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12401900504)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宁飞李科章一新汪立陈佳佳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淋巴
  • 4篇水肿
  • 4篇淋巴水肿
  • 2篇皮瓣
  • 2篇吲哚菁绿
  • 1篇丹毒
  • 1篇荧光
  • 1篇预构
  • 1篇预构皮瓣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技术
  • 1篇皮瓣修复
  • 1篇皮瓣移植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纤维化
  • 1篇热疗
  • 1篇组织纤维化
  • 1篇外科
  • 1篇外科皮瓣
  • 1篇纤维化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刘宁飞
  • 4篇章一新
  • 4篇李科
  • 3篇陈佳佳
  • 3篇汪立
  • 2篇梁辰
  • 1篇陈晓文
  • 1篇吴飞华
  • 1篇闵沛如
  • 1篇冯少清
  • 1篇顾方
  • 1篇李华

传媒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53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接受烘绑疗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组织水肿程度,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结果烘绑治疗后,患肢组织水肿程度明显减轻(P=0.006),患肢周径明显缩小(P=0.000)。长期随访显示,患者主观感觉改善明显,后续弹性材料加压治疗减少了水肿复发。烘绑治疗前后水分与周径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r=0.356,P=0.01)。结论烘绑疗法可有效消除慢性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后续弹性材料加压治疗亦不可缺少。
李科刘宁飞付兰芬汪立陈佳佳梁辰章一新
关键词:淋巴水肿热疗消肿
皮肤纤维化测量仪对淋巴水肿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索皮肤纤维化测量仪(Skin Fibro Meter,SFM)对淋巴水肿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6例淋巴水肿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分别设为淋巴水肿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SFM对淋巴水肿组患者分别进行健、患肢测试,另外还对淋巴水肿组患者进行健、患肢分段组织水肿(水分)测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淋巴水肿组患者健侧纤维化平均值为(0.07±0.01),患侧纤维化平均值为(0.13±0.05),两者差异显著(P<0.000 1);淋巴水肿组患者患肢水分平均值为(6.4±3.76),健侧平均值为(4.47±2.09),健、患侧水分平均值差异显著(P=0.002),水分比率值为43.2%,水分比率和纤维化差值呈现正相关趋势。正常对照组纤维化平均值为(0.06±0.02),与淋巴水肿组患肢比较,差异显著(P<0.000 1);结论 SFM为淋巴水肿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韩凌华刘宁飞于子优汪立陈佳佳
关键词:淋巴水肿组织纤维化
淋巴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淋巴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淋巴颗粒中的苦参、玄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淋巴方颗粒成品中苦参碱含量。结果苦参碱在0.05~2.00μg范围内,苦参碱的含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3%,RSD=2.2%。结论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顾方陈晓文吴飞华刘宁飞
关键词:苦参碱
烘绑疗法控制肢体慢性淋巴水肿伴发丹毒8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烘绑疗法治疗肢体慢性淋巴水肿伴发丹毒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肢体慢性淋巴水肿伴发丹毒患者行烘绑疗法的临床资料.采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自制远红外烘疗机,温度一般为42℃左右,每天烘疗2h,20 h为1个疗程.每天治疗结束后患者用弹力绑带包扎.平均每年定期进行1~2个疗程.对丹毒发作频率、患者主观感觉、治疗总疗程、弹性材料使用情况进行随访观察.用秩和检验的方法比较发作频率的变化,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烘绑治疗后,患者丹毒发作频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Z =7.598,P=0.000),其中60例(75%)患者不再伴发丹毒;对于不同发病原因导致的淋巴水肿伴发丹毒都有明显疗效,原发性和继发性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0,Z值分别为3.417和5.009,主观感觉明显改善,后续弹性材料加压治疗减少了丹毒复发.结论 烘绑疗法可以有效控制肢体慢性淋巴水肿患者的丹毒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后续弹性材料加压治疗是必要的.
李科刘宁飞付兰芬汪立陈佳佳梁辰章一新
关键词:淋巴水肿丹毒
预构皮瓣修复头面部瘢痕术后淋巴水肿的监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预构皮瓣修复头面部瘢痕术后水肿的性质并监测预构皮瓣术后水肿的转归. 方法 自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入选预构皮瓣术后水肿患者18例,持续随访5个月.通过B超检测和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分析预构皮瓣术后水肿性质.监测预构皮瓣术后淋巴水肿的转归情况,即淋巴系统重建及再通过程:包括大体观察皮瓣术后肿胀变化;使用B超监测皮瓣水肿程度;ICG(吲哚菁绿荧光成像)监测皮瓣内淋巴水肿程度变化;ICG监测淋巴系统重建与再通情况. 结果 患者于术后ld起出现皮瓣凹陷性水肿,B超及ICG提示为轻度淋巴水肿7例,中度淋巴水肿10例,重度淋巴水肿1例.术后皮瓣内淋巴水肿程度逐渐减轻,术后3~6d内缓解最快,术后12d起趋于稳定.ICG荧光造影示术后3周起皮瓣淋巴水肿程度减轻;皮瓣内淋巴管运输能力逐渐恢复,术后3~6d改善最明显;术后6d发现预构皮瓣内淋巴微循环与受区再通;淋巴系统沿淋巴结方向重建;术后2个月形成集合淋巴管;术后5个月重建淋巴系统成熟. 结论 预构皮瓣术后存在淋巴管阻塞,会发生短暂性淋巴水肿,水肿发生率较高;皮瓣淋巴回流系统在术后6d内可发生再通,主要沿淋巴结方向重建;术后2~3周左右,水肿大部分消退且趋于稳定;预构皮瓣内淋巴系统重建及淋巴管与受区再通对水肿消退起重要作用;5个月后重建淋巴系统成熟.
李科冯少清李华闵沛如喜雯婧刘宁飞章一新
关键词:预构皮瓣皮瓣移植淋巴水肿吲哚菁绿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技术在皮瓣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皮瓣外科手术中,如何准确判断皮瓣的血供灌注情况及预后非常重要。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近红外荧光造影技术已应用于皮瓣外科中,其使用吲哚菁绿(ICG)作为造影剂。本文综述ICG在皮瓣外科中的不同应用方向、安全使用剂量、过敏检测方法、禁忌证及其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在临床上安全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李科章一新
关键词:吲哚菁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