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JGY1001)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倪泉兴虞先濬徐近龙江刘辰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对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相关甲基化调控
- 2012年
- 目的探讨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与甲基化调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检测40例胰腺癌组织和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BDl和Stathmin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RNA干扰技术将Stathmin—siRNA转染BxPC-3细胞,将细胞分为Stathmin-siRNA组和空质粒对照组。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测定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将两组细胞接种裸鼠,观察肿瘤转移的情况。去甲基化药物5-Aza-2,_dC(AzA)处理人胰腺癌细胞BxPC-3,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AZA处理前后StathminmRNA与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显示,MBDl和Stathmin蛋白在40例胰腺癌标本中分别有28例(70.0%)和24例(60.0%)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MBDl和Stathmin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56,P=0.037),MBDl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23),Stathmin的表达则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2,0.001)。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ath—min-siRNA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O.05);动物实验显示,Stathmin—siRNA组细胞接种于裸鼠后,肝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空质粒对照组(P〈0.05);AZA处理BxPC-3细胞后,Stathmin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在胰腺癌中存在高表达,并与胰腺癌的侵袭转移特性有关;Stathmin的表达受到DNA甲基化调控,去甲基化可降低胰腺癌中Stathmin的表达。
- 刘辰蔡晓晨龙江虞先濬倪泉兴
- 关键词:胰腺肿瘤DNA甲基化肿瘤转移
- 功能化碳纳米管在胰腺癌淋巴化疗中应用的初步探索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功能化碳纳米管作为新型载体在胰腺癌淋巴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功能化(胺基化),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功能化碳纳米管进入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的情况。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实验检测功能化碳纳米管对BxPC-3细胞的毒性以及携带吉西他滨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对BxPC-3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大鼠淋巴结示踪实验评价功能化碳纳米管的亲淋巴系统特性。结果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明显增加,并可穿过细胞膜进入胰腺癌BxPC-3细胞。MTT实验检测发现,不同浓度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对胰腺癌细胞BxPC-3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携带吉西他滨的功能化碳纳米管对BxPC-3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抑制率为(50.2±5.0)%,略高于单用吉西他滨的(41.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碳纳米管注射入大鼠脚垫皮下。在其淋巴引流路径上的不同部位均可见到淋巴结黑染,且随淋巴流动分布范围较远,可达到大鼠肾门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结论功能化碳纳米管具有较好的亲淋巴系统特性,并有良好的药物携带能力和肿瘤细胞靶向性,载体本身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功能化碳纳米管可能成为新型的安全高效的胰腺癌淋巴系统药物载体。
- 刘辰蔡晓晨徐近徐近虞先濬倪泉兴
- 关键词:碳纳米管胰腺癌淋巴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