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

作品数:317 被引量:4,941H指数:37
相关作者:寿绍文孙照渤沈新勇管兆勇肖稳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7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4篇天文地球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农业科学
  • 7篇建筑科学
  • 7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9篇降水
  • 38篇数值模拟
  • 38篇值模拟
  • 36篇暴雨
  • 29篇气候
  • 27篇夏季
  • 27篇环流
  • 24篇热带
  • 18篇雷达
  • 17篇气溶胶
  • 16篇闪电
  • 15篇沙尘
  • 15篇雷暴
  • 15篇雷电
  • 15篇副热带
  • 15篇副热带高压
  • 13篇中尺度
  • 11篇灾害
  • 11篇台风
  • 10篇年代际

机构

  • 318篇南京信息工程...
  • 3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0篇中国气象局国...
  • 20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篇中国气象局
  • 14篇中国气象科学...
  • 14篇气象灾害重点...
  • 12篇江苏省气象局
  • 7篇南京大学
  • 7篇上海市气象局
  • 7篇江苏省气象科...
  • 5篇宁夏气象防灾...
  • 5篇湖北省气象局
  • 5篇甘肃省气象局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气象局成...
  • 4篇中国气象局兰...
  • 4篇广西气象减灾...
  • 4篇河北省人工影...
  • 3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8篇寿绍文
  • 28篇孙照渤
  • 17篇沈新勇
  • 15篇牛生杰
  • 14篇管兆勇
  • 13篇朱伟军
  • 13篇缪启龙
  • 13篇王振会
  • 13篇肖稳安
  • 13篇闵锦忠
  • 12篇倪东鸿
  • 12篇何金海
  • 12篇张韧
  • 12篇陈渭民
  • 12篇丁裕国
  • 12篇江志红
  • 12篇郭凤霞
  • 10篇谭桂容
  • 9篇何清
  • 8篇周伟灿

传媒

  • 92篇南京气象学院...
  • 25篇气象科学
  • 17篇高原气象
  • 16篇大气科学
  • 14篇气象与减灾研...
  • 12篇热带气象学报
  • 1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1篇气象学报
  • 10篇气象与环境科...
  • 9篇气象
  • 6篇自然灾害学报
  • 5篇中国沙漠
  • 5篇气象科技
  • 5篇应用气象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4篇科技信息
  • 4篇沙漠与绿洲气...
  • 4篇中国气象学会...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28篇2010
  • 64篇2009
  • 92篇2008
  • 94篇2007
  • 41篇2006
  • 10篇2005
3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再分析资料基本统计量比较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评估中国气象部门整理的资料的特色和应用价值,使用统计方法检验了中国资料和NCEP/NCAR、ECMWF再分析资料7月100 hPa、500 hPa位势高度场和1月海平面气压场的气候均值和年际方差的差异显著性,并比较了1月和7月北半球主要大气活动中心面积、强度指数的年际变化差异和相关程度。结果表明:1)ECMWF再分析资料7月100 hPa、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气候均值都显著小于中国资料,且其历年值分别小于1 660、588 dagpm,与中国资料相比不适合用于研究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2)中国资料是由单层等压面图上直接读数得到的,更接近实际观测值,更适宜于诊断单个等压面上的气压系统;3)3种资料冬季蒙古高压、阿留申低压的年际变化一致性要好于夏季南亚高压、副热带高压。
何浪吴洪宝赵晓川
关键词: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南海夏季风与印度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年际差异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与印度夏季风的爆发时间,根据爆发时间差值区分了差异大小年,结果表明二者的爆发具有明显的年际异常。差异偏小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印度半岛已经盛行偏西风,两者几乎同时建立;而差异偏大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后7候左右印度才盛行偏西风,印度夏季风爆发得晚,环流形势有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机制表明,印度夏季风的建立主要由经向温度反转所决定,而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取决于纬向温度反转,二者的爆发具有相对独立性,且纬向温度反转的早晚更大程度上影响了差异的大小,积温线密集带出现的早晚决定了温度反转的早晚。
茅懋郭品文郭准
关键词:印度夏季风独立性
2005年6月河南省中部异常高温动力机制研究
2005年6月在河南省中部是一个异常高温的时期,出现了11个区域性高温日,其中22~23日还出现了连续两天3站以上≥40℃的区域性高温天气。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o×1o)和同时间的探空、地面资料分析了...
李戈寿绍文张广周常保强白家惠
关键词:异常高温环流背景动力加压
文献传递
南疆沙漠腹地大气边界层湍流通量特征的观测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新疆塔中站2006年4月、8月的三维风速、温度和水汽脉动资料,运用涡旋相关法计算得到了春、夏季塔中10m高度的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地表热量输送以感热输送为主。春季每天的最大感热通量变化范围为120—320W·m-2,月平均值为220W·m-2;夏季最大感热通量的变化范围为140—340W·m-2,月平均值为230W·m-2。感热通量值在夜间为负,白天为正,符号的改变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夏季潜热通量最大值一般为20—60W·m-2,平均值为27W·m-2,潜热通量比感热通量小一个量级。春季动量通量的平均值为-0.063W·m-2,夏季动量通量的平均值为-0.091W·m-2。日变化规律比较明显,日出后,动量向下传输增大,在09—10时(地方时)出现一个最大值,随后动量向下传输并开始减小。
缪启龙李兰兰何清王晶温雅婷
关键词:沙漠腹地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动量通量
沙尘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35
2007年
采用二维分档云模式,对比背景大气气溶胶分布,讨论了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条件下矿物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结构、光学特性以及降水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增加大气中大核和巨核的浓度,促进云中水汽的活化,使降水提前出现,暖云和冷云降水量均大幅增加,但可忽略巨核增加对云光学厚度和反照率的作用;当矿物沙尘粒子同时作为有效的云凝结核和冰核参与云的发展时,冰核浓度增加使水成物有效半径减小,抑制了暖云和冷云降水,云内存留的大量冰晶增强云的光学厚度和反照率。
陈丽银燕杨军牛生杰
关键词:沙尘气溶胶云凝结核冰核降水
合肥市53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利用1953—2005年安徽省合肥市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应用最小二乘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对合肥市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53a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均具有明显冷期和暖期交替的阶段性特点,而且冷期持续时间比暖期持续时间长;春季、秋季和冬季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同,冬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季最小,而夏季气温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年极端最高气温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则呈强烈的上升趋势;年热积温呈下降趋势,年冷积温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均存在30a左右的大尺度周期振荡,而中小尺度周期振荡则不相同。
马德栗缪启龙朱公群
关键词:气温变化MORLET小波分析周期
微物理过程分档处理的三维对流云模式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在三维完全弹性冰雹云参数化模式动力框架和二维面对称分档模式(微物理过程分档处理)的基础上,建立粒子全分档的三维对流云分档模式。利用建立的分档模式对2000年6月29日美国堪萨斯州的一次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三维冰雹云参数化模式的模拟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分档模式可以较好地模拟出强对流云中两支上升气流,模拟得到的最大上升气流速度大于参数化模式;分档模式模拟得到的雷达回波强度、顶高和回波宽度更接近实测。
刘晓莉牛生杰
关键词:数值模拟
中国冬季气温的集合典型相关分析和预报被引量:15
2007年
以欧亚大陆地面温度、北半球500 hPa高度、热带印度洋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以及北太平洋SST为预报因子,通过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简称CCA)建立预报关系,然后用集合典型相关分析预报(ensemble canonical correlation prediction,简称ECC)方法预报中国冬季气温,并分析预报技巧及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预报因子对各个地区有不同的预报技巧,以欧亚大陆地面温度为预报因子预报技巧较高,而ECC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有更好的预报能力,预报技巧高于任何一个单因子场的CCA预报;采用回归法的集合平均比简单的等权集合平均预报技巧更稳定。
陈小兰吴洪宝丁留贯贺晓霞
关键词:中国冬季气温
青岛百年气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5
2007年
利用青岛百年月平均气温资料,用统计方法分析了青岛气温的变化特征。从全球变暖、大气环流、ENSO事件、青岛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分析了这些要素对青岛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青岛的气温变化趋势与我国华北地区基本一致,但青岛在20世纪初期的寒冷期要比华北地区长10 a左右,青岛的百年升温幅度高于全国和我国北方省份,春季气温升幅与全国相比偏大;西伯利亚高压与青岛冬季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青岛夏季气温的相关性除8月外均不显著,北极涛动指数与青岛1—3月气温相关较为显著;ENSO事件与青岛年平均气温相关不显著。
庞华基高靖李春盛立芳
关键词:气温全球变暖大气环流ENSO热岛效应
起伏地形下黄河流域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拟研究被引量:28
2008年
针对天文、大气、宏观地理与局地地形等因子对起伏地形下太阳散射辐射的复杂作用,将影响起伏地形下太阳散射辐射的天空因素与地面因素分开处理.通过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起伏地形下天文辐射模型和地形开阔度模型,综合考虑地面因素对散射辐射的影响;基于常规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建立的水平面散射辐射模型考虑天空因素对散射辐射的影响;依据各向异性散射机理,建立了起伏地形下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探索出一条利用DEM数据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实现山区太阳散射辐射定量模拟的技术路线.以1 km×1 km分辨率的DEM数据作为地形的综合反映,实现了起伏地形下黄河流域1 km×1 km分辨率的太阳散射辐射分布式模拟.
曾燕邱新法何永健刘昌明
关键词:黄河流域起伏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