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XZJ010)
-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5
- 相关作者:谭志满霍晓丽杨洪林黄金杜鹏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从国神到家神:武陵地区伏波信仰变迁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伏波将军马援信仰是武陵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唐宋之际,伏波将军成为国家神系中的显赫神灵。元明清时期,伏波神职功能逐渐泛化,成为武陵地区各族群广泛信仰的地方神。在武陵地区土著族群的家族化过程中,受伏波文化记忆的影响,一些家族形成马援祖先认同,使得伏波神成为家神。伏波神与家神结合,使伏波信仰在武陵地区产生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影响。
- 杨洪林
- 土家族撒尔嗬仪式变迁的人类学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撒尔嗬仪式是清江中游一带土家族民间信仰仪式,体现出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作者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认为:撒尔嗬仪式的空间范围、组织形式、传统功能以及传承方式处于变迁过程之中。艺术化的倾向导致撒尔嗬仪式离本来的面目以及原有的功能越来越远。
- 谭志满
- 关键词:土家族文化变迁
- 侗族民间信仰中的“村寨意识”探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作为小流域农耕民族,侗族多以氏族或宗族为单位,居住在较为平缓的山间坝子中,形成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侗族村寨。独特的居住环境及其生计方式,使侗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强烈的维护村寨发展的"村寨意识"。侗族成员的"村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萨神崇拜、风水观念、鼓楼修建以及各种民间禁忌为载体的侗族民间信仰中,同时侗族通过民间信仰多种形式、不同场合的"展演"在较大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成员的"村寨意识"。
- 谭志满杜鹏
- 关键词:侗族民间信仰
- 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功能及调适研究——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9
- 2014年
- 民间信仰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少数民族民间信仰的调适尤为重要。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各民族成员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整套民间信仰体系,少数民族民间信仰及其仪式具有整合社区、教化民众、心理抚慰、文化传承等功能。科学认识这些功能并加以调适,有利于发挥民间信仰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作用。
- 谭志满
- 关键词:民间信仰调适
- 武陵地区梯玛还愿仪式的功能研究
- 2012年
- 武陵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交错居住、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梯玛文化是武陵地区酉水流域土家族典型的民俗文化事象。还愿仪式作为梯玛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祭祀、教育、社会控制等多种功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作为民间信仰的梯玛还愿仪式得到迅速恢复。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民间信仰的功能进行调适引导,摒弃其对民族社会发展不利的成分。
- 谭志满
- 土司时期少数民族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文化策略——以鄂西南地区容美土司为例被引量:11
- 2013年
-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普遍实施的一种"以夷制夷"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时期,土司上层或通过壮大武装势力,或通过整肃民风,或通过采借汉文化等措施来实现社会稳定、政权稳固的目的。鄂西南地区容美土司作为西南地区较大的土司之一,通过整肃礼制、加强交流、发展教育等一系列文化策略的实施,最终实现了土司社会有序发展以及国家认同的双重目的。容美土司的文化策略是土司时期少数民族社会自我治理的典型个案。容美土司以文化构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央王朝"改土归流"政策顺利实施以及"改土归流"后土民社会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 谭志满霍晓丽
- 关键词:土司制度容美土司社会治理文化策略改土归流
- 苗族巴代求雨仪式的人类学考察被引量:3
- 2014年
- 苗族民间宗教信仰历史悠久,留存较为完好。求雨仪式是苗族东部方言区巴代主持的法事之一。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认为,求雨仪式主持者巴代作为乡土社会精英在国家与地方互动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求雨仪式的过程体现出苗族民间信仰的世俗性,同时也反映出苗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心理素质。
- 谭志满霍晓丽
- 关键词:苗族民间信仰
- 东部方言区山江苗族仙娘“跳仙”仪式调查被引量:5
- 2013年
- "跳仙"是东部方言区苗族民间一种古老的信仰仪式,在苗族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在传统社会文化发生急剧变迁的历史背景下,湘西苗族地区由仙娘主持的"跳仙"仪式仍然保持着相对完好的原初样貌,承载着内涵丰厚的社会文化意义。
- 黄金
- 关键词:苗族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