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12JK0801)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刘超李树刚刘纪坤成小雨许满贵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瓦斯
  • 2篇瓦斯突出
  • 2篇微震
  • 2篇煤与瓦斯突出
  • 1篇动力灾害
  • 1篇信号
  • 1篇信号传播
  • 1篇灾害救援
  • 1篇渗流
  • 1篇渗流场
  • 1篇声发射
  • 1篇透气
  • 1篇透气性
  • 1篇微震监测
  • 1篇微震监测系统
  • 1篇劣化
  • 1篇救援
  • 1篇矿井

机构

  • 5篇教育部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李树刚
  • 5篇刘超
  • 2篇成小雨
  • 2篇刘纪坤
  • 1篇王红胜
  • 1篇张天军
  • 1篇许满贵
  • 1篇林海飞

传媒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煤矿开采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 5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采空区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过程及其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研究采空区覆岩采动裂隙形成过程中的演化规律,基于煤岩细观破裂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非线性的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了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过程并定量地描述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动下覆岩不断劣化,其内部细观损伤积累最终引起覆岩破坏.采动裂隙演化过程中的声发射具有自相似性的分形特征,加载后其分维值首先小幅度的升高,随后急剧下降,尤其是在破坏前降到最低,该特性可作为评价覆岩破坏的有效指标.上述结果能很好地解释覆岩采动裂隙的演化机制,并指导灾害发生前覆岩稳定性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等防治实践.
刘超李树刚许满贵张天军
关键词:覆岩采动裂隙数值模拟
采动煤岩体劣化过程中声发射损伤效应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研究采动下煤岩体劣化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并分析其演化规律,运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进行了载荷下煤岩试样的声发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加载过程中煤岩体的初始裂纹出现及其扩展过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加载的进行,煤岩体中的声发射事件逐渐增多,破裂带逐渐显现,直至煤岩体主破坏产生时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破裂带,此时煤岩体中声发射频度突增,而对应的载荷出现突降;主破坏发生后,由于残余应力的作用,声发射处于较低水平,声发射总频次曲线也基本上没有增长,几乎与载荷曲线保持在水平状态。上述结果对利用煤岩体声发射特征进行煤岩的破坏过程实时动态监测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为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灾害预测预报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刘超李树刚成小雨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劣化声发射数值模拟
煤岩灾变过程应力场-损伤场-渗流场耦合效应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揭示采动下煤岩灾变过程损伤-渗流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灾变机制,基于含瓦斯煤岩破裂过程气固耦合理论,运用真实破裂过程分析RFPA2D系统中的GasFlow模块,模拟了采动过程中煤岩突出多场耦合效应与瓦斯卸压抽放渗流规律,研究了煤岩层中应力状态的变化及裂隙演化过程对透气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开采的进行,在扰动应力场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工作面与邻近高压瓦斯区之间的煤岩出现了裂纹萌生、扩展与最终贯通的演化过程;并且裂纹导通后,工作面与邻近高压瓦斯区之间煤岩的透气系数显著增大,其大小可能是贯通前的数倍。上述结果验证了采动下煤岩突出灾变过程的应力场-损伤场-瓦斯渗流场耦合效应,为采取合理的卸压消突或瓦斯抽放措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超李树刚成小雨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透气性数值模拟
基于P波残差理论的微震信号传播波速标定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获取监测区域微震信号传播波速,基于P波残差理论,通过爆破试验标定波速的方法,研究了微震信号传播波速的标定原理及方法,并优化了监测区域P波波速,提高了震源定位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以实验室所测试样波速进行定位计算相比,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监测区域的煤岩体波速。上述结果能很好地提高微震技术在煤岩体稳定性评估方面的监测效果。
刘超李树刚林海飞刘纪坤
关键词:爆破试验
基于ESG微震监测系统的矿井动力灾害救援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为考察ESG微震监测系统在矿井动力灾害救援中的可用性,借助微震技术的实时定位功能,设计矿井灾害救援模拟测试方案。模拟测试包括多个传感器敲击、单个传感器敲击和单个传感器喊话等3个试验,以此研究该系统接收不同声音信号的最佳距离。结果表明:该系统接收声音信号的清晰程度依次为:敲击锚杆(索)>敲击围岩>敲击管道>喊话,并且在系统接收清晰条件下,采取这4种动作的最佳距离分别是30,20,10和5 m。
刘超李树刚王红胜刘纪坤
关键词:微震监测系统救援动力灾害波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