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836010)

作品数:19 被引量:87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广山黄奕普陈敏邱雨生于非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颗粒物
  • 4篇海域
  • 3篇悬浮颗粒物
  • 3篇水团
  • 3篇夏季
  • 2篇氧同位素
  • 2篇氧同位素组成
  • 2篇深层水
  • 2篇深海
  • 2篇生物地球
  • 2篇生物地球化学
  • 2篇通量
  • 2篇同位素
  • 2篇同位素组成
  • 2篇氢氧同位素
  • 2篇氢氧同位素组...
  • 2篇邻近海域
  • 2篇南极中山站
  • 2篇近海
  • 2篇近海域

机构

  • 10篇厦门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9篇刘广山
  • 7篇黄奕普
  • 7篇陈敏
  • 6篇邱雨生
  • 3篇蒲书箴
  • 3篇扈传昱
  • 3篇潘建明
  • 3篇胡筱敏
  • 3篇张海生
  • 3篇于非
  • 2篇金德秋
  • 2篇刘小涯
  • 2篇周锡煌
  • 2篇董兆乾
  • 1篇胡建宇
  • 1篇陈性保
  • 1篇彭安国
  • 1篇蔡平河
  • 1篇侍茂崇
  • 1篇高郭平

传媒

  • 5篇极地研究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台湾海峡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海洋通报
  • 1篇质谱学报
  • 1篇Chines...
  • 1篇Scienc...
  • 1篇应用海洋学学...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里兹湾附近绕极深层水和底层水及其运动特征被引量:30
2002年
利用中国第 1 5次南极科学考察科学考察队的CTD全深度观测资料 ( 1 998年1 1月至 1 999年 2月 ) ,分析并讨论了普里兹湾以北的南大洋海域内 ,绕极深层水(CDW )和南极底层水 (AABW )的物理特性及其空间分布 .同时还与历史上其他学者的发现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在研究海域内 ,CDW在 1 0 0~ 2 0 0 0m之间从北向南扩展 ,其高温核 (t>1 2℃ )和高盐核 (S >34 7)在 75°E断面上最为深厚 ,向南扩展得最远 ;而AABW则在 2 50 0m以深由陆坡底部向北扩展 ,σθ>2 7 875的高密度水体在 70°E断面上最为深厚 ,向北扩展得最远 .此外还通过实测的CTD资料证实了CDW和AABW的经向环流特征 ,以及它们与迪肯流环 (Deaconcell)、亚极地流环和深层流环的一致性 .
蒲书箴胡筱敏董兆乾于非陈幸荣
关键词:CDW
上海-南极中山站沿途表层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天然15N
The suspended particle material (SPM) samples of surface seawater were collected on the board at 45 stations a...
刘广山黄奕普陈敏曹建平
文献传递
普里兹湾水体悬浮颗粒物天然^(15)N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研究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悬浮颗粒物中的天然15N丰度,并就δ15N与POC、PON等生化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对δ15N含量分布特征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物理、生物学过程的耦合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南极普里兹湾悬浮颗粒物中的δ15N与POC、PON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表层水中δ15N、POC和PON的分布和δ15N的垂直分布可能与涡流有关.
刘广山黄奕普陈敏邱雨生
关键词:海洋生物地球化学POM
南极高纬度沿岸海域的细菌生产力被引量:3
2005年
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采用3H 胸腺嘧啶核苷示踪法测定了普里兹湾及邻近海区的细菌生产力,并对细菌生产力的水平、垂直分布及细菌生产力与相关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该研究海域细菌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1.51~21.7 ngC·dm-3·h-1,平均为7.77 ngC·dm-3·h-1.细菌生产力空间分布特征:水平呈非均匀分布,东、南、西3面较高,北、中部较低,而垂直分布则有3种类型,即次表层极大值型、随深度递增型和极大极小叠加型.细菌生产力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到一定时间后趋于最大值;细菌生产力昼夜变化的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和水温对细菌生产力的测值有重要的影响.
彭安国黄奕普邱雨生陈敏刘广山
Glacial meltwater and sea ice meltwater in the Prydz Bay, Antarctica
2003年
Measurements of d D and salinity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Prydz Bay during two Antarctic cruises, the 13th and the 14th Chinese National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s (CHINARE).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s based on d D and salinity showed that during the 13th CHINARE cruise, per- centages of glacial meltwater and sea ice meltwater in the study region ranged from 0% to 3.82% and from 3.19% to 4.78%,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percentages were 1.53%—3.98% and 3.80%—4.52% during the 14th CHINARE cruise. We depicted plots showing the horizontal dis- tributions of glacial meltwater and sea ice meltwater, and found a footprint of Circumpolar Deep Water (CDW), which may suggest a strong upwelling in this regime. We also noticed a butterfly- like image in the plot, which resulted from two adjacent water masses.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butterfly-like image deflected anticlockwise with depth. We suggested that the cause of the deflection could be due to Ekman effect. Depth profiles of glacial meltwater within the Prydz Bay were fundamentally uniform, revealing that inflow of glacial meltwater to the basin was a slower process with respect to the vertical mixing in the water column. Nevertheless, percentage of sea ice meltwater decreased steadily with depth, presumably due to the effect of seasonal cycle of sea ice production.
蔡平河黄奕普陈敏刘广山邱雨生陈性保金德秋周锡煌
关键词:GLACIALPRYDZ
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深海沉降颗粒物通量的季节性变化被引量:8
2003年
利用1998~2000年中国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第15和16航次)在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海域所获得的沉积物捕获器样品的资料,对南极普里兹湾北部海域颗粒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开展了该海域颗粒物通量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m深度,颗粒物通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最高通量出现在南极夏季的1月份,最低通量出现在4~7月份;通量的变化范围为13.00~334.59mgd-1m-2。捕获器中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为生源物质(生物硅、有机质和碳酸钙),占总通量的50.62%~92.06%,而生源组分中又以生物硅为主要成分,其值介于9.30~136.33mgd-1m-2之间,占总通量的40.74%~74.21%。有机质和碳酸钙的通量远小于生物硅,分别平均占总通量的9.06%±4.26%和4.42%±2.14%。颗粒物中各组分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总通量明显相似,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主要归因于研究海域海冰的形成与消退。在垂向变化上,1月份1000m深度颗粒物通量高于2000m深度,这表明该海域颗粒物的转化主要发生在上层水体。
张海生扈传昱潘建明陈志强陈波刘小涯卢勇
关键词:沉降颗粒物通量沉积物捕获器深海
海洋大气化学及其观测工程技术展望
2019年
海洋大气化学是一门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是研究海洋大气中化学物种(Chemical Species)含量、迁移变化、来源辨别及海气交换通量,以及预估人为和自然影响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科学。海洋大气化学的进步也得益于海-气系统观测体系建设及其工程技术的创新,其中包括对微量要素的测量、复杂形态的辨别和原位探测等技术的突破。我国的海洋大气化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中国沿海观察站、近海和大洋走航线和断面站以及南北极建立考察站等的立体观测平台,针对海洋大气化学关键过程即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开展碳、氮、硫、磷、铁等的迁移变化及其海气通量的观测。在碳、氮的海-气循环及海洋酸化机制,硫的海-气交换的气粒转化及气候效应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新的认知和引起国际学界关注的成果,促进了学科进步,建成了一个从近岸、大洋到极区的立体观测体系。
陈立奇
关键词:全球变化科学
南极普里兹湾海水中冰川融化水和海冰融化水的含量被引量:3
2002年
根据中国第13,14次南极科学考察普里兹湾的实测的δD及盐度,运用质量平衡方程,计算得第13次南极考察航次(1996年夏季)普里兹湾海水中冰川(雪)融化水的比例为0%~3.82%,海冰融化水的比例为-3.19%~4.78%.在第14次南极考察航次(1997年夏季)中,冰川(雪)融化水和海冰融化水的比例分别为1.53%~3.98%和-3.80%~4.52%.冰川(雪)融化水和海冰融化水的水平分市均凸现绕极深层水的涌升,而不同深度处的水团图像存在显著的偏转,这一现象可用Ekman深海漂流理论予以圆满的解释.普里兹湾内冰川(雪)融化水的垂直分布呈均匀分布态势,原因可能在于冰川(雪)的消融相对于湾内水体的垂直混合是一速率缓慢的过程.海冰融化水的比例则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该分布模式显然系海冰的季节性消长造成的.
蔡平河黄奕普陈敏刘广山邱雨生陈性保金德秋周锡煌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组成盐度
夏季南极普里兹湾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Ⅳ:有机碳的垂直迁移与转化被引量:1
2003年
根据CHINARE 1 5航次调查数据对普里兹湾DOC与POC相互转化以及垂直迁移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 ,在上层水体中用于DOC、POC降解的氧分别占表现耗氧量的 6 .0 %和 6 .2 % ,1 0 0m以下水体中虽然DOC的降解与表层相比有所加强 ,但仍不是非常大的规模 ,这也证明普里兹湾难降解的DOC含量较高。在 2 5m以内DOC与POC的正相关性说明在表层生成的POC部分转化为DOC 。
扈传昱潘建明张海生刘小涯
关键词:有机碳DOCPOC碳循环
2003年夏季东南印度洋上层海洋的水文特征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利用 2 0 0 3年 2月我国第 1 9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普里兹湾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南印度洋断面上获得的XBT和XCTD数据 ,分析了该断面上层的水团分布和锋面的特征 ,并讨论了极锋以南表层的淡水输入和热量输入与海冰、降水及平流之间的关系。南极夏季表层水(AASSW)、亚南极表层水 (SASW)、亚热带表层水 (STSW)分布于温盐跃层之上的混合层中 ,由南向北依次分布。AASSW之下是向北延伸的温度最小值层 ,即冬季水 (WW) ,其下则是涌升的上层南极饶及深层水 (UCDW)。南侵的高温高盐的亚热带表层水 (STSW)之下是温度和盐度相对均匀的亚南极模式水 (SAMW)。本航次发现 ,在 63.5°S ,79.7°E的 60 0m以深有低盐水体 (相对其周围水体 )存在 ,核心盐度 34.5 8,位于 80 0— 90 0m水深之间。这是历次考察在该断面所不曾观测到的现象。断面上的锋面从南向北依次为南极陆坡锋 (ASF)、极锋 (PF)、亚南极锋 (SAF)和亚热带锋 (STF)。ASF位于 65°S以南的 1 0 0m以深 ,等温线和等盐线向南倾斜 ;PF位于 5 4°S ,90 .4°E ;SAF位于 45 .3°— 47.5°S ,1 0 2 .5°— 1 0 4 .4°E之间 ,深达整个测量深度 ,温度具有两个高梯度核心 ;首次在该断面观测到双STF结构 ,位于 41 .9°— 42 .6°S,1 0 6.7°— 1 0 7.3°E和 37.7°—
贺志刚董兆乾胡建宇
关键词:水文特征水团锋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