和矫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在国外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社会规范方法对校园不良行为矫正和干预有重要启示。运用社会规范方法,可以为校园不良行为干预提供一条新途径。
姜敏敏张积家
关键词:社会规范干预
刷新功能对汉语口吃者语音编码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该研究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比较了口吃者和非口吃者在色点位置刷新任务的同时重复双声词和叠韵词的反应时和口吃频率。结果表明,口吃者和非口吃者加工叠韵词比加工双声词均需要更多的刷新功能。研究结果支持了口吃的"内在修正假说",对口吃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启示。
肖二平陈穗清张积家
关键词:口吃语音编码
汉—英和藏—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语码切换及代价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以汉—英和藏—汉—英双语者为被试,采用真假词判断范式,探讨中文和英文语码切换及代价。结果表明:(1)汉—英和藏—汉—英双语者中文语码切换代价不显著,英文语码切换代价显著;(2)汉—英和藏—汉—英双语者中、英文词加工差异显著,但语码切换趋势相同。这表明,加工方式和策略影响语言加工,不影响语码切换;语言熟练程度影响语码切换,两种语言的相对熟练程度决定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
崔占玲张积家韩淼
关键词:语码切换切换代价
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的语义性质及其关系被引量:11
2011年
惯用语理解机制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不同研究者提出不同的加工机制。语义性质是影响惯用语理解的重要因素。研究采用延时任务对230个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惯用语的语义性质进行评定,分析语义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同惯用语整词理解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惯用语理解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马利军张积家
关键词:惯用语语义性质
口语理解的视觉—情境范式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视觉—情境范式将听语言刺激与视觉情境相结合,并利用眼动追踪技术以对口语理解的内部加工过程进行研究。该文首先以Tanenhaus等人于199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为例对此范式的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引入表征语境这一重要概念。之后从口语词汇通达以及句法加工两个方面对此范式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论述。
邱丽景王穗苹关心
藏-汉-英三语者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被引量:40
2009年
本研究通过考察图片命名任务中的语码切换代价,探讨藏-汉-英三语者言语产生中的词汇选择机制。结果表明:(1)藏-汉-英三语者用藏语和汉语命名图片时,不存在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用藏语-英语、汉语-英语命名图片时,出现切换代价的不对称性,切换至熟练语言(藏语、汉语)的代价显著大于切换至相对熟练语言(英语);(2)被试选择熟练语言的词汇时,即使两种任务语言不相似,也采用特定语言选择机制;选择熟练语言与相对熟练、但不相似语言的词汇时,采用非特定语言选择机制;(3)语言熟练程度和语言相似性共同影响双语者的词汇选择机制。
崔占玲张积家顾维忱
关键词:言语产生语码切换切换代价
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与中央凹相互影响的眼动实验被引量:15
2010年
采用眼动轨迹记录法结合边界呈现的实验范式,当注视点越过特定位置时,预视字则变为另一目标字,从而保证预视字只呈现在副中央凹区域。实验1自变量为预视字频率,预视字与目标字均与当前句子具有语义连贯性。实验发现,当预视字是低频时,中央凹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更短。实验2在预视字与当前句子语义不连贯的情况下进一步探讨预视字的字频对中央凹加工的效应。实验发现,预视字是高频时,中央凹的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更短。然而在以区域作为数据分析的单位时,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仅在首次注视时间上呈现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副中央凹的词汇属性会对中央凹的加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比较微弱,该结果为阅读加工理论中的并行加工理论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崔磊王穗苹闫国利白学军
关键词:中央凹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